第104章 分化
錦繡學宮開在京都城外的蒼山畔,離著並不遠,甚至站在蒼山上就能眺望京都城廓。
從城中出發來往不過半個時辰,張元宋是錦繡學宮學子,寄居學宮或是住在城內都不耽誤事,距離長明縣也不甚遠。
之前在永安縣相聚,便知道張元宋家裏是京都人士,並且背景應當不俗,不然周飛鴻那種人大概是不會與之為敵的。
紈絝子弟打壓別人,那也不是隨便找個人就幹,首先得看對方家境背景,否則說出去臉上無光。
陳朝這算是個例外。
“有點公務,現在搬到京都了,以後大概也會在這裏長居。”
沒有過多解釋原因,陳朝打量他一身與往日截然不同的儒服打扮,笑道:“這是趕著去上學麼?”
“對啊。”
提起這件事張元宋神情滿是憤憤,道:“那混賬周飛鴻回到京都,把我在永安縣的事告到家裏,老爺子派人去叫我,唉.....此事不說也罷,為兄現在苦啊。”
他說話輕描淡寫,但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好好學業不做,跑去風月場所浪蕩,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鐵定要追究的。
中元風氣相對比較開放,不過那都是存在區分物件的,對學子來說,自當要以學業為重。
這就跟前世那些家長見到孩子跑去上網一樣,不被允許的,語重心長教導有之,棍棒加身也是常事。
恐怕張元宋家裏不僅是派人去通知那麼簡單,但裡面的故事陳朝也沒興趣知道。
“不過陳老弟現在來了京都倒也是好事,以後閒暇時候為兄帶你領略一下咱大京都風華。”說到後面,張元宋扭頭見四下無人注意,朝陳朝擠眉弄眼。
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lsp....陳朝微微頷首,抱拳道:“小弟靜候傳喚。”
“剛纔聽你朗讀大學一文,怎麼,學宮的學業?”
車伕在張公子囑咐下緩緩前行,陳朝坐在黑馬上隨行,兩人有一句沒一句聊著。
“倒也不是。”
猶豫了下,想著陳朝也不是外人,張元宋唉聲嘆氣道:
“大學一文早已學完,可學宮老師不知從哪聽說了些風聞,說為兄有傷風化,敗壞學宮名聲,罰我將書經全部背誦下來,你說為兄哪裏做錯了?偶爾喝喝花酒而已,為那些空虛寂寞的姐兒傳授一些經子史集,廣結善緣,也算是傳揚學宮文化嘛。”
瞥了眼滿臉鬱悶的張元宋,陳朝一時也有點拿不準這話是否存在其他含義。
“我也覺得張首兄做的沒錯,絕非饞人家身子。”
“那是當然。”
張元宋拍著胸脯,一臉真誠:“為此我還向老師解釋,在永安縣認識了一位作畫奇人,奈何那老頑固始終不信,早知道我就把那些連環畫留著,好好讓那老傢伙漲漲見識。”
看見陳朝臉色發僵,有些不對勁,張元宋笑道:“其實我那位老師也是個畫師,與我家祖父對此道頗為喜愛,平常便喜歡蒐羅一些各種稀奇古怪的名畫,我想若是你那種畫拿出來,必定能讓他們大吃一驚。”
“哎,不如你再畫幾幅如何,銀子的事不用擔心,現在學宮中許多人質疑為兄我,本來還想去找你解決這個麻煩。”
這幫學子平常沒有什麼娛樂專案,風月場所吟詩作對,附庸風雅也好,還是學業上的進步,為國為民談不上,更多都為面子之爭。
這種遭人質疑的感覺很憋屈,如果可以,大都不會放過洗清自己的機會。
這種事說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若以後常被人拿出來調侃,就可以算是一個汙點了。
“我倒是想幫張首兄,可惜現在沒有鉛筆,要是去取還得跑很遠,銀子什麼的都是無所謂了。”
聽到他這話,張元宋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行啦,你當初騙騙周飛鴻就算了,連我你也騙就太不地道了,這件事就當為兄承你一個人情。”
一個人情....陳朝想了想,忽然問道:“錦繡學宮可有修行者?或者修行體系?”
錦繡學宮追溯歷史,曾經是國子院的一部分,後來才獨立出來。
現在國子院成了星天監輸送人才的基地,錦繡學宮出自那裏,理應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修行者倒也有。”
張元宋點點頭,道:“不過學宮沒有特別體系,本來我們課外的學習是以研究星象規律為主,後來宮長不帶高興,說什麼既然脫離國子院,就當脫離徹底,便引道教學術進來,如今學宮學子,普遍還是以冥想為主。”
道教主冥想,修煉精神方面在天下可以說無能出其右,這種冥想方式便算是一種獨特標誌。
“不過朝廷裡有很多人不滿。”
“怎麼?”
陳朝好奇問了句。
道教在中元隱有國教之謂,以前佛宗想在中元立足,遭到道教抵制,一直對道教不太感冒的朝廷當初還在背後支援,意思其實很好理解。
無論中元內部勢力發展如何,朝廷都有把握將其控制在一定影響範圍之內。
倘若插足進來佛宗,先不說會對王朝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一場動盪肯定是免不了的。
這對統治者來說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如今中元境內所有佛寺,基本都是那個時期留下來的,並未趕盡殺絕,卻也翻不起太大浪花。
而道教這些年也沒有大肆擴充套件,基本屬於那種半推半就的綿軟氛圍,怎麼說呢,我不會主動去發展什麼勢力,從而壯大道教門楣。
不過如果有人找上門,大概也是不會拒絕的。
錦繡學宮就屬於這種。
“還能有什麼原因,現今朝堂上下汲取人才的地方,十之五六皆出自錦繡學宮,世家貴戚佔二三,餘者纔是來自天下寒門子弟。”
“自從錦繡學宮跟道教搭上關係,現在學宮內部就出現了兩種分化,一種學業有成後選擇入朝為官,另一種,則乾脆背劍走天下了,以道教弟子自居。”
“如此下來,導致現在朝堂上出現嚴重失衡,世家貴戚舉薦的大臣逐漸佔據大頭,錦繡學宮退居其次,寒門弟子,呵,你知道今年秋闈對寒門弟子錄取多少人麼?”
這個問題陳朝以前並未關注過,想了想,道:“別賣關子,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