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年輕天子新朝臣
“朕,奉天承運,自承大統,勞民傷財也要為你們建造追星樓,可你們又要強取豪奪我開陽國運,到底是何居心!我人間帝王,竟讓你們這些所謂仙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白袍老人驚恐的看著這位年輕天子出言不遜,受天台早已證實確有神仙,他怕仙人降罪人間,跪在地上祈求。
李如是冷冷看了眼這位白袍方士,向暗處說道,“傳朕旨意,傳青陽山道統。”
齊得黃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傑作,南朝氣運,北朝國運,紛紛沖天而起,落入整個中原!在平常人眼中,這兩道五彩光柱只是猶如流星一般,而在釋儒道三教聖人面前耀眼無比。
“謂菩薩能自在地以正智慧觀照真如之境,且能通達一切諸法。”
“從心所欲,不逾矩。”
“散一身為萬法,混一法為一身。”
突然,有三種聲音如洪鐘大呂,直擊齊得黃內心,齊得黃口吐鮮血,仰天朗聲笑道,“謝道統、儒家聖人相助,佛教,自在自我,爾等不自在乎!”
遠方,觀禪院一位長眉老僧,重重嘆息,身邊一名小和尚歪頭問道,“師父,可是因為那兩道五彩的流星煩惱?我覺得很好看呀。”
長眉老僧並未驚歎小和尚怎麼能看得見氣運光柱,只是摸著他的頭說道,“如來佛,佛如來,有將來,有未來,究這生,如何得來,已過來,如見如來。”
“師父,我太笨了……聽不懂……”
老僧笑了笑,說道:“無妨,自在便好。”
“如何才得自在呢?”
長眉老僧說道,“參禪參心,我心有如來,我見有如來,如來就我。”
小和尚突然蹦了起來,“師父,這個我聽懂了,就是時時刻刻心中要有如來。”
老僧一愣,輕笑一聲,不置可否。
三教人士摻和進來之後,齊得黃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晉王朝上方突現神蹟鎮壓,國之運氣慢慢消失,但也有三四分落入神州,南朝這邊也有六七分落入中原。齊得黃腹誹,這般大手筆,不算功成,也算是功成。
青陽山清風徐徐,不管神州如何陸沉,這修道之山,也是人聲鼎沸,香客絡繹不絕。
由禮部尚書趙仁杰帶領左右僕射等大小國子監文人徒步青陽山。
至青陽山,王侯下馬!
這一年夏,青陽山道統王知客入京城,封護國真人,天子建司天監,王知客統領司天監。
司天監內,白袍老人顫顫巍巍在門外站著,這房門裏頭,一位是權傾天下的年輕天子,一位是天下道統掌教王知命。
“這麼說,朕是錯怪那天上所謂的仙人了?”年輕天子李如是盤坐在棋盤前,他的對面就是掌教王知命。
據說王掌教已有兩甲子高齡,道家注重養氣,這王知命看起來就如同平常一甲子歲數的小老頭一樣,笑呵呵的看著年輕天子。
“可不是嗎,那名叫齊得黃方士,大概是到了術法十分高明地步,不知用什麼手段玩了這麼一個大手筆,恐怕他自己也不好受咯。”
李如是一改往日暴虐形象,加上他本就面容姣好,南人標準的南相,此時不喊打喊殺,更像一個世家公子哥。
年輕天子淡淡說道,“那齊得黃豪取朕的國運,該殺,恐怕如今氣運比不上南朝亂臣。”
王知命一聽,笑道,“這點陛下大可不用擔心,本朝國運雖被他奪去三分,那南朝氣運可是被他豪奪了七分!而且這總共十分氣運都散入了中原大地。”
李如是輕輕皺眉,“他想要什麼?”
“神仙可能都不知道。“王知命說完,輕輕探頭,“陛下不怕齊得黃這等人物刺殺陛下?”
年輕天子一愣,揮袖起身,金黃色的五爪龍袍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大晉國祚三百年,朕亦是九五之尊,豈會怕他小小方士!”
從這一刻,應該說是從齊得黃汲取大晉國運之時,這位皇帝,好似變了一個人。
天將明。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大小黃門郎,國子監左右祭酒讀書人,在那一刻,彷彿有了生機一般。
英武門前,九十九步階,象徵九九青雲,文武官員誰能踏過這九十九步階,就能在英武殿與當朝天子共論國事。如若文采斑斕之人,平步青雲亦是指日可待,大小黃門共計讀書人近萬,能在九十九步階之下聽朝之人,不足百人,有人終其一生都沒能進入步階之下,而有人只能在步階之下跪一輩子。九十九步階兩側又有巨大龍壁,猶如兩頭護國神龍,在這座風雨飄搖的朝堂中,苦苦支撐,而今日,英武殿獨一無二可坐之人,彷彿一夜之間化為真龍之子,荒廢了近三年的朝會,在今日又撿了起來。
御道中,有不下百人涇渭分明的行走著。
右方前首位,是身著正一品仙鶴補子文官的當朝丞相張玄林,旁邊幾人是身著正二品錦雞補子的六部尚書及十二位三品左右僕射,後方則是一大群從三品,正四品文官跟隨其後。
左方在前首位,是由身著正二品獅子補子的攝國將軍宋嶸帶頭,後面一大批從二品正三品武將殷切跟隨,神采奕奕。他們心裏知道,盛世讀書人治世,而這亂世,自有武將來撈取戰功。
文武官員涇渭分明,只是走到英武殿門前,張玄林突然停下,宋嶸也停下望著這個明爭暗鬥幾十年的老者。
張玄林笑道,“宋將軍,可敢先請?”
“宋某有何不敢,只是這大殿是你們書生說話的地方,張丞相先請。”
張玄林大笑一聲,搖了搖頭,率先進入,文武百官逐漸涌入。宋嶸心中暗歎,這老傢伙臨走之前也是要下自己一馬,恐怕今日朝堂之後,這位與自己君子之爭幾十年的老人,就再也見不到了。
而在那九十九步階之下的官員,再不能再上一步,一睹天子真容。
司宦監掌印太監祿東山從巨大屏風後走出,輕輕的清了清嗓子,朗聲道,“上朝。”
年輕天子從側走出坐在龍椅之上,坐北望南。
祿東山又開口道,“百官叩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