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貶為庶民
李廣嘆了口氣說:“有的人,逢戰必勝,卻因為一次失敗,就再也沒有機會去取勝。”
恭業在一旁聽了,勸說道:“我知道大哥說的人是誰,但我們現在和他不一樣,我們只是一軍之將,並非一國之君,或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漢軍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
“你說的對,匈奴總共就留下來兩萬多人馬,全被我們碰上了,那我們其他的三路人馬應該會贏得很輕鬆,除非遇到軍臣十萬主力軍。”李廣拋開個人的得失,站在整個漢軍的高度來看問題,心裏稍微好受一些了。
但是,灌強卻不這麼想,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一定要把失去的侯爵掙回來。
灌強有些動怒地說:“匈奴主力被我們碰上了,豈不是給他們撿到了個大便宜啊!”
李敢也跟著起鬨:“灌叔說的對,我們打的是一場阻擊戰,說不好聽的,我們就是炮灰。”
“你懂什麼?古人常說,兵者,死生之地,變幻無常。此次兵敗,是我太在意個人榮辱,考慮不周全,倘若我能像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那樣,臨機決斷,也不至於讓大家去送死。”李廣說到這就滿心慚愧。
恭業拍拍李廣的肩膀說:“大哥啊,這並不怪你,你不能像我這樣了無牽掛,可以不認那個天子,憑一腔熱血去做決定,我們都理解你的難處。”
李廣聽恭業說自己了無牽掛,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十年前,田田的父親甘夫跟隨張騫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俘虜後關押在龍城,起初還能從兩國使者那打聽到兩人的訊息,如今已是音信全無。
李廣對恭業說:“你說你了無牽掛,你怕是忘了還在家中等你的甘田了吧?”
恭業瞬間漲紅了臉,對李廣說:“大哥,我不是在開玩笑,我只是覺得這些年你為朝廷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你們的天子對你不公平,我有些看不下去。”
李廣搖搖頭說:“我很早就說過,我上戰場,已經不是爲了掙取功名,而是想實現這一生的夙願。”
灌強以為李廣在說他立功心切,便搭話:“大哥啊,你是在說我貪圖功名嗎?人各有志,貴在堅持!”
李廣連忙解釋說:“我並非這個意思,我只是對功名利祿已經看淡了,尤其是對封侯這件事,已經絕望了。我理解你的想法,我們也很支援你。”
“那你的夙願到底是什麼呢?”恭業明知故問,他當年正是因為這個共同願望才決定追隨李廣,這一跟就是幾十年,從不在乎給他什麼職位或者名頭。
“直搗龍城!”簡短的四個字,道出了李廣多年來堅定不移的信念,雖說和恭業當初說的殺盡匈奴人有區別,但兄弟二人矢志不渝、情比石堅。
灌強聽李廣說出這個決心,對大家說:“我灌強沒有兩位哥哥那麼大的願望,我就是喜歡挑戰,挑戰一切不可能的事,順便把侯爵撈回來,這就對得起祖上了。”
大家聽灌強說的這麼輕鬆詼諧,心情也跟著好些了。
只有李廣心裏知道,此次兵敗,說不定等待他的是死罪。李廣和大多數人一樣,總會心存僥倖。
李廣從不畏懼上陣殺敵,同樣也不會畏懼回宮領罪,只是他不想把這些負面的東西,過早的讓大家知曉,影響士氣。
在李廣的帶領下,幾人收攏這三千多漢軍,一起趕往長安。
到了長安,李廣讓軍隊停在城外,李廣假裝接下來什麼都不會發生,還一個勁鼓勵灌強和李敢,讓他們不要懊惱。
第二天清早,李廣一個人進宮,請求覲見天子。
天子聽說李廣這麼快就回來了,一點也不驚異,同意讓李廣覲見。
李廣到了偏殿等候,天子遲遲不召見,直到百官上朝議事,李廣被安排入席。
李廣已經明白了天子的心思,他不願在後殿召見自己,就是想在朝堂上,把自己戰敗的事情向文武百官公佈。
天子上朝後,先是讓宦官宣讀近日頒佈的新制度,李廣跪坐在席上,無心聽那長長的制度,內心一直在思索,如何向天子解釋當日的情況。
終於,新制度宣讀完畢。天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察看了一圈朝中諸臣。
天子開口問話:“李廣,是否出師不利?”
李廣挺直身板,回答:“臣遵照陛下的旨意,從雁門出兵,行至百里地,遇上匈奴近三萬主力部隊。”
天子不等李廣說完,責問道:“為何是將近三萬?”
“不少邊郡漢軍投降,成了偽軍,因此將近三萬。”李廣如實回答。
“照李愛卿這麼說,匈奴留守的人馬全被你發現了?”天子刻意強調是被李廣發現了。
李廣心裏覺得好笑,三萬人馬就在雁門關外百里地,還需要去發現嗎?只怕天子早就知道匈奴的行蹤。
雖然心裏這麼想,但李廣嘴上卻不能這麼說。
“稟陛下,臣遇到的是匈奴左、右賢王抽調出來的精銳騎兵。”李廣說這些,只是想讓接下來要說的事情留個臺階。
天子預設李廣所說的情況屬實,接著又問:“李愛卿是否與其交戰?斬獲多少?”
李廣覺得這些話完全是在諷刺自己,既然是天子的旨意,不斷催促四路並進出擊匈奴,偏偏自己遇上了敵人,豈能避而不戰?
敵眾我寡,孤立無援,還談什麼斬獲?
李廣覺得心好累,索性將一切如實回答:“經過激烈交戰,殲敵兩千餘人,我軍損失近七千。”
天子大怒,當著眾人的面對李廣吹鬍子瞪眼,他質問李廣:“你常年與匈奴交戰,匈奴人但凡看到李廣的旗號,退避數十里,你坐鎮的邊郡和關卡,匈奴人都繞著走。朕給了你一萬騎兵,剛出關就全軍覆沒,幸好你平安歸來。”
李廣心中鬱悶啊,天子已經認定自己這一路人馬全軍覆沒,所謂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李廣無可辯駁。
但李廣還是要宣告:“臣多次派出斥候向其餘三路友軍求援,均無結果。”
天子見李廣講客觀因素,更加憤怒,恨不得當眾讓李廣出醜。他接著問:“李將軍被俘後是如何脫身的?”
天子剛問完,朝堂上一片譁然,有些同僚不敢相信,威名赫赫的李廣居然被俘虜,比如韓安國。有些同僚覺得李廣被俘虜是遲早的事,比如公孫賀和程不識。還有些同僚覺得,李廣這次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敢回宮就已經是勇氣可嘉了。
李廣聽天子這“親切的問候”,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起初向我軍發起進攻的,是鐵坦所率的一萬多人,我軍佔據高地,形勢較為有利,後來伊稚斜率援軍趕到,我軍被內外夾擊,臣以自身為誘餌吸引敵人,並下令眾將分三路突圍。臣不幸被俘,託陛下洪福,奪敵軍戰馬逃脫,之後收攏餘部三千人回來。”李廣此時只想說明實情,讓天子早做定奪。
天子覺得再問下去也沒什麼意義,於是轉向公孫賀,問道:“那兩位公孫將軍可有斬獲?”
公孫賀先回答:“臣遵照陛下旨意,從雲中出兵,一路向北,並未發現匈奴人蹤跡,直到接受陛下撤軍的命令。”
天子立即問:“那你是否遇到李將軍派來的斥候?”
公孫賀說:“並未看見。”
天子看了李廣一眼,好像在說:“人家根本就沒看到你所謂的斥候。”李廣失望地望著公孫賀,公孫賀不敢直視李廣。
天子接著問:“那麼少將軍呢?”
天子寵信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又詔令公孫賀娶其姐衛孺為妻,公孫敖雖然不是衛孺親生,仍可以稱呼天子為姨父。
公孫敖回答:“臣收到陛下撤軍的命令後,率軍原路返回,卻遇上伊稚斜大軍,他們正趕往大漠,臣軍力不足,因此戰敗,還請陛下寬恕。”
天子搖搖頭,對李廣、公孫賀、公孫敖三人的表現極為不滿。
天子讓宦官宣佈:“李廣雖然殲敵兩千,但自損七千,按律當斬!”
李廣連忙跪求:“望陛下念臣往日的功勞,臣願捐出家中所有,以求豁免!”
當時的朝廷,爲了充盈國庫以備戰匈奴,官員可以透過捐獻財富贖罪。
天子其實也就是想嚇唬李廣,打壓一下李廣的風頭,只可惜朝堂之中並無一人出來替李廣求情。既然李廣請求贖罪,天子何樂而不為呢?
天子假裝無可奈何地說:“既然如此,那就將李廣貶為庶民,收回長安城將軍府。”
李廣磕頭謝恩後,早朝就此結束。
李廣回到府中,看到四歲的孫兒,忍不住兩眼淚水。
婉兒已經從李敢的口中得知李廣戰敗的過程,也早已預料到會是這種結果。
爲了不讓李廣難過,婉兒隻字不提戰敗的事。但李廣還是要跟婉兒說明,將軍府已被朝廷收回,以後只能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
婉兒聽說後,安慰李廣說:“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什麼不好,不如我們就此回隴西老家吧?”
李廣點點頭說:“我們回去看看吧,但僅僅是看看,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