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遠走他鄉
蘇榮貴獨自坐在一邊,抽著旱菸,隨著嘴巴吮吸菸草發出的聲響,煙桿前端忽明忽暗,像一盞鬼火在飄浮。“娃他爹,你倒是說句話啊!今後日子咋過?咋還蘇老爺今年租子?”蘇榮貴的堂客(客家人稱呼妻子)忍不住催促道,邊說邊伸手去推攘他肩膀。
蘇榮貴任憑她推攘,身子晃來晃去就是不吭聲,他如何知曉該怎麼辦?如果有辦法還用坐在這兒發愁?“阿巴,事到如今也沒有其它法子,您不是識得草藥麼?下了這麼些天大雨,草藥長勢良好,可以上山多采點,賣給藥鋪,把錢攢起來還債。老四、老五年紀還小,留在家裏幫忙,我和二弟、三弟出去找活幹,等掙了錢再回來。”老大蘇炳新開口說道。
蘇炳新已經二十三歲,長得精壯結識,是農活好手,在家中最有發言權。他的話說到蘇榮貴心裏去,情不自禁點頭認同,然而堂客不情願,反駁道:“外面兵荒馬亂的,你們往哪兒走?聽說白狗子到處抓壯丁,去和紅軍打仗,那子彈不長眼,萬一有什麼三長兩短咋辦?”
蘇炳新正要申辯,老二蘇炳生和老三蘇炳瑞都連聲附和,支援大哥的意見。他倆早想出去看世面了,即使不遭災也會離開家門。最小的兩個弟弟見三個哥哥要走,也嚷著要跟隨,被蘇榮貴一通責斥,乖乖閉上嘴巴。
拿定主意後全家開始做晚飯:蘇榮貴是當家人,不管家務事,繼續抽他的旱菸;兩個小弟到屋外田埂採摘新鮮的野菜,洗淨煮來吃;蘇炳瑞劈柴生火;蘇炳新和蘇炳生幫著母親切菜淘米——其實哪有稻米可吃?不過是些簸箕顛倒漏下的麩皮和碎米,加了些幹玉米粒,每頓飯都是這樣。
炊煙裊裊,飯菜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對於窮人來說,只要不餓肚子就是天堂,何況這是最後一次全家圍著吃飯,下一回還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吶?
飯桌上像變戲法似的增加了兩道菜:蒜茸炒苦脈皮和梅菜扣肉。這兩道菜原本都是客家人飯桌上的家常菜,但在蘇家通常只有過年纔看得到,頂多是蒜茸炒苦脈皮,梅菜扣肉已經多年未見。為什麼蘇家幾兄弟對這兩道菜表現出極大驚奇呢?因為物以稀為貴,大災之年能吃到如此美味實在不容易。
苦脈皮也叫苦麻皮,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生長在山野地帶。每年長出的新鮮嫩芽採收後可以食用,味道略苦,營養豐富,能清熱解毒預防上火。爲了改善口感,不少家庭主婦還加入輔料“金不換”,吃起來格外爽口。尋常時節苦脈菜漫山遍野隨處可見,算不得稀罕物,可如今洪水肆虐,山上樹木草叢盡毀,這一盤蒜茸炒苦脈皮不知費了阿巴多少心血?
梅菜扣肉如同山珍海味,靜靜地擱在那兒,等著幾張大嘴咀嚼。唾沫在蘇家五個細仔嘴裏反覆吞嚥,喉嚨發出“咕咕”的聲響,肚子也來湊熱鬧,“嘰裡咕嚕”叫個不停。他們心裏都清楚,這是阿麻厚著臉皮賒來的豬肉,日後要加倍償還。
瞅著豐盛的晚餐,大夥兒都沒有動筷子:蘇榮貴夫婦愁腸百結,哪有心思吃美食?三個大兒子已經懂事,知道爹孃養活一家人不容易,如今背井離鄉遠離故鄉,不知何時才能重逢?兩個小兒子尚年幼,不懂人情世故,早想把美味吃進肚裏,但大人沒動手,他倆也不敢搶食,眼巴巴看著淌口水。
“吃吧,菜都涼了!吃過飯早點睡,明天還要趕路,多吃些!”蘇榮貴終於發話,收起煙桿,對幾個兒子說。蘇炳新伸出筷子,先給爹孃各夾了一塊扣肉,含著淚說道:“阿巴、阿麻,你們多保重!阿巴腿腳不方便,上山採藥小心點;阿麻經常胸口痛,不要忘記吃藥。”接著又給兩個小弟弟夾肉,說道:“家裏只剩你倆了,要聽阿巴阿麻的話,幫著做事,大一些了也出去找活幹,聽到沒有?”
盤子裡只有一塊扣肉了,蘇榮貴笑了笑,拾起筷子,把自己和堂客碗裡的扣肉重新夾出來,分配給三個大兒子,和藹的說:“年紀大了要少吃肉,你們出去做力氣活,應該多吃點,不要推來推去了,快吃吧,吃完早些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