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六十三章 能庇佑多少風雨

    到了第二天清晨,汶夕遙望而去,大老遠就看見汴安城牆出現在薄霧中。作為南方悠久歷史的汴安城早在戰國之前就建城,到了青瑞已經繁華至極,江南路世家本家宗族基本都安置於城內。

    一大早,城牆外擺攤吆喝聲和過往的商賈的人潮就洛繹不絕,城外寬廣,有一條大道通向遠處的山峰。

    馬車即將要入城之際,蘇鄉指著遠處山峰,突兀說道:“感業寺就在遠處山上,去上柱香?”

    汶夕當然沒有意見,馬頭一轉,駛入大道。感業寺不像一般寺廟需要香客爬山道,大道直通到山頂寺門臺階下。

    舊時流傳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這句詩中,南朝多指舊南唐、南楚、東離三國之地,戰國之亂,各國雖有百家輔佐,但頻繁的戰爭還是讓諸多世人入林遁禪通道,故此這三地多寺廟道觀,至今影響著一地民眾風俗。

    臺階寺門大開,早已有幾波香客趁早來上香,香霧相互繚繞,門兩棵彎彎盤虯的古松山,鳥鳴聲一聲接著一聲。走進寺廟,正中間一方清池,清池中要有座白玉石製作而成的蓮花,裡面還有不少香客拋下的銅錢,更多的都散落到水底。

    汶夕知道這寺廟許願祈福的習俗,分別給幾人一枚銅錢,笑道:“一枚為最,我先來。”

    說完輕輕一拋,就扔到了蓮花石上,風青萍不屑地將銅錢放入懷裏,蘇鄉和小書童也拋了銅錢,只不過蘇鄉剛好差了一點,小書童則不偏不倚拋到正中間。

    有僧人來到四人面前,合十行禮,告知上完香寺廟有提供齋飯,然後就是忙著作早課。

    小書童嘀咕道:“不上香難道還不給吃齋飯?”被蘇鄉重重敲了一個腦殼。

    上完香後,眾人走到廂房用早齋,小米粥配上小菜,遠處傳來晨鐘迴響,汶夕計算著日子,兩個月後馬上要到年關了,不知道爺爺在家怎麼樣了。離家之前爺爺說到了江南路,自然會有鯉魚營人找上來,可現在訊息還是沒有頭緒。

    正當汶夕恍惚的時候,寺內傳來一陣怒斥聲:“又是你這小賊,別跑!”

    汶夕好奇地放下碗,走了出去,小書童剛要起身,就被蘇鄉一把拉住,讓他吃完再出去。

    汶夕走到清池邊時,剛好看到兩名做完晨課的僧侶,把一名身著破舊衣裳的少年用武棍雙手後夾。

    少年年紀莫約和汶夕一樣大,但好像犯事了,面對邊上香客的指指點點,臉上還是一副嬉皮笑臉。

    一名僧侶呵斥道:“三番兩次來蓮花石偷取銅錢,這會總算抓住你了,走,隨我去見方丈,看他如何處置你。”

    少年笑道:“菩薩慈悲,無需讓銅錢沾染上世間俗氣,還不如給我填飽肚子,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另一名僧侶說道:“理是有理,但也不是你偷盜的藉口。”

    隨後淡下臉色,說道:“倘若你真有苦難,入我佛門,當庇你一時風雨。”

    少年抬起頭,收斂笑容,說道:“山下苦厄百姓多少,一個感業寺能護佑多少風雨?”

    僧侶一手合十說道:“苦海無涯,為人當有此劫難。”

    “放你娘狗屁。”少年唾了一口痰到地上,隨後沉默無言。

    僧侶剛要開口,一旁邊的僧侶用力夾了武棍,生氣道:“小賊本性難改,師兄何須和他佛理,走,隨我見方丈。”

    汶夕已經明白髮生何事,為僧侶讓開道路,少年在路過汶夕旁邊的時悄聲說道:“幫我脫困,來日定有厚報。”

    汶夕本不想理會,看到少年的眼神還是出手幫助了一把。雖然還不能學風青萍一樣做到氣勁外放,等僧侶走過後,撿起小石塊彈射到那名師弟的後背,僧侶後背吃痛,鬆了拿棍的手,少年見機,掙脫開來,靈活地一個翻身,爬出寺牆逃跑。

    吃虧的僧侶轉頭四看,汶夕早已走遠,其師兄拍了拍師弟肩膀,深深地看了一眼汶夕剛纔站立的位置。

    這點小事汶夕也沒放在心上,等到汶夕走入廂房,小書童一臉興致勃勃要出門,被汶夕按在座位上,告知熱鬧已經過去,小書童一臉鬱悶轉頭看向自家先生,不知覺間發現蘇鄉已經走開了。

    小書童小心翼翼地問向風青萍:“前輩,我家先生去哪了?”

    風青萍斜了眼,“那小子借了老夫那枚銅錢,出去不知道去哪裏了。”

    小書童不敢反駁風青萍,拉著汶夕前去尋找蘇鄉,風青萍雙手交叉,靠在窗邊,閉眼嘴角稍翹,不知在想什麼。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