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出其不意
啟寧和啟明鬥著嘴到了皇帝的宮殿,二人倒是默契得很,異口同聲的請過安。
皇帝凝視著眼前的兩個兒子,心裏剛纔的鬱悶和憤怒慢慢的在消散,看他們兩個這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的,於是點點頭,語氣平和的道,“平身!老五,你把調查的結果再彙報下。”
啟明退立一旁,而啟寧則向前半步,先是恭敬的遞上他寫好的奏摺,然後待皇帝瀏覽過後,又簡單的介紹一下案情,最後才道,“接下來如何審,請父皇定奪。”
皇帝看過奏摺,已經是一臉沉重,聽他說過之後更是凝重又憤怒,只是陰沉著臉問下面的幾人,“你們發表一下意見。”
察顏觀色,啟寧不用講,他敢把這些拿出來,就足以說明他是憤恨這些人的,想要嚴懲他們的決心也是極清楚的,所以現在重要的是啟明他們的態度。
只是啟寧看到啟明回來,已經有些心神大亂,此時又看到他收集到如此多的證據,說話感覺底氣都沒有,但是如果不表態,只怕今天,這皇宮都有可能走不出,所以他只得硬著頭皮建議,“請父皇一定要嚴查嚴懲!這樣的蛀蟲,不懲治只會誤國誤民。”
道理他是懂的,可是在做這些事兒之前,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些呢?
只是皇帝對他說話不自然且有些唯諾的樣子,很是不滿,不由得皺眉瞪他一眼,然後把目光轉向李江和文昌。
李江一切正常,再說他這個人表現就是對什麼都特別中肯,而文昌則不一樣了,都知道他和啟明走得比較近,所以現在他必須得表明態度。
他也有些方寸大亂,或者可以說是潰不成軍,但強烈的求生慾望讓他的大腦現在轉動特別快,也當即肯定的給出他的態度,“請陛下一定要嚴辦涉案之人。”
當然對於一些奏摺中提到的細節問題,只有皇帝和啟寧二人知道,李江也知道,不過他不便多說什麼。
這樣的態度是必須的,就算是做戲也一定要做足的,不過他們沒有底氣的樣子讓皇帝對他們特別的不滿,最後把冷冷的目光轉向李江,“談談你的看法。”
態度是沒什麼好說的,從官方上來講,必須得要嚴辦纔是,所以李江也不再重複那些沒有營養的話,直白的說,“臣建議一方面立刻查抄已經確定罪行之人,並嚴加懲治,二繼續邊整理邊收集兩江總督的罪證,深挖涉案之人。”
這多利索!這樣的東東纔是皇帝最想要的,只要方法得當,態度自然就很明白。
皇帝點點頭,“繼續說下去!”
李江應聲是,繼續波瀾不驚的誠懇提著他自己的建議,“案情重大,不應該由一方面來處理,以免失了公允,但也不可太過分權,不然容易責任不清,建議三公會審會查。”
方法倒是好方法,而且如此在公平方面,誰也說不出什麼,但是如此一來,此案畢竟在朝廷裡引起大的轟動,甚至引發人心荒荒,而穩定是皇帝追求的。
皇帝沉思良久,竟然道,“你們都退下,啟寧留下!此案絕對不可張揚。”他似乎意識到此案的背後意味著什麼,總是想要遮掩它。
做事情怎麼如此的無頭無尾?
不過啟明和文昌聽了這話,有種鬆口氣的感覺,二人當即應聲,“兒臣/臣告退!”
而李江也隨著他們走出去,他至始止終地得了特別的平靜,就像這事同他沒有多大關係似的,事實上也確實關係不大,此案現在既然已經說得很直白,審下去是肯定的,只不過皇帝的心裏也大概清楚,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那就得看他考慮哪方面比較多了。
不過李江回到家裏以後,立刻召集幕僚開始討論接下來怎麼做才更於他們有利?
待得大殿裡只剩下啟寧和皇帝時,兩人對視一眼,都透著堅毅,可皇帝的眼卻有著疼痛不捨,還有著些許氣憤,“你大膽的說說看,這事同啟明能有多大的關係?”
啟寧突然感覺有些好笑,都說皇家無情,還確實是,他的心也是悲涼的。
不過事實擺在面前,他必須得坦然面對,無論他的靈魂是啟寧還是博巖!
“父皇,現在裡面還不能直接得出來六弟同兩江總督案有關,只是有些蛛絲馬跡而已!如果父皇感覺這事不可能,我們只查到這個程度也可以。”啟寧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是在說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一般。
皇帝冰寒的目光掃向啟寧,“這就是你的態度?你當這天下公道都是擺設不成?如此下去,這大好的河山只能拱手送人!”皇帝說著話,狠狠的一拍桌子,把桌子上的一個筆架摔在一邊的地上。
真是糊塗,身為太子,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
啟寧也不懼,默默的躬身,“父皇息怒,決定權在您手裏,兒臣謹遵聖命!”他太瞭解皇帝,此時他火氣十足,不管他說什麼,都是會被狠狠的責備一番,好像現在的錯誤同他有著莫大的關係一般。
皇帝默了許久,才悠悠的說,“這事先照要太尉的建議去做,另外你要繼續隱蔽調查下去,無論涉及到誰,都必須給我調查清楚!”然後拿起擺在案頭的一把寶劍,遞到他的手上道,“這是尚方寶劍,賜你便宜從一之利,不過你要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
啟寧躬身雙手接過,篤定的道,“兒臣定當不侮使命,謹記父皇的教導。”
皇帝的心裏對啟寧當然也有所忌諱,只是他自有他的御下和用人之術。
在啟寧離開以後,皇帝轉身就吩咐人去找來只對皇帝人一負責的夜庭的總領千鳴,“你打探一下啟寧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裏,啟明都做了些什麼?”
當然,無論啟明如何想要掩蓋他陷害啟寧的事實,啟寧還是想法設法的讓他得知啟明派人刺殺他的事實,皇帝在震驚之餘,更是悲憤不已,甚至大呼,“孺子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