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秦帝面臨的三個難題
陳安運氣不錯,正巧又趕上了王道休沐。
再次相見,王道對於陳安的態度明顯恭敬了不少,隱隱的已然帶有一抹主僕之意。
對於陳安的身份,王道比誰都清楚,畢竟當日親自出麵派人暗殺姬陰的,可是他。
一開始陳安當衆施展陰雷法,身份暴露之際,王道第一個念頭是自己怕是要完了,但最終秦帝並未治他的罪,如此一來王道的第二個念頭則是,陳安要完了。
弒子之事,無論放在哪朝哪代都太過敏感,秦帝絕對不可能冒著暴露的風險留陳安活命。
可是事實陳安真的活了下來,而且繼續受到秦帝重用。
如此一來,王道自然對陳安的看法發生了改觀,甚至認為秦帝有意栽培陳安,在關鍵時刻恢復其九皇子的身份。
面對這種情況,王道自然不敢隨便找陳安的麻煩,只盼著未來陳安一朝得勢,秦帝能念着那一點點香火情分,別把當初派人暗殺陳安的事情暴露出去,陳安也別找自己的麻煩。
也就是說,王道此時與陳安.拉近關係,純粹是爲了保命。
但他不知道的是,秦帝早就確定了陳安根本不是姬陰,而是用了某種特殊的方法竊取了姬陰的命格。
陳安也知道秦帝知道他不是姬陰。
而作為當事人之一的王道,卻一直被矇在鼓裏。
畢竟當日秦帝召見陳安之際,王道也被趕走了,所以他一直不清楚當日究竟發生了什麼。
秦帝此舉自然是有深意的。就跟陳安後來猜測的一樣,秦帝現在很需要再站出來以為皇子未來跟老二和老四打擂臺,重新恢復皇子之間的平衡,避免更為血腥殘酷的奪嫡之戰過早上演。
所以只要陳安能夠讓秦帝滿意,再次透過考驗,有朝一日恢復九皇子身份是板上釘釘的。
若這種情況下王道也知曉了陳安的真實身份,顯然絕不能活。
秦帝還不想王道死,或者覺得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監用著還算順手,因此就沒讓他接觸這些隱秘,造成了這個美麗的誤會。
陳安透過王道的反應,已經倒推出了一切的全貌,他自然不會傻逼到自己揭穿這個美麗的誤會,甚至樂得讓王道繼續誠惶誠恐的巴結自己。
畢竟這會讓他在未來無形中收穫許多便利。
當然,陳安也不是那種尾巴翹上天的人故意給王道難堪。
他的態度一如往昔,對王道十分客氣,半點沒有驕縱桀驁之態。
“不知王大人可知曉這五十年來,朝中是否有哪些勳貴,或者外放的封疆大吏,因犯了大案被滿門抄斬甚至誅族?”與王道見到交流幾句後,陳安說明了來意,並特意表示這與秦帝交代下來的案子有關。
當然,他也沒忘告誡王道,這件可能與勳貴有關的暗自或許存在很大的爭議,甚至涉及到判罰不公等情況。
他相信一旦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身為秦帝鐵桿心腹的王道不可能不知情。
但此事不可明說,否則就犯了忌諱,畢竟國法大如天,豈是隨隨便便就能揣度的?即便心有疑慮,也不可當著外人的麵宣之於口,須知禍從口出的道理。
王道能跟在秦帝身邊這麼多年,自然是個聰明人,因此很容易便聽出了陳安的弦外之音。
心中暗歎陳安聰明謹慎的同時,不斷回憶五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本來陳安以為王道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給自己答案,沒想到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有了答案。
“奴婢可以負責任的告訴陳公子,你說的案子,五十年來絕對未曾發生過!”王道的回答斬釘截鐵,雙眼直勾勾的盯著陳安,以顯示自己的坦然。
他當然不會只說這樣一句模稜兩可的話,很快便解釋了一切緣由。
秦帝繼位八十餘年,一直勵精圖治。
八十多年前,剛剛繼位的秦帝眼前共有三個難題。這三個難題都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每一個都是困擾大秦無數歲月的終極難題,任秦帝一生恐怕也無法全部解決,只能儘可能完成,或者接近目標。
這三個難題其實很好猜。
第一:朝堂黨爭。
第二:仙魔二宗。
第三:門閥之禍。
按照先後順序,秦帝繼位後首先解決的便是朝堂黨爭問題,此事算是三個難題中最好解決的,但即便如此,秦帝也花費數年之久才真正暫時消弭了黨爭問題。
為什麼說是暫時?
因為黨爭一直存在,只是從原本的明面上,轉移到了暗地裏。
不過只要秦帝還在,這幫人就不會掀不起什麼風浪,真正的難題要留給秦帝的繼任者,因為秦帝還有其他事情要去解決,不可能把一輩子地都荒廢在處理黨爭這件事上。
暫時解決了黨爭之事後,秦帝又花費了將近五十年時間佈局,最終聯合仙宗覆滅了魔宗。
至此,第二個難題解決了一半,至於仙宗,目前來看恐怕很難解決,這個難題大機率也要留給繼任者,或者是在秦帝尚在之時不惜一切代價與仙宗決一死戰,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當然此事發生的機率很低,暫時還沒有討論的必要。
至此,前兩個難題都算是壓制住了,問題來到了門閥之禍。
秦帝之所以將這個難題放在最後,證明他對此事最為看重,黨爭之事影響不到他的皇位,仙魔二宗尚未造成燃眉之急,只有門閥,纔是秦帝真正的心病!
因為一旦這幫門閥鬧起來了,是可能推翻秦氏統治地位的,所以在覆滅魔宗之後,秦帝一門心思將矛頭直指門閥!
十多年來他一直都在製造機會,尋找機會,同時不斷試探。但可惜門閥世家也不是吃素的,這麼多年來一直沒給秦帝找到合適的機會發難,這第三個難題也就自然而然的一直擱置至今。
雖然表面上秦帝一直雲淡風輕,實則從未打消過對門閥的忌憚,一直都春風化雨般的打壓。
既然要打壓門閥世家,自然要扶持朝堂勳貴,二者彼此制衡纔是長久之道。
雖說秦帝開始將目光調轉至門閥世家,是最近十多年來才發生之事,但扶持勳貴打壓門閥卻是在繼位之初就開始了。
如此情況下,只要勳貴不是犯了謀反之類的大事,一般秦帝並不會輕易舉起屠刀,五十年來雖然也有不少勳貴家族失勢,但都只是退出了權力中心,或者只死幾個關鍵人物。
類似滿門抄斬,甚至誅族這種事,從未發生過任何一起。
終於存在爭議的,那就更不可能了。
甚至王道可以負責任的說,自從秦帝繼位以來,便從未有任何勳貴家族舉家蒙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