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要錢還是要糧
柳靈兒對此沒有絲毫意外,外面的情況如何,她雖沒有出去過,但每日聽魏遠和常林他們講,也大概清楚了。
連城裏都經常會有人凍死餓死,更何況永安村裏的人呢。
看著趙山三兄弟躊躇的樣子,柳靈兒沒有多過詢問,只是道:“你們想要多少糧食,我這邊有些門路,但應該拿不出太多,畢竟,你們也知道外面的情況如何。”
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趙家人都不錯,二丫她們也住在村裏,要是其他人都餓的不行了,但這兩家人卻什麼事都沒有,其他村民估計會把目光對準趙家和柳家,那種結果,不是她想看到的。
但柳靈兒也不想做聖母,直言道:“但我先把話放在這裏,我不可能白白的把糧食給出去,現在糧價如何,你們都清楚,白給的話,我們家也承擔不起,要糧可以,要麼拿錢買,要麼寫借條,以後再還。”
若是她白給的話,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後面就會養大很多人的胃口,她不想用自己的糧食喂出白眼狼來。
得知柳靈兒有購買糧食的門路,趙山三人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聽到柳靈兒後面的話,趙山趕緊回道。
“應該的,買糧給錢是應該的,弟妹能幫我們找到買糧食的門路就足夠了,我們怎麼可能還厚著臉皮讓弟妹給白白搭錢,但,但是……”
趙山但是了半天,後面的話還是沒好意思說出來。
趙林在一旁看的乾着急,瞅了眼柳靈兒,沒有在柳靈兒臉上看到不耐和嫌棄後,心下鬆了一口氣,接過了趙山的話頭。
“嫂子,是這樣的,現在外面的糧價太高了,村裏的人一時半會兒的實在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所以我們在家商量過後,便想著先來嫂子你們這裏借些錢買糧,等明年有了錢,我們一定會督促著村裏人一文不少的還給嫂子的。”
別看趙林說的流暢,實際上,他的手也在緊張的發抖,這還是他在路上想了一路的說辭。
有了開了頭,趙山也一鼓作氣的把趙家的情況講給柳靈兒聽。
“我爹作為里正,之前已經拿出了些錢借給村裏人買糧,但那些錢遠遠不夠,我們家如今也沒有多餘的了,只能來弟妹這裏問一下。”
雖然他們這小半年一直跟在魏家後邊做工,也掙了些銀子,但全村二百來戶人家,他們家如今真的顧不過來,現在除了自己剩下的花銷,再多的,是一文都拿不出來了。
而他們周圍的有錢人,也就只有魏家一個,但凡有別的辦法,他們今日也不會來魏家開這個口。
看著三個大男人面紅耳赤的樣子,柳靈兒毫不懷疑,她現在要是再多說幾句,三個人保不準會找個地縫鑽進去,所以她也沒有多說其他的,直接給出了趙家人兩個選擇。
一,是她借給村裏一百兩,讓村裏人自己去買糧,二,她直接給永安村送過去糧食,價格不用和外面的一樣,只需要原先普通的價格就好。
聽到後面時,趙家人都震驚了。
“弟,弟妹,之前的價格?可外面現在的糧價都炒到了天價,哪裏還會有那麼多低價的糧食呢,整個永安村人可不少,就是一家十斤粗糧,合起來也要不少呢。”趙山結結巴巴的說道。
柳靈兒點頭:“我知道,不過我這邊有個門路,對方是京城來的貴人,最近來南方做善事,他賣的糧食,價格和之前一樣,現在手底下能勻出一些糧食來,你們要不要?或者我直接給你們銀兩也可以。”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趙石,在聽到柳靈兒的這番話之後,眼神一動,剛要說什麼,被旁邊的趙林暗暗的拽了一把。
趙林警告的看了趙石一眼,讓他最好不要說出什麼不合事宜的話來。
趙林太瞭解他這個二哥了,平常看上去老老實實的,話也不多,實際上,只要眼珠子一轉,後面絕對沒有好事。
他們這次來魏家求人,本來就是欠下了很大的人情,要是趙石再鬧出麻煩來,他們趙家,以後真的沒臉再面對魏遠和柳靈兒了。
接收到趙林眼神的趙石不滿的撇了撇嘴,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他倒不是怕這個三弟,他是怕三弟回去和爹告狀,之前爹就因為三弟告狀的事情打了他一頓,讓他三四天都沒下的來床,當著小輩的麵丟了很大的臉,這次絕對不能再發生那樣的事情了。
見趙石老實下來後,趙林松了口氣,但有之前的教訓,他並沒有放鬆警惕,仍然緊緊盯著趙石的一舉一動。
另一邊,趙山和柳靈兒已經談完了糧食的事情。
永安村現在還有二百三十六戶人家,每家每戶的人數都不盡相同,有多有少,柳靈兒乾脆定了個規矩,不按戶,只按人口算,一個人頭十斤糧,不論男女老少,只看人數。
這些糧食也不用給錢,但欠條還是要籤的,等來年條件好了,按照數量把糧食還給她就好。
趙山和趙林都明白,這次,他們永安村佔了大便宜。
每個人都能拿到十斤糧食,和家裏菜乾一起湊合着吃,怎麼也能撐到天氣暖和的時候,等山裏長出了野菜就好了。
將近兩萬斤的糧食,光憑趙家三兄弟,是不可能安然無恙的帶回去的,畢竟他們空手來都狼狽的不得了。
柳靈兒告訴趙山三人,她後面會找人送到永安村,這幾天,剛好可以讓趙家人幫她把欠條收好。
主要目的已經達到,趙山三人沒有多留,很快就離開了。
不過走的時候,他們特意換回了之前的破棉襖,怕回去的路上又有人圍堵。
新的棉衣,他們本來想還回去的,但又不太好意思,怕別人嫌棄他們穿過的,最後只能告訴常林和常青,有機會他們會還三身新的衣服回來。
趙家人到來的事情,晚上的時候,柳靈兒同魏遠說了一遍,並且問出了白日的疑惑。
“邊關的情況不是已經穩住了嗎?為什麼糧價還是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