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新政的隱患
那些政策可取之處還真的不是一點半點。
全部都是經過戶部為首多部為輔,一起探查出來的南允目前的難處,然後經過不少大臣一同討論出來的最優的部分。
“原來殿下私下裏竟然做了這麼多事情!”
曲安夢驚歎。
“那是自然,你該不會以為你的太子殿下只知道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吧?”
玄贏調侃。
看著曲安夢尷尬的樣子,立刻收回了笑容。
“怎麼,太子妃還真的這麼以為的?”
“殿下睿智無雙,自然是不可能的。”
曲安夢趕緊說道。
玄贏的本事她還是知道的,要是隻是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就不會算計過二皇子玄禎了。
“哼,算你反應的快。”
玄贏頓時傲嬌起來,看的曲安夢直偷笑。
當日,新政便實施起來。
一開始倒是起了個好的兆頭,滿滿都是欣欣向榮的局勢,但是很快,新政策帶來的弊端就爆發了。
最為嚴重的便是關於孩童上書塾一事。
政策要求每戶人家只要是適齡的孩童,強制性的要送孩子去上學。
若是不允許孩子讀書的話,那麼這一戶人家就會受到懲罰。
“我不明白,這本是好事,怎麼殿下看起來如此煩憂?”
曲安夢不解的詢問。
玄贏起初還是笑呵呵的,但是最近幾天都是滿臉愁雲。
她還好一點,宮人瞧見了玄贏都不敢靠近,遠遠的就要避其鋒芒。
實在是太子殿下看起來氣勢太足,不敢靠近。
因此曲安夢終於忍不住,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玄贏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是孤考慮不周,沒有想到有的窮苦人家是沒錢送孩子去上學的,強制性的懲罰讓他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有的人家會趁著有官兵來的時候故意藏起來孩子,不讓他們發現,而有人居然——”
新政施行的時候,玄贏有考慮到會有些負面的影響出現,但是沒有想到這麼嚴重。
曲安夢倒了一杯茶遞過去,試圖緩解玄贏的愁容。
玄贏接過淺喝了一口,繼續道。
“有人居然會藉着此事去報復別人,生了許多的亂子。”
這事聽著簡單,但是實際中一定是更加複雜。
一時間曲安夢也陷入沉思,此事還是得想辦法解決。
“殿下,每一次新政實行起來都會遭受到很多的阻礙,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可行的,只是短期來說會有很多的艱難。”
安慰的話好說,但是事情還是需要儘快解決,否則必然會有更大的亂子出現。
玄贏又開始了起早貪黑的日子。
瞧著他這樣,曲安夢難免心疼,便做了個新款的小蛋糕要去勸慰一番。
正走到一半,忽然腦中靈光一現。
“對啊,這些在現代都是已經被解決了的事情!”
曲安夢一拍額頭,懊惱不已。
“真是來的久了,險些忘記了祖先的智慧了。”
想到了解決辦法,曲安夢急急忙忙的往御書房跑去。
戚公公一如既往的守在門口,看似溫和,實則是最後一道防線,不過這個防線不針對太子妃的。
“奴才見過太子妃。”
戚長明笑呵呵的迎上來。
太子妃哪裏還用攔著,他只是出來加深印象罷了,日後也好討賞不是。
“戚公公還辛苦著,殿下可是在裡面商議國事?”
曲安夢怕打擾了玄贏,先問道。
戚公公笑道。
“沒呢,娘娘進去便是。”
曲安夢聞言直接進去,果然玄贏依舊是皺著眉頭的樣子。
只瞧著她來了,才露了一絲笑容,還是難看的緊。
“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玄贏問著。
曲安夢抬起手,朝他示意手中的蛋糕。
“殿下最近忙碌的緊,我總要來多見一見。”
玄贏的臉上露出歉意。
“那是我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順帶給殿下帶來點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曲安夢將後面的話接上。
“太子妃當真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聞言,玄贏眼睛一亮,面容也不再那麼愁苦。
“當然,所以殿下可以安心的吃小蛋糕了。”
曲安夢主動將蛋糕放在玄贏的面前,然後開始侃侃而談。
“以目前來說,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是孩童的教育問題,對於富庶人家來說,這根本不是困擾,來源還是那些中下的農民和窮人。”
玄贏咬了一口蛋糕,點點頭。
“正是如此。”
“他們討厭新政的部分並不是強迫實施,而是真的沒有錢,那麼其實可以降低讀書的成本以吸收更多的孩童,同時也可以向那些真正讀不起書的人家發放補貼,並做好宣告,只要做好細節問題,困難也就迎刃而解。”
越聽,玄贏的眼睛也就越亮。
他讚歎的看著曲安夢。
“太子妃之聰慧,非常人所能及。”
不過玄贏又皺起眉頭。
“若是短期還好,可若是長期來看,那成本過高,國庫只怕是難以支撐。”
曲安夢神秘一笑。
“殿下無需擔憂,我......曾在古書上看到過兩種秘法,為印刷術和造紙術。”
玄贏並不理解,繼續問道。
“那是何種秘法?”
曲安夢簡要的解釋了一下這兩樣方法,這下,玄贏緊皺著的眉頭徹底鬆開了。
“既然這件事是太子妃提出的,那麼此事就全權交由太子妃處理,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讓他們大規模生產的。”
看著他信任的眼神,曲安夢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來這個任務。
不僅僅是爲了在玄贏那裏證明兩種方法,更是爲了幫助那些窮苦人家和上不起學的孩子。
兩人正商量著實施的具體內容的時候,戚長明急匆匆的跑進來。
“太子殿下,太子妃,大事不妙了,訊息傳來說民間起了暴動。”
曲安夢十分震驚,身旁的玄贏已經站起身來。
“怎麼回事,詳細說來!”
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孩童讀書一事。
那些窮苦的人家本身銀錢就少,現在施行新政後,不送孩子上學就要受罰,這讓那些人家心中都暗含著對朝廷的怨氣。
而在有心之人的刻意引導下,這股子怨氣慢慢的就發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