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傅錦年崛起
“那也不是我們該關心的事情。”聶綺玉面色平靜:“我們只需要在這段時間上好寧家人的船,成功進京,並且跟著他們,搭上大夏太子和大楚公主的線,攪亂大夏,趁機奪取政權就好。”
“寧家人就算再有錢,也不過是一個平頭百姓,譬如昨夜,即便怎麼掩飾,也掩蓋不了身上的土臭銅臭味,有什麼好戒備的。”
聶紹祺見她始終不以為意,面目浮現淡淡的怒意,卻又強忍著不發作:“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人,也許他們在某些方面具備你所不知的能力。”
他提點過後,拂袖而去,儼然不願和聶綺玉多說。
聶綺玉也並未放在心上,自顧自的繡著手中女工,清冷的面上噙著些許笑意,黑眸深意氾濫。
寧滿滿那般沒心機,她想知道什麼,隨意套路兩句就好,和這樣的人用不著深交,拉低她的檔次。
寧滿滿等人在路上時,傅錦年在京城也沒閒著。
他把自己明裏暗裏收集到的證據公之於衆,罷了不少貪官,讓高統領帶著御林軍直接抄家,並且將這些銀兩用在興修水利,改善百姓生活上,一時之間得到了很多百姓和老臣的支援和擁護,但與之相對的,也有不少官員覺得他的做法太過激進,在朝堂上直接反駁。
“太子殿下如今只是儲君,卻這般大動作,動搖國之根本,令臣等寒心啊!”
“一群百姓,不過是賤命罷了,臣等位居高位,待之如奴僕,是他們的榮幸!試想,我們讀詩書數十載,連這點權利能力都沒有,與他們又有何異?”
“……”
不少人曲解其意之重點,叫嚷著,說他太過強勢等。
傅錦年柳葉眉肅殺,嗤笑一聲:“諸位好大的威風,是想替本殿做決定嗎?你們苦讀書,享眾人敬仰,入朝為官,不是爲了享樂!”
“你們當中很多人出自寒門,應恪守本職,為國為民做貢獻,謀福利,而不是利用職位之便,去搜刮民脂民膏,讓百姓苦不堪言!出生豪門之人,生來沒有體驗過百姓的苦,不懂其生活艱難,本殿能夠理解,也並未強求爾等去體驗旁人的捉襟見肘,我只希望你們能夠恪守本心,在其位謀其職,莫要做那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百姓勢弱不假,但一個國,勝也百姓,敗也百姓,本殿近日所為,只是為國清除蛀蟲而已,所有的證據早已按照事情的嚴重順序張貼好,想必諸位都略有耳聞。你們為他們求情,喊冤,是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罪不至死嗎?百姓的人命,大夏的錢財都不是問題,是嗎?他們今日能爲了私慾私相授受,來日就能爲了其它慾望反捅你們一刀,叛國賣國!”
一通話語下來,朝堂靜得落針可聞,無人敢做那出頭鳥,反駁一些什麼,因為傅錦年所言,已經涉及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敢應允。
傅錦年眉宇厲色縈繞,聲音冷若寒冰:“若是無事,退朝吧!”
他大長腿直直往後,夏內監見狀,只得尖著嗓子道:“退-朝!”
眾人或唉聲嘆氣,或臉色沉重,或一臉思索,三三兩兩退去,討論的無一不去傅錦年方纔的話語和態度。
“看來這次太子殿下要動真格了,以往陛下都不敢這麼明著來,他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這其中除去丞相和御史大夫外,還有三位守護邊關的將軍啊!”
“那又如何呢?走上了貪官汙吏那一條路,本就是錯的,殿下的處理,自有他的道理吧,不過接下來我等還是要多加警惕,早做準備啊,若是邊關大亂,民不聊生,國將不國,我等又該如何立足呢?”
“為今之計,咱們還是先自行檢檢視看身邊人有沒有拖後腿吧,免得到時候被拖累了,懸在頭上的大刀可是不等人的啊!”
眾人奔走著,處理著相對應的問題和尾巴,可陸續發現,一切已經悔之晚矣。
傅錦年是將一切全都掌握在手中後纔出手的,他們的頭上一直懸掛著同樣的大刀,何時落下,往哪裏落下,都是傅錦年一句話的事!
經過了一系列變動和調整,京中朝堂局勢大洗牌,人員也多有升調,明面上大家都各自心虛,不敢發言,可背地裏卻早已經怨聲載道,意見頗多。
傅安和回到京城數日,一直靜觀其變,看到了這一系列的動作後,眼底勾著意味深長的笑。
是時候了!
她以為自己是螳螂捕蟬,在後黃雀,卻沒想到,傅錦年把她也算了進去,等她命喪黃泉那一刻,後知後覺回想起這一切,才明白過來,她本有機會安穩此生,卻偏要自己撞刀口上,葬送生命,可卻無力更改結局了!
但此時的她,卻還沒有這個覺悟。
她跪在天子寢宮外一整個早上,可天子一心陪伴皇后,不見外人,甚至連夏內監也不多加勸說她,只讓她先行回去,就了無音訊,可她好不容易逮到了這麼好的機會,又怎麼會善罷甘休?
她一直等到日上中天,整個人都被驕陽曬得臉頰通紅,膝蓋完全沒了知覺,周身冷熱交替,才皺著眉頭,破罐子破摔似的大聲嚷嚷:“父皇,兒臣親眼所見,就是太子殺掉了三哥和六弟,手段狠厲,令人聞之色變,求您給他們一個交代,懲處太子!”
屋內容皇后面色一變,卻又轉瞬恢復如常,落下一字,恍若未聞。
天子並未打算直接這樣放過她,冰冷的薄唇扯起淺淺的弧度:“你覺得安和所言,是真是假?”
她慵懶挑眉,輕笑一聲:“真假重要嗎?重要的是陛下信與不信。”
一雙秀手舉著白棋,安穩落下後,她後背靠著椅子,淡聲道:“陛下,你輸了。”
言罷,她單手支撐著椅子柄旋轉起身:“既然陛下今日還有要事要思考,臣妾就先走了。”
“皇后。”天子嗓音沙啞,起身從後面抱住她:“朕信你,也信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