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故人來訪
“殿下,工匠營報告說又造好了二十具回回炮,一百把燧發槍,兩千具轟天雷,五千具鐵筒火箭,鉛彈一萬發,咱們什麼時候攻打濟州啊。”
趙塵向着柴瑜一抱拳,彙報這幾天工匠營的產出,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經過崔澤事件後,他將工匠營進行了調整,將原來製作槍托的王廠長撤職查辦,降級為普通工匠,並且加強了工匠們對於保密工作的教育。
經過整頓後,工匠營的效率大大提升,相比起在汴梁時的工作效率有了質的提高。
袁凌,牛奇,嶽華等人卻是眼睛一亮,不約而同的看向了柴瑜。
他們已經見識過了燧發槍的厲害,現在聽到已經造出了一百把燧發槍,都想讓自己的手下先配備上燧發槍,這不但能大大提高手下的攻擊能力,也是一種臉面。
經過在濱州擴軍後,預備軍已經有一萬人,正好是一個標準師的編制,柴瑜代理了師長的位置,趙塵,袁凌分別任副師長。
至於牛奇,嶽華升爲團長,手下各自有一千五百人。
在濱州攻防戰中表現出色的戰士也都獲得了提升。
“將這些槍先發給神槍營,還有那一萬發鉛彈,讓他們先刻苦訓練,本王期待他們在攻打濟州時能大放異彩。”
柴瑜看了看一臉焦急的牛奇和嶽華笑道。
神槍營一共一千人,都是從各軍中挑選出的神箭手,是精銳中的精銳,直屬柴瑜。
“殿下真偏心。”
聽到這個答案,牛奇和嶽華臉上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牛奇心直口快,不假思索的嘀咕道。
“這可不是我偏心,而是神射營基礎好,可以最快的接受訓練,等他們熟悉後,就可以給其他人指導,免得你們走冤枉路。”
柴瑜哈哈大笑,拍了拍牛奇的肩膀。
“至於濟州,本王是志在必得,而且現在濟州正在修築城牆,妄想抵擋回回炮,不過本王會讓他們明白一切都是浪費功夫。”
柴瑜笑著說。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書生快步走到了柴瑜的面前,向着柴瑜行了一個禮。
“殿下,銀礦經過幾天的開採,一共採出兩千斤白銀,已經鑄造成銀錠,用牛車拉到倉庫。”
“銅礦也開採出千斤黃銅,鑄造出銅塊運往倉庫,具體用途還請殿下說明。”
那年輕人從手裏拿出一張紙張看著彙報道。
“這麼快就有結果了,可喜可賀。”
聽到年輕人的彙報,柴瑜眼睛閃過一絲喜悅。
在透過現代網友的指點後,他才知道濱州居然富有礦藏,不但有銀礦,還有銅礦,甚至還有油田。
所以,他纔不顧袁凌等將領們的反對,要停下來一段時間開採銀礦和銅礦。
“至於銅塊,先鑄造成錢幣吧。”
柴瑜揹着手,踱了幾步,轉頭對那書生說道。
那書生名叫蘇廉,是一名濱州的本地學子,家境貧寒,在柴瑜舉辦的考試中一躍而出,被柴瑜任命為濱州的縣令,掌管整個濱州的行政。
在整個任命公告出來後,整個濱州城都轟動了,原本大家都以為柴瑜會等待朝廷派來的官員,誰料柴瑜竟然自己選拔,還重新組建了一套濱州的衙門來輔佐蘇廉。
那些本地大家族子弟更是對蘇廉眼紅不已,怎麼都想不到為何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書生居然能超過他們,成為濱州的掌管人。
其實,柴瑜選中蘇廉,一個是看中了他的出身,這種貧苦出身的人才會對底層百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不會脫離百姓太遠。
另外,柴瑜透過閱讀蘇廉的文章,發現他有一顆慈悲之心,只要經過鍛鍊,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縣令。
“鑄造成銅錢,殿下是想將這些銅錢作為海貿的貨幣?”
蘇廉微微思考了一下,將心裏的猜測說了出來。
最近柴瑜在濱州的大動作十分的頻繁,開辦了各類的作坊,站立在百姓角度,是擴大了他們的生路。
可是對蘇廉來說,那就要考慮這麼多的商品銷售到什麼地方去,結合起柴瑜修建港口,可以猜測出商品的去向。
“不錯,你的判斷很正確,以後本王就放心將濱州交給你了。”
柴瑜帶著讚賞之色看向了蘇廉點了點頭。
接著,柴瑜一行人在蘇廉的帶領下來到了存放白銀和銅塊的倉庫。
當看到一間房子裡已經放滿了閃耀著銀白色光芒的銀錠時,柴瑜的嘴角不由露出了微笑。
這些白銀將成為他充足的資本,支援他開疆擴土。
要不是來到了濱州,這麼多的白銀都要自己掙,那得掙到什麼時候。
至少這些白銀足夠他給預備軍發放軍餉了。
“這些都是最近開採出來的石油嗎?”
當檢查過了銀錠和銅塊後,柴瑜來到了另一間房子中。
這間房子屬於一個單獨的院子,裡面有十幾間的房子,一推開房子門,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石油味道。
一百來平的房間已經堆滿了盛滿了石油的罈子,一層疊著一層,十分的壯觀。
柴瑜初步估算了一下,這起碼有好幾噸的石油,可以製作很多的武器了。
“殿下,工人們聽說殿下要急用這些石油,都自告奮勇的加班,生怕耽誤了殿下的事情,附近的村民聽說,也拿起家裏的罈子來幫忙,這些石油平時在那流淌許多年了,百姓們都是拿來生火,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蘇廉指著那些石油罈子向着柴瑜彙報道。
柴瑜注視著蘇廉,嘴角浮現出微笑。
“你是想給那些百姓們討些錢對不對,那塊銅塊鑄造出錢幣後,你擬定個章程看如何發給他們。”
“多謝殿下。”
蘇廉被柴瑜看透了心思,嘿嘿一笑,向着柴瑜道謝。
柴瑜和蘇廉剛剛從倉庫中走出,就看到一名衙役腳步匆匆的向着這裏而來。
“殿下,有幾個人說是您的故交,前來尋找,正在衙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