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奇怪的香味
“啊,就是啊,真好聞,像是肉味。”
“不,不,不只是肉味,還有一種辣味。”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香味,很多人都陶醉的閉著眼睛嗅了起來。
士兵們全都停止了動作,不約而同的向着高麒看來。
在他們看來,能發出這樣味道的食物只能是高麒手裏的那碗麪,除此以外就別無他人了。
畢竟現在是行軍當中,周圍可沒有什麼飯店,火頭兵那邊煮的是白皮面,再怎麼放醬油醋,也不可能發出這麼濃烈的香味。
而且這股香味很分明是烤肉的那種,可不是煮出來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伙伕爲了討好高麒,將肉乾也烤制一下,好方便高麒食用。
想到官兵們不一樣的飲食,就已經讓人生氣了,到了野外,這些軍官們也不忘記享受,變著法子的烹調食物,而他們只能吃著寡淡無味的白皮面。
士兵們就覺著怒氣漸漸的在心中升起,忍不住將苗頭對準了高麒。
正在小心翼翼吃麪的高麒,鼻端也聞到了那股香味,不禁嚥了一口口水,雖然他吃的也不差,可是那股香味還是刺激了他的味蕾。
他也敢肯定這股味道和自己的這碗麪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聽著耳邊出來計程車兵的議論聲,高麒如芒在背,有種後悔之極的感覺。
自己真是一個傻子,明明禁軍就是有這種官兵不同待遇的風氣,自己偏要鑽牛角尖,想要和士兵同吃同住,結果卻引發了更大的官兵之間的隔閡。
回到京師後,自己的所作所為恐怕要成為一個笑談了。
不過當務之急,是要向士兵們解釋這股香味並不是來自自己的麵,消解他們心中的疑問。
“諸位,這股味道絕不是這碗麪傳出來的。”
高麒索性端起碗,拿起筷子在麪條裡翻動了幾下。
只是,讓他難堪的事情再次發生。
經過他的攪拌,埋藏在麪碗底部的食物都被他給翻了出來。
只見,麪條裡又多了一個金黃的荷包蛋,還有切成細絲的羅卜絲。
高麒像個機器人一樣呆在了那裏,剛纔他在眾人注視之下吃飯,動作幅度很小,生怕刺激到士兵們。
誰知道,伙伕爲了孝敬自己,居然下了這麼豐富的花樣,現在全部呈現了眾人眼前。
“好傢伙,他一頓要吃兩個荷包蛋呢!”
“你說,他吃這麼多幹啥呢,是打算把自己的坐騎給累死嗎?”
“有沒一種可能,他腸胃好,吃的多拉的多?”
“兩個雞蛋啊,我一個月都吃不了兩個雞蛋!”
“他為什麼要在咱們面前展示這個,是挖苦咱們嗎?”
“說對了,他也只能在面前擺譜,人家馮大人估計也看不上兩個雞蛋。”
聽著士兵們那火辣辣的小聲議論,高麒端著那麵站立在太陽下,就像被人扒開了衣服一樣羞愧不已。
在他的腦袋裏不斷重複著一句諷刺的話:他一頓要吃兩個雞蛋啊!
良久,他才從一片空白中清醒過來,目光在碗裡一轉,好像發現什麼一樣裂開嘴笑了起來。
“大家看到了吧,我碗裡真的沒有肉,本官可沒有找伙伕開小灶!”
高麒像個孩子一樣指著自己的碗裡驚喜的說道。
兩個雞蛋就兩個雞蛋吧,總比被別人誣陷自己吃烤肉要強上許多!
“對,應該不是高統領的麵發出的味道。”
“你們快聞,這股味道越來越濃了,肯定有人在吃好吃的。”
“特孃的,難道有人比高統領還奢侈,行軍當中還要吃烤肉?”
“走,咱們找一下,看看到底是哪個王八蛋在搞事情。”
“是不是火頭兵偷偷用咱們的糧食開小灶?”
士兵們突然情緒高漲了起來,眼光也不住的向着四處尋找起來。
他們剛剛被高麒刺激了一下,不過好在高麒的飲食還在他們的接受程度中。
要是有人在行軍中大魚大肉,他們必然是無法接受的,一定要找出這個肇事者出來。
一時之間,群情激盪,大有一呼百應的勢頭。
高麒的臉色嚴肅起來,從士兵們的氣氛能看出來,要真的有人在軍營內大吃大喝,一定會激起譁變,這樂子可就大了。
“去查一下,是不是伙伕在偷偷給自己開小灶!如果是,將他逮捕示眾!”
高麒迅速將自己的麵吃完,一臉嚴肅的看向了身邊的副將。
“統領,不會的,那些伙伕沒這個膽量,他們也犯不上爲了一口吃的就被士兵們打死!”
副將用嫌棄的眼神偷偷看了高麒一眼,什麼玩意,被別人發現自己吃的好,恨不得將伙伕殺掉,現在沒人看了,可是一點都沒浪費就吃完了。
“那會是誰?”
高麒的眼神疑惑向着四處看了一下,伙伕們是沒這個膽量的。
“看,是那些護院們,他們在吃烤肉。”
就在這時,北邊計程車兵們發出了一聲高呼,向着北邊跑去。
是幽州王在吃烤肉?這個敗家子就不知道收斂一些嗎?這可是軍營,刺激到了士兵們,很容易激起譁變的!
高麒的心臟縮了一下,臉上現出怒色,大步向著北邊走去。
大周軍中是有嚴格軍規的,哪怕是皇子監軍,也要嚴格遵守,否則出了事一樣要受到懲罰。
只是隨著柴仁勳上位以後,奸臣當道,各項規矩都鬆弛了下來,屢屢有人犯戒而不受到懲罰,造成了軍規也受到了衝擊。
他雖然是一個統領,管不到監軍,可是如果事實具在,他會向皇帝告御狀,更何況容傅和馮滔還要他收集柴瑜的黑料呢。
他一邊走著一邊想著,臉上就漸漸露出了笑容。
只是讓他感覺奇怪的是,那些向着北邊跑去計程車兵卻好像被什麼阻擋住了,都擠在了一邊,向着北邊看去。
“這是什麼?居然完全是金屬打造的?”
高麒從人群中走過去,看到眼前的鐵絲網立刻就眼睛瞪大了,發出了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