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336章 西夏的戰略

    “哦,為何,請餘相給朕解說一下?”

    看到西夏第一名臣餘敬竟然反對自己的意見,李昊並沒有著急,而是身子向前探出,一副傾聽的模樣。

    其他大臣見到李昊這幅模樣,都是微微一笑,這個年輕的皇帝雖然已經是三十多歲了,可是老成持重,胸襟寬廣,無論是正反面的意見,都能虛心聽取。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急躁了點,總是想著攻城佔地,為西夏人多擴充套件一些生存空間。

    不過相比起南邊的那個柴仁勳,李昊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了。

    “陛下,現如今之勢,已經不是當初攻打金川城那般的局勢了。”

    “當初遼國支援我西夏給大週一點顏色,因此咱們集中了全國的資源攻打金川,沒想到大周軍竟然如此不經打,現在圍著京兆府已經半月,京兆府是邊境大城,城厚人廣,城內的守軍也是善於守城的老將,一時半會是攻打不下京兆府的。”

    “而且,我西夏國境狹小,物資遠遠沒有大周豐富,二十萬大軍已經是我國極限,要是京兆府久攻不下,大軍缺乏糧草只能退兵,這一點可以詢問野利將軍。”

    餘敬微微低著頭,將自己的理由緩緩說了出來。

    他的敘述邏輯十分的清晰,從起兵的起因一直說到現狀,讓人信服。

    在一旁的野利狼聽了,跟著點點頭,表示贊同餘敬的說法。

    “按照餘相的說法,咱們忙活了半天,就拿了一個金川城,這也太不划算了。”

    李昊眼睛裏露出失望之色。

    “不,陛下,請聽老臣說完。”

    餘敬呵呵一笑,繼續接著說道。

    “現在遼國東北方崛起了一個金國,成為遼國心腹之患,以老夫所判,日後金國必定會代替遼國,統一北方草原,我西夏和大周就成唇齒相依之勢。”

    李昊和群臣聽了,都不由露出了震驚之色,在他們心裏,金國不過是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小勢力,要想吃掉龐大的遼國簡直是痴心妄想。

    沒想到餘敬竟然會如此看重金國,認為它將來能取代遼國。

    作為主持朝政的君臣,對於未來的判斷往往會左右國策,如果按照餘敬的說法,那西夏現在就要開始防範金國纔是。

    “現在遼使已經去了汴梁,估計是爲了說服大周和遼國聯盟,那麼接下來,遼國必然會來說服我國,雖然遼國現在遠不如以前那麼強大,不過遼軍戰鬥力依然在我軍之上,綜合以上情況,老臣認為,咱們見好就收,利用抓住吳王的機會,和大周換了京兆府,再多要一些金銀財物就退兵,養精蓄銳,以待時機!”

    餘敬將自己的想法說完,這才抬起頭看向了李昊。

    “其它愛卿可有什麼異議沒有?”

    李昊皺眉沉思,彷彿斟酌著裡面的得失,良久才抬頭看向了文武大臣。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西夏大臣們紛紛表示著自己的意見,很顯然,餘敬的意見得到了他們的認同。

    “野利狼,說說你們武將的意見。”

    李昊臉色凝重,又看向了一直沒說話的野利狼。

    “陛下,就如餘相國所說,大軍已經疲憊,糧草也已不多,現在全靠金川城中的糧食支撐,要是大周再來一支勁旅,恐怕我大軍就支撐不了。”

    “餘相的說法,微臣很贊同,京兆府是邊境重城,坐北往南,我軍拿下了京兆府,可以陸續將周圍的小城都吃下,到時候一路南下到汴梁,將會一片坦途,再也沒有大的城池擋住去路。”

    野利狼的意見和餘敬差不多,都主張拿下京兆府就退兵,不可再南下,以免陷入和大周的混戰中。

    李昊點點頭,眼睛中的精光一閃,看向了群臣:

    "雖然不能攻佔汴梁,很是遺憾。不過能拿下京兆府也算是一個重大的進步,總算實現了我西夏百年來的目標,也足以告慰先祖了。"

    他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

    “餘相說的很多,拿下京兆府,咱們西夏就要將重心放到國內發展,所以爲了準備將來的談判,朕就任命餘相國為特使,準備和大周談判,拿下京兆府和索要歲幣。”

    “野利,咱們西夏人不多,需要儘快將金川城的工匠和人口都遷移到咱們興慶府,並將京兆府當作咱們的戰略重地,分兵十萬駐守,以圖來日!”

    李昊雄才大略,聽了餘敬的意見,很快就扭轉了以前的政策,開始養精蓄銳,等待將來的局勢變化。

    “是!”

    “是!”

    餘敬和野利領命,眼睛中露出喜色。

    他們的建議得到了李昊的理解,並且能執行,作為一個臣子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幸福。

    西夏君臣上下同心,雖然有爭執,有利益上的紛爭,不過都是出於在政策上的爭論,很少會牽扯到家族利益。

    作為一個比起大周和遼國都要年輕的王朝,西夏在政治上的清明遠遠要高於它們。

    “陛下,老臣還有一個建議。”

    李昊長舒了一口氣,準備退朝,餘敬卻又走出來。

    “哦,餘相國,你還有什麼事情?”

    李昊饒有興趣的看著餘敬。

    “陛下,老臣聽說大周柴仁勳即將要過壽誕,到時候周邊國家都會派出特使去汴梁祝賀,老臣剛剛聽了柴浩的話,總覺得心裏不踏實,大周雖然腐朽,不過兩百年的傳承,咱們也不能小瞧了他們。”

    “要說朝堂之上都是如柴浩這樣屈膝投降的人,那就太荒唐。尤其外界都在傳說那柴瑜才能過人,咱們不如趁著這機會去汴梁仔細看看大周朝堂之上都是些什麼人。”

    "同時,咱們也要在壽誕之上,向大周君臣展示一下咱們西夏的武力。所以老臣建議,從全國選取弓馬嫻熟之人,到汴梁壽誕之時,展示一下咱們西夏的射箭之術!"

    餘敬滔滔不絕的說著,眼睛中射出睿智的光芒。

    “好主意!”

    李昊畢竟是年輕人,喜歡熱鬧,聽了餘敬的建議,不由眼睛放光,拍掌叫好。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