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過失
“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可有查到這群蠻夷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嗎?”
蠻夷人,是中原人士對於外族的統稱,實際上蠻夷人分了許多部族,人數眾多。
像是北元人、突刺、朝鮮、東瀛等也統一稱作蠻夷,算是一種蔑稱。
此時周德興彙報道:“這一批蠻夷人應該是楓華族的人。”
楓華族,是武昌的當地部族,勢力龐大,為一方強族,人員數量達到五十萬人。因明朝建立,擴張領土,以武昌為邊界的各個部族屢屢遭受打壓。
如今朱楨遭到挾持,大概是楓華族人想要以朱楨作為人質來威脅明軍朝廷,以逼得明軍退兵。
得知這一訊息後,朱楨心裏居然泛起五味陳雜了。
雖然朱楨遭受到人身傷害,遭到楓華族人的攻擊,但說到底這也是他們的保命之法。如果不是明軍擴張勢力強佔領土,楓華族人哪會幹出這種事情啊!
哪怕明朝政權說得如何冠冕堂皇,但侵略就是侵略,現在朱元璋爲了擴達領土政權正在侵略別人的領地。
作為現代人,朱楨擁有著全面的道德,在他看來侵略他人,強佔領土、殺傷人命,這些事情都是幹不得的,只有惡人纔會作這種事。
但在古代世界中奉行著強者為尊的守則,而且縱觀五千年曆史不也是一部戰爭史嗎?各個民族打打殺殺,領土更變,朝代交替,現在朱元璋所統治的明朝政權也難言是邪惡的。
“王爺,你是怎麼了嗎?”周德興看出朱楨的心緒,出聲發問。
“我……我沒事。”
“王爺,接下來吾等應該如何做呢?是否要繼續派人搜查那群蠻夷人?”
“算了,那群蠻夷人如今也不知道藏哪裏去了,若是去尋找他們必定耗時耗力,得不償失!”朱楨一揮手就作了決意,不再去尋找害了自己的蠻夷人,而是繼續前進去往武昌。
如今距離武昌不過是二十里地,現在步行而上,傍晚就可以抵達武昌。
半個時辰後,大軍整備,在此行軍。
大草原中出現一眾浩浩蕩蕩的軍士,中央隊伍的金頂馬車,朱楨正坐在馬車內憩息休養。
旁邊的徐妙雲看見朱楨眉頭深鎖的樣子,便是開始發問:“王爺,你到底怎麼了嘛?看上去心事重重。”
“有嗎?沒有吧……我只不過是昨夜沒有休息好,所以才顯出倦意。”
“王爺你就別想騙我了,我們兩人朝夕相處,我怎可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啊。”
徐妙雲瞭解朱楨的言行舉止,若是他不開心時,往往皺著眉頭少有寡言。明明都已經成功治好阿爾伊塔塔,又快要抵達武昌,按理說朱楨不應該這模樣纔對,想必是遇上了心事。
“王爺,你我結作夫婦,可是立了誓言共患難享富貴,若是你有事情應該要與我一同承擔,怎能獨自一人去苦惱了。”她聲音親切溫暖,彷彿是明媚太陽照落在朱楨的心中,驅散霧霾。
朱楨得此,不由一笑,其後就與徐妙雲說出自己思慮之事。
蠻夷族人之所以攻擊朱楨,說到底是爲了利用他來對抗大明政權。如果要追究事情根源,還不是因為明軍強佔了蠻夷族人的棲息之所。
為此朱楨感到內疚,就好像自己在家裏住得好好的,突然就闖入一群盜賊,燒殺搶掠。現在作比喻的話,明軍就是一群盜賊了。
“如今蠻夷四起,意圖形成一股勢力再把我們趕出去……這顯得我們非常不仁道。”
“原來皇上憂心此事,但自古以來戰爭就是前樣子,想當初大蒙古國建立時,鐵木真成吉思汗不也如此嗎?東征西伐、開疆擴土,不少人也因此遭得其害。”
“但我不想做這種事情。”朱楨低著頷首,神色哀傷,畢竟他清楚自己所行之事乃是“惡事”,哪怕貫以復興故土、強盛大明的名義,但終究是在殺人掠地。
卻是徐妙雲眸眼瞪大,感到驚駭,她可想不到朱楨會有這樣的想法。
她一路陪伴著他,經歷風風雨雨,在她認知之中王爺是一個殺戮果斷、意念堅定之人,不管是討伐山賊、剷除貪官汙吏,他所表現都是這樣英勇決絕,半點都沒有猶豫。
“王爺,你不應該同情那些蠻夷的。作為藩王,平定叛亂、剷除異己、恢復百姓們原本的生活,這都是你應該做的。”
“妙雲……但那些蠻夷族人並非惡徒,與我以前對付的人不同。”
以前朱楨整治的貪官汙吏、惡賊強盜,那些人各個手上沾染滿滿的鮮血、麻木不仁、貪婪成性、他們即便是死也是死有餘辜。
但這些蠻夷不同,都是活生生的人命,都是窮苦出身的人,若是就這般對他們動以殺戮,於心不忍。
徐妙雲是明白朱楨在想什麼,他終究是一個善良的人,對待惡人可以果斷殺戮,但對待無辜百姓卻作不到。
忽然徐妙雲想起以前問過朱楨的一句話,那時她問著他有沒有繼承皇位的心。
畢竟朝廷中已有流言蜚語,朱楨智勇雙全、大有治國安邦之能,若是繼承大位,必然能令得大明百姓生活幸福、歌舞昇平。
而且朝廷中有不少勢力已經暗暗尋找到魏國公徐達,表以支援,只要朱楨有心完全可以進行擁護,以將皇太子朱標給拉下帝位。
奈何朱楨沒有成皇之心,徐妙雲還記得他是這麼回答的。
他雖然有些才能,但沒有成皇的殺戮果斷,更沒有朱元璋的勤政,他只顧著享受人生世界、紙醉金迷犬馬聲色,那纔是他想要追求的生活。
成皇?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朱元璋進行請求朱楨成皇登基,他也不願。
徐妙雲驀然想起朱楨曾說過的話,越是覺得有道理,即便朱楨有這樣的才能恐怕也難以成為帝皇。
皇帝,不應過於善良仁義,否則何以平天下治亂臣呢?
“王爺,我明白了……既然你不願與那些蠻夷為敵,不如與他們為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