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觀音顯靈
滿院子的僕人都覺得康嬤嬤瘋了。
羿王府這幾個月以來都沒有一件好事,最近更是倒黴透頂,康嬤嬤卻說有喜事,這不是存心氣王爺和王妃嗎?
果然,羿王妃聽到康嬤嬤的話,氣不打一處來。
“喜事?老傢伙,你這是在諷刺王爺和我嗎?”
“王爺,王妃,小世子,小世子他醒過來了。”康嬤嬤急忙說道,“王爺和王妃快去看看吧。”
羿王爺和羿王妃一聽,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放下了剛纔的爭吵,不說一句話就朝著小世子住的院子跑去,眾僕人也跟上。
小世子南宮湛已經整整昏迷了半個月了,今日終於是醒了過來。
“我的兒,你總算是醒過來了。你可嚇死娘了……”羿王妃抱著小世子,嚎啕大哭。
羿王爺在一旁抹眼淚。
小世子有氣無力地睜開眼,剛喊了一聲“孃親”,便嗚咽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大家的情緒才平復了下來。
僕人也把太醫請過來了。
“恭喜王爺和王妃,小世子的身體,已經大好了。”太醫給小世子把完脈之後,大為驚奇,問道,“不知這些日子,是哪位神醫在給小世子調理?老朽倒要向他請教一二。”
羿王妃說道:“劉太醫,您這話說的,這一陣子,不都是您老來給我兒看病的嗎?”
“哦?再沒有別人來給小世子看過了?”
“再沒有了。”
“奇了怪了。”劉太醫滿臉的疑惑,再次給小世子把了半天的脈。
看得一旁的王爺和羿王妃很擔心:“劉太醫,莫非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劉太醫搖搖頭,道:“小世子的身體倒是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只是,就連老朽,也不知小世子是因何忽然痊癒的。”
“父王,母親,湛兒睡著的時候,好像看見過觀音菩薩。”躺在床上的小世子忽然說道。
“什麼?看見了觀音菩薩?”羿王妃立刻追問,“兒子,你好好說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就連劉太醫,也好奇地豎起了耳朵。
小世子坐了起來。
雖然才醒過來不久,但是他明顯已經比剛醒過來的時候精神很多了。
“湛兒原本昏昏沉沉,在一個黑暗的地方走著。當時我很害怕,可無論我怎麼喊父王母親,也沒有人迴應。我嚇得都哭了出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前面傳來了亮光,我就拼命地朝著那亮光走。
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我的周圍都亮了。這個時候,我看見了一個人。她長得很好看,渾身好像都散發著金光,湛兒當時就覺得,她一定是觀音菩薩吧。然後,我就醒過來了。”
“觀音菩薩,可對你說了什麼?”羿王妃好奇地問。
“說了。她說只要多做好事,以後自會有好的結果。”
“……”
羿王妃盯着兒子,又伸手,摸了一把兒子的額頭。
“沒發燒呀。”
而羿王爺卻忽然兩眼一亮。
“既然是觀音菩薩的指點,那我們就去觀音廟裏點多捐些香油錢吧。”
劉太醫也說道:“哈哈,小世子吉人天相,所以才能得到觀音娘娘施救。”
羿王妃卻白了這兩人一眼,轉頭問小世子:
“兒子,你看到的觀音娘娘,長什麼樣子?”
小世子伸出一隻手,比了一個高度,道:“她大概這麼高,比我小點兒。長著圓圓的眼睛,穿粉紅色衣裳……”
“額~”羿王爺和劉太醫都皺起了眉頭。
羿王妃則是得意地看一眼兩個男人,那意思彷彿在說:小孩子的話,你們也信。
“兒子,先別多想了。快多多睡覺,多多吃飯喝藥,早點好起來。”
可小世子卻嚷道:“母親,觀音娘娘要我多做好事呢,等我的身子好了,就出去做好事。”
羿王妃沒把小世子的話放在心上,趕緊催他睡下了。
轉身對劉太醫說道:“還請太醫再給我兒開些藥,也好讓我兒早些康復。”
劉太醫心虛地抹了一把鼻子,道:
“老朽覺得,王爺剛纔說得對,不如去觀音廟裏,多捐些香油。”
“對。你看,連老太醫都這麼說。”羿王爺得到了劉太醫的支援,很開心。
羿王妃白了他一眼,但沒再說話。
整個羿王府,都因為小世子的醒來,而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沒有人意識到,有人已經盯上了羿王府。
……
這天清晨,湯圓吃過早飯,便到門房,聽家中的僕人們說閒話。
門房對於湯圓的到來,一點也不意外。
這裏可是一個絕好的資訊交流中心,家中的僕人,經常在這裏交流京城中的大新聞。
因此,湯圓沒事的時候,便過來聽聽八卦。
而門房也早已不把湯圓當外人,甚至拿出了自己私藏的小點心,請湯圓吃。
若是湯圓嚐了他們的點心,他們便要向其他的僕人炫耀好幾天:大小姐吃了我的東西了。你們沒有這個面子吧?
今天,門房也拿出了自己特意留著的核桃味瓜子來招待湯圓。
湯圓一邊嗑瓜子,一邊聽著大家說起京城這幾天的大事。
“聽說了嗎?西北鬧了蝗災了,可嚴重了。”
“哎喲,可不。我正好有個親戚在那邊,也不知現在是死是活了。”
“還好不是我們老家鬧蝗災。”
……
這訊息湯圓也透過爹爹楚耀祖聽到了,想不到京城的老百姓也這麼快就得到了訊息。
“聽說羿王爺領頭,給朝廷捐了不少的錢財。西北的老百姓,應該有救了吧?”
“得了吧。這些錢,最後能到老百姓手裏?老百姓能分到一口粥,不至於餓死,便是地方上的官員有良心了。”
“是啊,哪一回鬧災,不出一撥趁機發大財的人?”
“對了,那個羿王爺,不就是上回派人來咱府上的嗎?”
“可不,就是他家。也真是奇怪了,他家竟然有那麼好的良心,會給朝廷捐錢?”
湯圓冷哼了一聲,怕是聽了德公公的口諭,才嚇得趕緊把錢送給皇上了吧。根本不是爲了災區的百姓,不過是爲了他們自己不被皇上責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