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發瘋了
他現在不知道沈林是真的有本事,還是隻是巧合。
他只知道如果再讓沈林這麼救治下去,於池文絕對會站在秦雪微那邊。
這樣一來,醫統協會的失敗就會成為定局,在整個杭城,甚至醫學界,都不會有翻身的機會。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於先生,這沈林絕對是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他絕對不可能治癒漸凍症!”
“這可是難題,世界難題,他纔多大啊,他怎麼可能攻克?”
趙雲生對著人群就開始大聲呼喊,他的言語的確引起了一些波瀾
就算是於池文也開始低頭沉思。
沈林帶給他們的視覺衝擊太大了,但仔細一想,趙雲生的確說的有些道理。
這個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症,全世界所有醫學界頂尖的專家集合在一起,最終都無法治癒。
這是公認的絕症,根本不可能被治癒。
怎麼會被眼前這麼一個年輕人,一根小小的銀針化解?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趙會長說的沒錯,這個病疾十分難治,根本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痊癒的。”
“我之所以剛剛能讓他活動手指,是因為他還不算太嚴重,幸虧送來的及時,在下才僥倖成功。”
沈林對趙雲生的話語十分認同。
他當然知道這病治癒有多麼困難,就算給他足夠的精力,運氣夠好的話,恐怕也要一年才能讓患者有所好轉。
可沈林幸虧沒有把這個話說出來,否則非得把這群人嚇得跪在地上不可。
漸凍症本來就是慢性死亡的疾病,不管你是一年,還是十年,只要讓病患有所好轉,那跟讓人起死回生沒什麼區別。
但他這斟酌了許久,認為已經很謙虛的話,還是讓眾人張大了嘴巴。
於池文感覺膝蓋都有點發軟,就差給沈林跪下了。
什麼叫不嚴重?
這可是連世界眾位頂級專家都無計可施的公認絕症。
什麼叫送來的及時?
這病人已經是漸凍症晚期了,他剩下的生命也僅有三個月了,所以他纔會同意成為這次研討會的志願者。
但這一切的一切,在沈林的口中彷彿變得極其簡單輕鬆。
這麼年輕,又有如此驚天之才,讓於池文不由得想到了那個男人。
“小子,你少在這裏裝腔作勢!”
“老夫...老夫絕對不相信你可以治癒漸凍症,你要真有這個本事,我...我直接解散醫統協會!”
趙雲生看著沈林那風輕雲淡的模樣,心裏已經焦急難忍。
其實他這句話並非玩笑。
如果沈林真有治癒漸凍症的能力,那他們醫統協會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樣一位高人,別說杭城了,就算在全世界,也能稱得上絕頂大師。
到了那個時候,他趙雲生給人家提鞋都不配,就更不要說什麼醫統協會了。
“趙會長,我再說一遍,我沈林做不到當場治癒,只能做到讓病情好轉!”
沈林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專業素養。
可現在在場的所有人,根本沒人在乎沈林說的到底是不是治癒。
他們全都當成了沈林只是在謙虛。
“沈先生,請問您覺得接下來用什麼療法比較好呢?”
“或者說,您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讓患者更快的恢復?”
於池文此刻態度也明顯有了轉變,對著明顯年齡比他小的沈林,尊稱沈先生。
“現在已經確定他手腕處的脈絡依然活躍,那我們就以這裏為中心向周圍不斷施針刺激!”
“那個誰能上來幫我一下,讓患者平躺下來。”
沈林看向幾個人,開口呼喊一聲。
但張玉海和趙雲生等人都是別過了腦袋,完全沒有要幫助沈林的意思。
“我來,我來幫沈先生,我給您當助手!”
於池文哪能想到會在杭城見到這樣的高人。
他趕緊湊上前來,將輪椅後面拉開,隨後讓患者平躺在上面,還細心的扶住輪椅,防止它胡亂移動。
沈林笑著衝他點了點頭表達謝意。
而後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從針袋裏一把抓出九根銀針。
雙手指縫各一枚,總共有九針。
此刻他的手法,有些酷似電視劇裡的某種武功針法。
在場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他們雖然鄙夷鍼灸之法,但可不代表他們對針灸一無所知。
就算是國內最有名的鍼灸大師,恐怕也不會一手抓四根銀針,兩手抓九根銀針,這是金剛狼嗎?
幾個人根本不知道沈林在幹什麼,但扶著輪椅的於池文卻瞪大了眼睛。
“這...這難道是...”
不等於池文把話說完,沈林的手就動了起來。
雙手動作十分迅捷,根本沒有人能看清楚他的動作。
九枚銀針就像是被氣御行的小飛劍一般,一枚枚排兵佈陣般的刺入病患手臂。
“這是!回魂九針!”
所有人都被於池文的這一聲驚呼都嚇了一大跳。
“回魂九針,真的是回魂九針!”
於池文像是瘋了一樣,抓著輪椅的扶手開始大叫。
他此刻的有些瘋癲的樣子,跟剛剛那文雅的姿態判若兩人,直接嚇壞了周圍的老學究。
“於先生,於先生請你先冷靜一下,你說的回魂九針,到底是什麼東西?”
張玉海也被於池文突然爆發的情緒嚇到了。
“一種傳說中的針法,它的原理擺脫了你所知道的任何醫理。”
“他將人看作風水,將人體內的脈絡看作風水之中的氣!”
“而後以九根銀針,作為九門,以調理風水之法,重新理清人體的脈絡,為其注入活力!”
於池文眼中出現了滿滿的渴望,此刻的沈林在他瞳孔裡,彷彿散發著神聖的光輝。
周圍眾人聽到於池文的解釋都愣住了。
他們壓根就沒聽說過這東西,甚至感覺於池文在說夢話。
大家都是搞醫學研究的,相信的都是醫術,資料,科學的儀器。
但現在於池文連風水這種話都說出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幾個老學究互相看了幾眼,都覺得於池文精神不太正常。
但又想他那篇見解獨特的文章,又覺得他可能並非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