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平定山越之策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山越一直是江東最大的禍患。
歷史上的孫吳之所以一直坐困江東,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兵力被拖在防禦山越的泥潭中。
袁熙當然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接到周瑜和孫策的戰報之後,將還在壽春的主要幕僚召集了過來,商量了山越的情況。
“諸位,事情就是這麼一個事情,你們說一說吧,有什麼辦法可以平定山越。”
袁熙讓顧雍四人將山越的情況告訴郭嘉等一眾幕僚之後,開口問道。
郭嘉等人聽到袁熙的話之後,沉吟了起來。
郭嘉、荀彧、荀攸等人都是中原人士,對江東的情況並不是十分了解,第一次聽到山越的情況之後,還吃驚不已。
“主公,針對山越,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用大軍征討,將他們徹底滅絕。”
良久之後,郭嘉開口說道。
“奉孝先生,這個辦法恐怕行不通,山越居住在崇山峻嶺之中,地勢難行,大軍進入之後,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寸步難行。”
“而且,江東的崇山峻嶺之中多有障氣,大軍貿然進入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陷入危險之中。”
顧雍苦笑了一聲,率先站出來反駁了郭嘉的策略。
這個時代的江東可不是後世那個經過開發之後的江南之地,大部分的土地都沒有經過怎麼開發,特別是崇山峻嶺之中,充斥著要人命的障氣。
郭嘉聽到顧雍的話之後,並不以意,眼中反而閃過一絲狠辣之色,開口道:“山越所依賴的無非是江東之地的群山峻嶺,我們可以放火燒山,直接毀了山越最基本的根基。”
眾人聽到郭嘉的話之後,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沒想到郭嘉會提出這等絕戶之策!
其實,也不怪郭嘉狠辣。
漢末三國時代,普遍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非我族內,其心必異。
三國時代的各個諸侯對待異族的政策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麼誠服、要麼毀滅!
沒有第三種選擇。
也是因為如此,漢末三國時代的異族雖然眾多,北有鮮卑、烏桓、匈奴,南有山越,西南有蠻族,涼州有羌族。
但這些種族都沒有掀起大的風浪,都被漢末三國時代的各個諸侯給鎮壓下去了。
所以,郭嘉聽說山越族的事情之後,纔會提出這麼狠辣的絕戶之計。
“不妥,江東之地的山越雖然是禍患,但不能因為山越而徹底毀了江東。”
袁熙搖了搖頭,率先否定了郭嘉的策略。
不是他心慈手軟,而是放火燒山的話,會導致江東出現大面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袁熙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袁熙不想因為一個山越,毀了整個江東。
郭嘉看到袁熙否認自己的建議之後,並沒有多說些什麼,而是拱了拱手,退了下來。
袁熙否認了郭嘉的建議之後,看了一眼下面的幕僚,開口道:“針對山越,我倒是有一個想法,山越名為異族,其實就是一幫山民,我們完全可以採用威、撫並重之策,收服山越。”
荀彧等人聽到袁熙的話之後,愣了一下,開口問道:“主公,何為威、撫並重之策。”
“所謂威、撫並重之策,就是先用大軍將山越給打疼了,然後招撫山越,將他們變成順民。”
袁熙見狀,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荀彧聽完袁熙的話之後,眼睛一亮,開口道:“主公,此策甚好,不僅可以徹底解決山越之患,還能增加主公麾下的人口,增強主公的實力!”
荀彧率先對袁熙的策略表示了人口。
其他的幕僚琢磨了一下之後,也點了點頭,覺得袁熙的這個策略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了。
於是,眾人就圍繞著袁熙定下的主策略,商議起了具體的對策。
包括如何才能將山越打疼了,打疼山越之後,又如何才能招撫山越等等。
袁熙的幕僚團隊都是當世的頂級智謀之士,想要完善袁熙的策略,自然是輕而易舉。
他們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最終拿出了一個讓袁熙非常滿意的方案。
袁熙看完他們給出的最終方案之後,忍不住點了點頭。
“很好,就按照這個方案實施下去,我相信區區山越很快就會平定的。”
袁熙最終拍板,定下了平定山越的策略。
......
就在袁熙和一眾幕僚商議平定山越之策的時候。
吳縣,太守府內,周瑜和孫策也在討論山越的問題。
“公瑾,你確認嚴白虎的身後有山越嗎?”
孫策看著周瑜,非常認真的開口問道。
周瑜點了點頭,確認道:“沒錯,根據我打探來的情報,嚴白虎之所以能一直在會稽郡站穩,背後的支持者就是山越。”
孫策聽到周瑜的話之後,變得嚴肅了起來。
“這可就比較難辦了,單憑嚴白虎或許不值一提,但他身後有山越的話,我們這點兒兵力恐怕根本不是嚴白虎的對手。”
山越的數量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整個江東之地,山越至少有幾十萬之眾。
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是壯年,拿上武器就可以當兵,幾乎可以說是全民皆兵。
也正是因為如此,孫策纔會感到棘手。
“沒錯,所以我們現在還不能對嚴白虎動手,而是需要向主公請求更多的援軍。”
周瑜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他雖然和袁熙保證了,只需要三千精兵就能拿下江東,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嚴白虎背後竟然有山越,那就是不是三千精兵所能應付的了。
孫策也點了點頭,開口道:“我這就寫信,向主公請求增兵。”
他雖然莽,但並不是自大之人,知道自己這點兒人馬不是山越的對手,自然準備聽從周瑜的建議,向袁熙求助,請求增兵。
“報...報告將軍,壽春有訊息傳過來了。”
然而,還不等孫策和周瑜發出求助,一個傳令兵就走了進來,將一封信遞給了孫策。
孫策見狀,連忙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這一看,孫策臉上立馬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