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跳過蒸汽時代
生產啤酒其實沒有多少工藝流程,就是小麥發酵之後產生的。
對於發酵啤酒,張鬆可謂是熟路了。
釀造啤酒的設施在系統商店裏買根本不貴,只需要一些大的儲存罐,蒸餾罐,一起用來裝啤酒的玻璃瓶。
裝啤酒的玻璃只是沙子做出來的,張松明白這個過程。
所以說在製造啤酒就必須要配套的玻璃瓶以及玻璃瓶蓋上的鐵蓋子,鐵蓋子有一個密封的膠圈。
圍繞一個產業所產生的配套措施,會養活很多人,給很多人有一個崗位。
在張鬆把大壩完工之後,啤酒廠也落成。
安裝除錯完畢啤酒廠的裝置,然後就是收購小麥。
完成小麥收購就運送到啤酒廠進行發酵。
因為張鬆對於亮啤酒是有過實踐經驗的,所以,第一次,用系統買的裝置,就成功的將啤酒釀製出來。
啤酒廠一共招募一千個人。
每個人一個月工資是二兩銀子,工頭是三兩銀子。
工頭的上面是管理員,管理員上面是這個廠的負責人。
工廠的管理員每個月五兩銀子。
廠裡的負責人每個月是十兩銀子。
被招募進來的人非常滿意這份工作。
主要是在小龍經濟為主的時候,每個老百姓能夠找到這麼高薪的工作,他們怎麼心中不高興呢??
種田的話,一年到頭掙不到五兩銀子。
他們只需要幹三個月就有六兩銀子。
所以被招進場的那些種地的農民,非常的愛護這個工作。
在啤酒生產出來之後就是進行裝瓶。
玻璃瓶讓所有人都感覺高大上。
大明的時候玻璃還不是很多。
主要用的是瓷器。
玻璃又被稱之為琉璃。
這種來自於西域的玩意兒,只有貴族一會兒皇帝纔有資格享有。
當玻璃瓶被做出來之後送到廠裡來,所有的人看到了一大,堆一大堆的玻璃瓶,眼睛都傻了。
“張大人真的是闊綽呀,用琉璃來裝的啤酒。我感覺這個瓶子比酒都貴,乾脆賣瓶子算了,賣什麼啤酒啊……”
“凡事都是物以稀為貴,這種瓶子被批次生產出來就跟瓷器沒有什麼區別,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了。”
一個年紀稍大的工人說道。
“對呀對呀,物以稀為貴嘛,這東西變得多了起來也就不值錢了。”
工人們圍著啤酒瓶議論紛紛,張鬆只在一旁看著,並沒有說啥。
張鬆的系統值已經花銷完畢,他要趕緊找系統商店充值銀子才行。
所以說迫在眉睫的要把啤酒銷售出去。
張鬆利用六合線的報紙將啤酒大肆報道。
在報紙很快就有錦衣衛滴到了朱元璋的眼前。
“那個臭小子……我都說了,啤酒這東西專供皇室,他卻想給老百姓也喝上啤酒!”我都說了,啤酒這東西專供皇室,他卻想給老百姓也喝上啤酒。”
朱元璋在看完報紙之後,將報紙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
圖示站在一旁,心裏覺得好笑,聖賢書說的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我說標兒,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朱元璋將目光看向了朱標。
朱標將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說了出來。
“如果這樣的話,皇室的尊貴何言?”
“父皇兒臣認為這個能夠帶動經濟效益。你看這麼一個小廠子,一共有一千三百多個人圍繞著他工作…你看這麼一個小廠子,一共有一千三百多個人圍繞著他工作…這可比普通百姓種地要花的多了,老百姓有錢了,國家也就富了。”
張鬆的意思就是讓大明走向工業化。
只有工業化程序完畢,才能夠徹徹底底改變大民貧困的面貌。
“而且你看他到底有多少底牌,這種怪物不用吃草,在路面上跑得飛快!”
朱元璋對報紙上報道當中用卡車運送鋼鐵修建大壩的事。
在張鬆剛剛使用卡車的時候,朱元璋早就知道了,他的錦衣衛可是天天都在看著張鬆。
之前撤銷了對張鬆的監控,但朱元璋疑心病又犯了,他老是不放心張鬆。
像他這樣厲害的人,如果不監視起來,萬一他有謀反的心,整個大明都不是他的對手。
因為卡車燒的是汽油,不是之前燒木材煤炭的蒸汽技術。
本來張鬆想用蒸汽雞奶生產,但是蒸汽機太汙染環境了。
畢竟蒸汽機燒煤炭,這個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導致溫室氣體。
相對而言,如果用水力發電的話,對於自然界的破壞就少得很多。
想要走上工業化,那就徹徹底底的走到前面去,直接跳過蒸汽時代。
張鬆在大肆報道之後,他的報業。也跟著水漲船高月銷量突破三千萬份。
每個月收入都是十幾萬兩白銀。
張鬆上交國庫百分之二十,剩下的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他將白花花的銀子全部都轉入了系統商店,兌換了差不多七八萬的系統值。
有了系統值之後,張鬆繼續購買現代化工業裝置。
他想搞一個印刷廠。
當然是將大名報仇,使用上現代化紙幣技術。
到了這個時候,長絨棉已經收貨,他必須做一批樣本給朱元璋看。
啤酒廠的事情就交給林真真打理。
玉蟬準備去開酒樓。
三個月的時間已經學的差不多了。
因為有張鬆買的廚師教材。
這些廚師教材堆積如山,而且全部是彩色畫面。
玉蟬看著那些光怪爐裡的飯菜真想鑽進書裡去大吃特吃。
很多次都想問張鬆這些書是從哪裏來的,但覺得這是老爺有秘密就不好多說多問完全當做糊塗人一樣。
所以說有了當中這些書之後,加上他的聰明和才智,很快就成了一個全大明最厲害的女廚師。
湯鬆除了讓他做中餐之外,還讓他做西餐,像賣爹老,啃爹雞,這種炸土豆條或者說炸雞腿用上孜然粉等等。
更讓讓她學會做麪包。
西餐在大明並不多,見雖然說有傳教士將他們的文化帶過來,但是都是星星點點的,很少被人廣而知之。
如果玉蟬去開飯店張生絕對會用報紙給他大肆報道,很快就提升了知名度。
張鬆的報紙每月銷量三千萬。這些報紙出了六盒,已經被人用快馬傳遞到了全國各地。
雖然送去的時候已經成了舊聞。
但全大明的人都喜歡六合相伴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