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雲破日出
反倒是擁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平日裏一有空,這幫侍衛們便三五成群,在這縣城內的大大小小的賭場遊蕩。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養成了好賭的習性。
他們迅速圍在呂安的身邊,一臉笑容。
“嘿嘿,呂大人,我們賭什麼啊?五十兩紋銀如何?”
呂安看著眼前激動的侍衛,內心是哭笑不得。
“你確定?本大人可沒跟你們開玩笑!”
“確定,呂大人,如果這江水下面沒有發光的石頭,我們甘願認輸,將五十兩紋銀就地奉上。”
呂安看著眼前不明所以的侍衛,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你們這幫雛兒,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本大人就陪你們玩玩!”
好戲即將開始,侍衛裡面出來了幾個水性好的,他們脫下身上厚重的服飾,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呂安則不慌不忙,尋了個小草甸坐在上面,正好能夠看見發光石頭的位置。
爲了以防萬一,侍衛們拿出繩子,纏繞在自己的腰間。
倘若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只需要拉一拉繩子,岸上的人就能夠輕易地進行救援。
一切準備就緒。
“撲通!”
侍衛們縱身一躍,一個猛子扎進了水裏。
頓時消失不見,呂安看著湍急的江水,內心卻一如既往的平靜。
時間過得飛快,經過一番搜尋,侍衛們不負眾望,果然在這將水裏麵,找到了一塊金光閃閃的石頭。
“呂大人,找到了……找到了!”
一個猛子躍起,這發光的石頭頓時出現在呂安眼前。
看著眼前的戰果,呂安的眼神泛着精光。
“怎麼樣?找到了吧!這下還嘴硬不!”
侍衛們有些驚詫,只覺得這呂安未卜先知,實在是奇人一個。
他們紛紛跪在地上,連連認輸。
“呂大人啊,你可真是大羅金仙再世啊,竟然能夠洞察天機。”
呂安咧嘴一笑,“嘿嘿嘿,你們幾個裝什麼呢?不是說要跟我賭嗎?快拿銀子!”
侍衛們自認倒黴,伸手從懷裏摸出銀兩,準備遞給呂安。
“喂喂喂,你們幾個,還算是願賭服輸,看在你們實誠的份兒上,這銀子我就不要了。”
見呂安如此深明大義,侍衛們內心深深觸動。
早就聽說這泰安縣的呂安年少有為,斗南一人。
這今天一見,果然是名副其實,實在令人佩服至極。
“把那石頭給我拿來瞅瞅!”
呂安開口說道,侍衛們腳步飛快,將這發光的石頭交給了呂安。
將石頭拿在手裏,呂安左看右看,發覺這石頭上千瘡百孔,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金屬光線,甚是奇怪,好似不像是這大周境內的物件兒。
“這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侍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竟無法回答。
呂安連忙詢問這三年前在這芙蓉縣內有沒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情,果不其然,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其中一個年長的侍衛乃是這芙蓉縣本地人,他清楚的記得,在這三年前的三月初一,有一道強烈的光束穿過昏暗的天空。
地面發生了巨大的響聲,鄉親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芙蓉縣縣衙並沒有縣誌,也就沒有將這事情記載下來。
“難不成是……隕石?”
經過一番思索,結合侍衛們的回憶,呂安判斷這發光的石頭一定是天上落下來的隕石。
如此異樣的天文奇觀,在這大周境內並不多見。
更何況是偏僻至極,鳥不拉屎的芙蓉縣。
鄉民們當時只是看了個新鮮,並沒有留下詳細的記錄。
“既然這隕石已經取出,這烏江的江水,恐怕也就恢復如初了吧。”
呂安喃喃自語,打算親自驗證一番。
他撿起樹枝,再度扔進江水,此時的場景跟先前的已經大不相同。
只見這樹枝在江面上漂浮起來,清晰可見。
“嘿嘿,看來我猜的沒錯,這烏江失去浮力,全是這隕石的緣故。”
呂安內心暗暗高興,眼下烏江如果能夠通行,這芙蓉縣的百姓們自然是可以乘船捕魚,填飽肚子。
只有這樣,這烏江的水域優勢才能夠發揮出來。
“你們幾個,去砍棵老樹,做成舟楫,咱們今天就來個橫渡烏江!”
呂安示意旁邊的侍衛砍樹做舟。
侍衛們也不遲疑,就地開始行動。
沒花費多久的時間,這獨木舟便已經做成。
“嘿嘿,這舟楫沉重,且試試這烏江能否透過!”
話音剛落,呂安踏步向前,第一個走上舟楫。侍衛們見呂安身先士卒,也一個個跟了上去。
舟楫轉眼就坐滿了人。
幾人坐在船上,這舟楫穩穩當當。向着對岸飛快地行駛。
不消片刻,幾人就已經順利地到達了對岸。
回到縣衙的呂安也沒閒著,第一時間拿出紙筆,將書寫好的告示交給了王總管。
“呂大人,你寫的這是什麼?”
王總管一邊說,一邊看著告示上的內容。
他的眼睛瞬間閃過靈光。
“哎呀呀,這烏江居然恢復如初了,真的是大大的喜事啊!”
王總管興高采烈,按照呂安的指示,將這告示貼在了芙蓉縣最顯眼的鬧市。
這裏四通八達,是鄉民們平日裏的必經之路。
告示剛一張貼出來,芙蓉縣的鄉親們便火速圍了上來。
“你們看,這烏江居然能夠通行了!”
“真的是好事一件啊!”
“聽說是呂安呂大人施了法,這烏江的詛咒才被解開……”
……
鄉民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箇中緣故,呂安是一清二楚。
烏江恢復了通行,江面上的船隻迅速增加了不少。
打漁的鄉民們各個摩拳擦掌,捕撈著這大自然的饋贈。
江面有了漁船,當地的百姓有了生的希望,靠著這豐富的漁業,鄉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觀。
打通了烏江的要道,呂安眉頭深鎖,下一步打算從這芙蓉縣的田地開始入手。
這芙蓉縣的田地土壤肥沃,實在是種植糧食的大好條件。
只不過苦於沒有青苗,鄉民們面對無米之炊,實在是舉步維艱。
好在呂安動用了自己的權利,李四風塵僕僕從那泰安縣押運銀兩,眼下的燃眉之急才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