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元宵佳節
武威大將軍當晚再次將整個縣城都封鎖了起來,只可惜,李君裘等人早已經回到了濮陽鎮。
如此一來,徹底為喬喜洗清了嫌疑,蘇卿回到濮陽鎮的第一件事,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梅箬,讓她不必擔心。
梅箬放心下來,看著身邊熟睡的喬喜,長長的撥出了一口濁氣。
她為今天自己的魯莽很後悔,好在最後的結果是好的,要是因為她而將喬喜推入萬丈深淵,她即便是死也不會原諒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梅箬開始喜歡上這種平靜且溫馨的生活,不希望任何人任何事影響到自己。
從前那個沒有任何在乎的人,早已經被喬喜和李雲娘無意間改變。
喬喜一覺醒來,揉了揉眼睛,看到身旁還在睡的梅箬微微一愣。
一般情況下,梅箬總是比她起得早,今天卻難得睡個懶覺。
喬喜沒有打擾梅箬,悄聲起身穿好衣物,拿了一些柴火來到灶房,為家裏人做了一些早食。
忽然她想起來,今天是正月十五,在北方,家家戶戶這一天都會煮上一些元宵來吃,寓意著一家團圓。
喬喜立刻進入空間,從冰箱內拿出了很多元宵,爲了不被發現端倪,她並沒有直接煮來吃,而是放在了外面冷凍起來。
這邊早食差不多做好的時候,李雲娘起來,看到外面的元宵有些詫異:“喜兒,哪來的元宵啊?”
喬喜微微一笑:“還能是哪裏來的,當然是我剛剛包的,很多種口味,阿孃您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吃的。”
李雲娘有些心疼的看著喬喜:“喜兒啊,你現在每天忙活食肆的事情已經很累了,這些事情就交給阿孃來做就好,一定起的很早吧?包了這麼多?”
喬喜搖了搖頭,嘴角的笑容絲毫不減:“不累,對於我來說,這點活根本不算什麼,您就別擔心了,我們吃不了,剛好可以拿到食肆去賣,那些不想自己包的,肯定能買我們的。”
隨即她沒有繼續和李雲娘多說什麼,拿上了幾種口味的元宵走進了灶房,很快香噴噴的元宵就被端上了餐桌。
梅箬和喬奶奶也相繼起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都吃的很香。
早食結束,梅箬要幫喬喜一起收拾碗筷,卻被她拒絕:“你去歇著吧,這幾天一定累壞了吧?看你起來都沒什麼精神。”
梅箬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今天的確起來的晚了些,但我卻不是累,而是懶了一會兒。”
雖然表面上看喬喜一切正常,但梅箬還是有些不放心,小心翼翼的試探道:“昨晚上你難道沒有聽到什麼聲音嗎?”
喬喜一臉的疑惑:“什麼聲音?”
“沒什麼,我只是隨口問問而已,你睡的很好就行。”梅箬沒有繼續試探,看樣子喬喜是真的不知道。
若是她直到昨天晚上險些在睡夢中命喪黃泉,也許就不會如此鎮定自若了。
姐妹二人收拾好了灶房,便拿著剩下的元宵前往了食肆。
在一店和二店的門口,都用簸箕擺上了一些,前來用早食的食客看到在賣元宵,還真的就有人不願意自己包,賣了一些回去。
包元宵要用特製的米才行,製作起來比較繁瑣,而且裡面的餡也很有講究。
喬喜這裏賣的元宵不僅價格便宜,還有那麼多口味可以選擇,自然還是直接賣更實惠一些。
“你瞧人家喜兒姑娘多會做生意,什麼時候該賣什麼是一清二楚啊,這麼多種餡,讓我想不買都不行。”
“可不是,要是沒點腦子的話,人家能在濮陽鎮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嗎?”
喬喜聽著眾人口中的誇讚,只是微微一笑:“大家既然相信我的手藝,那就多買點回去,平日裏也可以當做點心來吃。”
“那是自然,給我來兩斤。”
“我也要兩斤,剩下吃不了的留著給孩子們當零食也值了。”
不多時,喬喜從家裏拿來的元宵就快要賣光,眾人吃完了早食都會多少帶些回家。
現在時候還早,喬喜讓梅箬和小譚子賣剩下的元宵,她則又從空間內拿出了一些,前往了書院。
這些元宵沒有成本,即便是賣出去,也根本賣不了多少銀子,倒不如給書院的先生們送一些,也算是個人情。
這樣他們對待小鳴兒只會越來越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把東西用在這方面,喬喜一點都不會心疼。
送完了學院的先生們,喬喜趁著院長爺爺還沒有來的時候,前往了他家。
看到喬喜前來,院長和院長夫人很是開心。
院長夫人更是拉著喬喜的手笑個不停:“你這孩子就是孝心,元宵我和你爺爺也吃不了多少,自己包點就行,你還給送過來了。”
喬喜也是滿臉笑意:“這多少算是份生意,這段時間我太忙,也沒有時間來看您,這不才得空就來請罪了。”
院長看著喬喜的眼神中滿是欣慰:“你這丫頭,真是越來越招人稀罕,那爺爺就謝謝你了。”
喬喜放下元宵,深吸了一口氣:“爺爺奶奶,今天是正月十五,我想讓你們去家裏一起吃頓飯。”
院長和院長夫人聞言,相互對視了一眼,紛紛搖了搖頭:“我的好孫女兒,你的好意爺爺奶奶心領了,但去家裏吃飯就不必了,我們年歲以高,這走動起來也不方便。”
喬喜很清楚,院長和院長夫人根本就不是因為行動不便,他們的身子骨在同齡人當中算是比較硬朗的。
之所以有些忌諱去家裏麵吃飯,完全是因為之前的流言蜚語。
儘管如今姜氏已經被喬喜趕出了濮陽鎮,可當初的事情,還是給院長和院長夫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身影。
他們現在只希望喬喜沒事的時候前來看看就好,其他的已經不敢奢求了。
一旦和李雲娘走的過於太緊,姜氏不在了,指不定還有誰站出來嚼舌根。
喬喜見他們不願意,也沒有繼續邀請,因為她很清楚,不管如何和這兩位老人解釋不會有人敢造謠,他們也會心存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