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都是內涵
官家之前就已經接到了顧老爺子的上書。
於是,又去把這一冊書又看了一遍。
心裏面有了想法之後,他再看一遍書的時候,心裏面就多了一些東西。
而且,視線的側重點也不在那個傻乎乎的郭靖身上,而在其他的地方。
比如這個故事的大背景,和他們大慶何曾相似?
比如說這個郭靖的身份背景。
都是大宋朝的忠良之後,因為被人陷害,於牛家村遇難。之後他的母親帶著他逃到了蒙古,在那裏又有了自己的機遇。
他的名字,是那位叫做丘處機的道長起的,就是讓他們記住那他們大宋朝的“靖康之變”,想要他們不忘國恨,有朝一日可以洗國恥。
他再看一遍,也和顧老爺子的想法一樣,就覺得這位金老爺子就是這樣一位忠君愛國的老人。
要不然的話,為何會在這個和平的時候,忽然會寫出來這麼一本書?
這就是要讓大家不要忘記了當年的“大慶之辱”。
他甚至都猜想過,這位姓金的老人,或許就是當年在那場大戰當中僥倖存活的老人,之所以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完完全全就是因為他這麼多年都忘不了那樣的恥辱。
官家把這個冊子看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都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寫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愛國心。
可是,那種心情如今對映到了這個叫做郭靖的男子身上,讓大家跟著他的腳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他也曾寫信和顧老爺子交流過。
比如這個故事的走向又在何處,如今寫了郭靖父母遇難,蒙古成長,初入江湖,又遇到了黃蓉,那之後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又是一個怎麼樣的發展?
他不懂,但是很期待。
等到第二冊送來的時候,他二話不說,直接開啟看了起來。
只是第二冊的內容,讓官家有些失望。
他以為自己會看到郭靖上了戰場,用自己的武功威嚇四方,會看到他為國為民的一面。
可沒想到,竟然是郭靖和黃蓉兩個人闖蕩江湖的事情。
可哪怕是這樣,那個紛繁複雜的背景故事,那一個個跳出來的武俠人物,都讓他覺得喜歡又新奇。
但是等到事情發展到了楊康比武招親的時候,官家又激動起來。
一個郭靖,一個楊康,這不就是當年那兩個孩子麼?
接下來又是什麼?
兩個兄弟相認之後,爲了國家奉獻自己?
可是沒有!
都沒有!
一個認賊作父的楊康,讓官家失望至極。
可是,第二冊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官家拿著那個冊子,坐在龍椅上,有些失神。
半晌之後,他又拿了冊子看了一遍。
上一次看的是故事,這一次看的是細節。
看完之後,他覺得自己明悟了。
這說的什麼是楊康啊,明明是在咒罵那些忘記了國恥家恨的人。
說不定,連他也一起罵進去了。
因為,太平日子過多了,他自己都有些逃避不去想那件事情了。
畢竟,實在是顏面無存。
看完一遍,他有些臉熱。
畢竟,實在是打臉。
官家因為這一冊書,一整晚上都沒有睡著。
等到第二日上朝的時候,破天荒地讓大家回去好好把這兩冊書好好看看。
“好好研讀。”
帝都書局的話本子一夜之間售罄的訊息和張小二的書信一起到了。
吳靜安見了也不尤為自家兒子點贊。
不錯!不錯!
這是什麼?
找最牛逼的大佬背書,這就相當於前世最高的boss跟所有的工作人員說,這個東西你們得看。
看完了再開會討論,討論完了還要寫感想。
陳菲也覺得牛逼!
她還是小看了張小二了!
京都一直以來都是其他州府的各種指南。
時尚是,流行是,此時就連風靡的東西也是。
一時之間,《射鵰》被推上了頂峰。
以前僅限於附近幾個州府售賣的東西,顯然已經供不應求。
張小三被調了過來,和安四公子一起負責這件事情。
吳靜安他們把事情丟了出去,自己則開始到處遊山玩水。
小豆丁一歲多了,會叫人了。
不是母親也不是父親,而是阿姆……
他們這邊把祖母也叫阿姆,而且小孩兒容易叫,喜得陳菲日日抱著逗弄,就想要小豆丁多叫幾聲。
可偏偏,小豆丁就是無論她如何哄騙,就是不叫。
每次總在吳靜安過來的時候,張開了胳膊,讓吳靜安抱抱,然後摟著吳靜安地脖子,呼她一臉口水。
然後看著吳靜安無奈的表情,再露出自己帶著豁牙的笑。
等銀裝素裹,臨近年節的時候,吳靜安他們開始收拾行李準備返鄉。
書院那邊放了假,這邊酒樓也有人照顧,吳靜安他們一行人坐了馬車回去。
剛下過雪,道路並不好走。
原本十天左右的行程,硬是走了半個多月。
他們到家的時候,張小四他們已經回來了。
村子裏麵熱鬧極了!
以前,村裏不算是特別窮,但是也說不上富裕。
但是以前村子裏麵的姑娘都是外嫁的,就想著高嫁出去享福呢!
可如今,村子裏麵的人一個比一個富裕,誰還遠嫁?
巴不得就在村子裏麵出嫁,好享福呢!
手裏面有錢了,有底氣了,就連鄰里之間的矛盾也少了。
大家一心一意搞錢,誰還會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至於什麼攤點兒小便宜啥的時候,也沒幾個人計較,因為都不缺啊!
而且,今年比去年更加富裕了。
對於這個年節的準備也越發多了。
在村長的主持下,村子裏麵的各家各戶湊了錢,直接買了十二頭頭豬,殺豬呢!
光是那十二頭豬,從外面買回來,一路趕著回來的時候,村裏人別提多神氣了!
誰家過年能這麼大的手筆?
一頭頭皮光水滑的豬,被成群結隊的趕著回了村子。
村子裏麵早就已經聚集了人,起了鍋,磨刀霍霍準備殺豬。
以前的孩子們嘴饞,油水少,若是徵拆從村子要殺豬,恨不得前三後四不吃飯。
但如今沒那麼饞了,倒是瞧熱鬧的人比較多。
最開心的要數囡囡了。
姜玉姚家裏沒小孩兒,陳菲家裏沒女孩兒,大人打扮小孩兒的心思大約和小孩兒打扮洋娃娃的心思差不多。
一個兩個把當季時興的布料全部都搬到了張家,給囡囡和小豆丁做衣服。
陳三娘覺得不妥當,吳靜安卻沒退。
一個是家裏人也需要做衣服,一個也是她也讓人備了禮,送給他們。
這纔是禮尚往來。
陳三娘還是覺得難安心,於是自己又備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