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黃河之殤
休息了一夜,買了一輛新馬車,買了幾件乾淨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朱明遠等人再次踏上旅途。
回來的路上,時不時會下雨,彷彿天漏了一樣。
前方的都城隱藏在雨中,朱明遠的馬車穿過城門,進入了城內。
他鬆了一口氣,終於回到了家。
...
朱明遠站在御書房裡,將曲阜發生的一切都說了一遍。
不過,路上發生的事情,卻被朱明遠隱瞞了。
“明遠,你回來的時候,有人追你嗎?”朱元璋臉色陰沉下來,眼底深處流淌著強橫。
朱明遠並不奇怪,朱元璋為什麼知道跟隨朱明遠的侍衛不傻。
“是有人追殺他們的,人家常說山東的探馬多,估計是一群探馬,想發財,自取其辱!”朱明遠沒有把這件事帶到孔府。
“爲了錢殺人?哦,不過我不信,山東相馬這麼厲害,竟然敢在城外十里之內動手?來吧,你不用說,我會查出來的!”朱元璋淡淡的說道。
朱元璋不用多想,七七八八也能猜到。
我們還是和之前提出的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有關,這幫殺千刀的傢伙恐怕還沒有放棄心中的執念,希望能夠給二狗子一個臉色看看,最好能把這一項政策給撤回去。
但是已經嚐到甜頭的朱元璋,怎麼可能把自己作出的命令又給撤回去了?再說了,這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確實很解氣。
這些官老爺們也要繳納賦稅,也要給國家承擔瑤一,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只不過朱元璋到現在為止還查不清楚這幕後黑手都是誰?
“先下去!”朱元璋衝朱明遠揮了揮手。
朱明遠離開後,朱元璋趴在椅子上,微閉雙眼,腦海裏思索著這些事情。
“是誰?誰膽子這麼大?你怎麼敢做這種事?”
...
夜如期而至,朱明遠站在臥室窗前,看著外面的雨,一臉悲傷,“京城下雨多久了?”
朱倩坐在床沿上,頭也不抬的哄朱熔輝入睡,“下雨已經快一個月了,今年比往常下雨,不知道為什麼。”
“三災六災,天地難逃,唉,只怕又是一場災難!”朱明遠嘆了口氣。
“你老公為什麼這麼說?”朱倩抬頭看向朱明遠。
這是很正常的。子孫後代,每年夏天都是防洪的重要時期。
幾乎每隔幾年,地方就會發生洪水,後人的條件經不起天災人禍,更何況現在。
朱明遠坐在床上,道:“我只希望我的感覺是錯的,否則,受苦的人會更多。”
關燈後,朱明遠躺在床上,除了朱倩和朱熔輝的呼吸聲,外面只有雨聲。
朱明遠想到了什麼。
朱明遠不希望大雨持續下去,因為如果大雨持續下去,官紳就很難一起交糧了。
當某個地方發生災難時,受災的基本上是當地人。
不知道山東那邊的情況如何,朱明遠也得想辦法對付孔府。
你不能只是忘記吃這個無聊的東西。既然孔府是吉祥物,你可以老老實實做吉祥物,不要想那些沒有的。
一夜過後,朱明遠在大雨中踏入了金殿。
金鸞宮溼漉漉的,空氣中飄著一股水汽。
這在所難免,江南水鄉之地,雨季就是這樣。
大殿內的香爐冒出青煙,坐在寶座上的朱元璋蹙眉。
“入夏以來,河南大雨連綿,良田被沖刷殆盡,開封府外的黃河水位一天比一天高,再這樣下去,就有危險了。”它的堤壩決堤。
杜充,一個被驢養的畜牲,如果當年他沒有開啟黃河大堤,他今天怎麼會在這裏?
淮北商丘一帶,黃河支流潰堤。開封水位持續上升。如果不能控制,大堤就會坍塌,中原就會氾濫。
如果淮北地區的堤壩破裂,應天府將成為沼澤國。
被驢養大的杜充,應該被千刀萬剮!"
朱元璋咬牙,右手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難怪朱元璋生氣了,明朝的黃河不像後世的黃河。
後世黃河從渤海入海,而今黃河在淮陰東北入海,史稱奪司入淮。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河南滑縣的南宋侍衛杜充爲了阻礙金兵南下而開堤。
南宋滅亡後,元人在中原定居。
被杜充翻過堤防的黃河,放棄原來的河道,在淮河流域肆虐,每年夏天都會氾濫。
元朝派數十萬人修黃河。最終,“魔道士人獨眼,激起海河界造反”,終於掀起了洶涌的反抗浪潮。
進入明朝後,黃河多次氾濫。直到萬曆年間,黃河才被著名的水利大臣潘繼勳阻止。
此人提出“築堤困水,以水攻沙”之策和“蓄清(淮河)刷泥(黃河)”之策,以保水運,發明了“涮涮”水沙法”。
他的各種方法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即使在後世,許多水利工程也能看到它的影子。
但萬曆時期的黃河比洪武時期的要好得多。
朱元璋看著站在大殿中的大臣們,滿臉惆悵。
朱元璋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處理不好,剛剛恢復生機的世界將再次陷入混亂。
“你們哪位能想出辦法?我該派誰去開封治黃河?工信部能有辦法嗎?有策略嗎?有策略嗎?”朱元璋看向工信部尚書。
工部尚書站起身來,卻是顫抖著遲疑道:“陛下,大臣認為朝廷應該派一位稱職的大臣到河南去治理開封的黃河!”
朱元璋鬢角青筋不斷的凸出,這人說的話全是胡說八道。
朱元璋拍了拍面前的桌子,喝道:“你說的這些話不是胡說八道嗎,我問你具體的方法是什麼?”
尚書閉上了嘴,沒有說話。
前元朝已因黃河而滅亡。經過這麼多年的治理,也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作為工信部小尚書,我能做什麼?
工部尚書站在那裏,低著頭不再說話,朱元璋臉上的怒意越來越濃。
就在它快要爆炸的時候,藍玉翻了個白眼,站了起來。
“陛下!”
藍玉站在大殿中央,向朱元璋躬身行禮。
“大臣認為工業大臣說的是真的,朝廷應該派有能力的大臣去治理黃河。
至於能幹的大臣,大臣們認為,吳國公朱明遠是唯一的候選人。
衆所周知,吳國公創辦的新學堂,以實用為主。想必吳國公一定對水利進行過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