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抄家
揚州府城中的暴亂迅速平定,鄭敬謙知道朱明遠和朱棣看不慣自己。如果自己真的這樣暴亂的話,當時的代價是自己無法承受的。
咱很瞭解鄭敬謙,不久,蔣瓛帶著部下在鄭敬謙家門口停了下來。
結果在搜查住宅時,終於抓住了鄭敬謙家裏所有的人,所以蔣瓛帶了大半的部下。
蔣瓛的部下們也很謹慎,把鄭敬謙家的前門和後門堵住,不讓任何人逃走。
蔣瓛騎上戰馬,看著眼前氣勢雄偉的大門,冷笑了。
門這麼限制,竟超過了制度。朝廷命令孩子演戲,這樣的人不出事故就奇怪了。」
蔣瓛冷笑著,然後指向前門,大聲喊叫。“如果有撞到門,停下來的勇氣的話,殺了也不會饒恕”。
蔣瓛下了命令,後面的隨從跳下戰馬,朝門跑去。
門從裡面鎖著,這些隨從也沒有敲門,直接撞上了。
門後面的門塞子很結實,但承受不了這些壯漢的衝擊。
咣噹咣噹的一聲,眼前的門搖了下來,坐在書房裏的鄭敬謙聽到了從門方向傳來的聲音,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這是什麼聲音?好像有人撞到了門,是不是有個姓朱的人跑過來了?不,聽說姓朱的人已經去了京城,是燕王殿下嗎?”
鄭敬謙心中咯噔咯噔,他急忙站起來向書房外走去。
出了書房的時候,鄭敬謙看到自己的長子鄭存禮,焦急地從外面跑了出來。
鄭存禮出了汗,臉色慌亂,他來到鄭敬謙面前,臉色焦灼地叫了起來。“父親很辛苦。門外來了一匹兵馬。雖然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但不像朱和燕王殿下率領的兵馬。他們的服裝也不像附近的衛所兵馬。父親,咱們該怎麼辦呢?”。
鄭敬謙聽了之後,在場上冒著冷汗從額頭上流了下來。他沒有確信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問道:“你說的是真的嗎?明明兵馬來了,這個聲音怎麼了?”。
“父親,這個聲音是他們撞到門上的。
孩子從門縫裏一看,這些人真奇怪,沒見過。”
鄭敬謙慌了手腳,他著急地在原地徘徊。朱明遠和朱棣知道有可能對付他,現在門外的這匹馬怎麼了。
鄭存禮說,朱明遠和朱棣的兵馬,也不是附近衛所的兵馬。那是哪裏的戰馬。
難道不是從京城來的兵馬嗎。鄭敬謙想到這件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臉色很吃驚。
“真的是從京都來的人嗎?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可能和京都有關呢?”
鄭敬謙突然著急起來,如果真的是從京城來的話,自己真的會死的。
既不是衛所的兵馬,也不是朱明遠和朱棣的兵馬,有這樣的可能性。咱不是土匪?
鄭敬謙不知所措,長嘆一聲,鄭存禮也不知所措,府中也開始混亂起來。
終於,門撞上了,蔣瓛甩了手裡的馬鞭,豎著馬衝進門,門後面的下人一下子散開了,都往裏跑了。
蔣瓛的部下們追隨蔣瓛,衝進了洞中。
蔣瓛拉著自己手裏的馬鞭,停在前院裏,他大聲喊叫。
陛下穿著錦衣衛抄寫了鄭敬謙一家的全部家產、田畝、商店,下達了指名通緝鄭敬謙本人及其三族以內所有親屬的命令。不能馬上起來,沒收京城就出錯。」
蔣瓛的聲音在前院迴響,他所說的話也被隨從們大聲呼喊,帶到鄭敬謙家的各處。
蔣瓛的部下們還沒有到後院,但是他們的叫聲傳到了後院。
鄭敬謙站在書房門口,聽著聲音,那張老臉一瞬間失去了光澤,像枯木皮一樣乾燥。
“陛下,陛下為什麼知道咱的鄭敬謙呢?陛下為什麼能抓住咱的鄭敬謙呢?這太奇怪了。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咱什麼也沒做。”鄭敬謙慌了手腳,完全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
他以為自己在做夢,就掐了自己的大腿,大腿的疼痛告訴了他。這是真的。
“到底怎麼了?陛下為什麼來抓咱?咱什麼也沒做。咱做錯了什麼?咱沒有叛逆。咱沒有說朝廷的壞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鄭敬謙不斷地大聲喧譁,這時他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否派人去朱元璋被捕。
這一切他都知道,但不是現在。
蔣瓛的部下潮水般地擁到鄭敬謙的家裏。錦衣衛的成立時間不長,但他們在抄家滅族方面有造詣,也有經驗。
蔣瓛的部下迅速控制了鄭家,鄭家中的下人主要是由蔣瓛的部下控制。
整個過程不到一個小時,鄭家裏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前院。
蔣瓛也從戰馬上跳下來,站在前院,看著眼前的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咱不知道你們該怎麼說,和你們付出同樣代價的,是前面的丞相胡惟庸和李善長。
你們只是普通的平民。有功而能成儒,終非官。怎麼能惹怒陛下呢。真的不知道!”
蔣瓛開玩笑地看著眼前的人,諷刺地說。
鄭敬謙跪在地上,後面有兩位錦衣衛推著他。
他戰戰兢兢地抬起頭,悲傷地看著蔣瓛。
蔣瓛低頭看鄭敬謙。“如果咱沒有錯的話,你就是鄭敬謙吧。
其實咱也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這樣做,但是咱出來的時候,陛下就這樣告訴咱了。
陛下的命令,咱們只有服從為臣,怎麼敢聽呢。咱也不知道到底是爲了什麼,但咱想你們應該知道。咱想咱會有一天知道的。」
蔣瓛說話也不浪費時間,讓部下把他們都趕走了。
接下來是細緻的抄寫家。
土匪像梳兵一樣,像櫓一樣地過去了,但是在錦衣衛面前,兩者都掉進了下層。
這些蔣瓛的部下恨著在鄭家挖三尺。他們翻了鄭家所有可以翻過來的地方,連茅草屋也沒放過。
漂亮的一所房子很快就被錦衣衛給糟蹋了。
有可能儲藏金銀的地方被錦衣衛多次翻倒。
蔣瓛不離不棄地幫他搬椅子,坐在鄭家門外,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場面。
周圍有很多平民在參觀。這大概是國人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