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久別重逢
這寧王和谷王都位列九大塞王之內,而這寧王的綜合實力也是數一數二的。
僅僅手握大軍,就有十萬之數,而其中的重騎兵更是最最頂尖的蒙古兵,他朱允炆不得不忌憚。
在歷史的記載裡,最後朱棣能夠推翻朱允炆的統治,也離不開寧王的協助。
而另一個谷王也是好不到哪去,開金川門放朱棣毫無壓力的入宮發難,只這一點就是十惡不赦的罪名。
就憑著對歷史的瞭解,朱允炆對他們兩位這麼積極的來京自然是感到頗為意外。
在朱允炆看來,已經就藩的王爺們,都是他朱允炆的心腹大患,而且一個個心思叵測,都是他朱允炆需要防備的。
而對各藩王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和朱允炆都是各自防備,小心翼翼的。
“王忠,如今是什麼日子了?”
被朱允炆猛地一問,王忠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但也不愧是首領太監,立刻就能反應過來朱允炆的意圖。
“回陛下,是召令發出的第七日了。”
朱允炆聽了默默的在心裏盤算了起來,七日也不過就是秦王起棺的第一天,按理說這些藩王大可今日再出發,不必如此著急。
何況,這些藩王心裏一個個都精明很的很,還會不懂他朱允炆的意圖?
算算日子,這寧王和谷王大概是剛接到詔令就立刻出發,上趕著鑽進他的大網裏,怕不是另有打算?
谷王不過封王兩年,就能將破敗的宣府治理成富庶之地,而且他建造的長城也是牢牢的將疆外蠻夷擋在了外面。
你說這樣的人,會看不出他朱允炆的意圖嗎?
但是他幾乎是毫不顧忌的就上馬出發了,這是為何?
而寧王就更不必說了,掌握大軍,又有卓越的用兵才能,對他這點計策還不是瞭然於心?
這兩個王爺分明就是對朱允炆的目的清楚得很,但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了。
為何呢?
朱允炆不禁看向了遠方,目光深邃。
難道是這其中,有什麼誤會嗎?
說實話,如今的歷史走向,朱允炆確實是不能太依賴前世的知識了。
就算曆史的走向和結局最終不會改變,但是也僅僅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因為歷史都是戰勝者寫的,這其中的隱情就不為人知了。
仔細想想,谷王在朱棣剛剛起兵發難的時候,還曾受命回京戍守,若不是朱允炆太過軟弱無能,導致完全沒有了回天之力,這谷王大概也不會開金川門迎朱棣入京。
而寧王也是因著朱棣威逼利誘,這纔不得已跟了朱棣。
這樣看來,倒是朱允炆讓身邊的人一個個失望離心,也怪不得他們。
他來的時候就跟歷史差了半分,如今又經過一系列改革,說不定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經變化了。
朱元璋崩逝的時間提前,朱棣也遠在遼東,歷史已經偏離了軌道。
而這谷王和寧王,此刻都沒有遇到讓他們改變的必然事件,所以此刻依舊是忠於他朱允炆,忠於大明的。
想通了這些,朱允炆也是瞭然於心。
前世的知識能夠讓自己趨利避害,而這其中的瞬息萬變的風雲,卻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周王之亂已經讓朱允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既然周王能一手遮天,那寧王谷王自然也可以忠於大明。
然而就算谷王和寧王都支援自己,他朱允炆還是要進行削藩的,大權捏在自己手裏纔是最安心的事情。
而這些有能力的藩王,也不是乾脆放養閒散一生,忠於他朱允炆的,自然是還有領兵治理的資格,不過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罷了。
這也是朱允炆最大的讓步,畢竟不能讓忠於自己的人寒了心。
想到這,朱允炆緊鎖的眉頭纔算是舒展開來,對著王忠道:“既然來了,那就宣吧。”
而皇家禮儀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都有明確的制度。
此番和谷王寧王見面,依的就是家人的禮數,不必過分拘謹。
而正式的禮節都是行在大典之上的冕服禮,那時候人人都要注重細節,千萬不可出錯。
而這些規矩本來經過草擬修改之後,就要釋出天下,只是朱元璋突然離世,讓這件事暫時擱置了。
不過雖然沒有正式釋出,但是各皇親國戚手裏都有一份非正式版的。
而今這些東西的釋出事宜,自然有禮部去操心,他朱允炆只要在詔令上印上天子印便好。
兩個著常服的王爺款款走上前來,對著朱允炆俯首。
“寧王朱權。”
“谷王朱穗。”
“參見陛下。”
“兩位皇叔不必多禮”朱允炆上前扶起寧王和谷王,隨後衝着左右說道:“賜座。”
“謝陛下!”
“謝陛下!”
禮數做足,兩位藩王就起身就坐。
這兩個藩王年紀都不大,一個小朱允炆一歲,另一個小兩歲。
而同齡人之間的交往都輕鬆不少,完全不像朱元璋時期的拘謹。
而且,他們三人還是從小光屁股一起玩的夥伴,而皇帝和王爺的身份雖然限制了他們如今的行為,但是彼此的心還是貼近的。
而聽著谷王一直滔滔不絕的講著小時候一起玩樂時的趣事,朱允炆也是完全放下了戒備。
此刻他是真的相信寧王和谷王都是沒有惡意的,是忠於大明的。
而朱允炆聽著谷王的訴說,本體的回憶也被喚醒了不少,一點一點的片段竟都能記起來了。
“陛下,聽說你新成立了一個專門使火器的軍營,可是真的?”
朱允炆聽了哈哈大笑。
“你的訊息倒是靈通。”
“哪呀,我這還是進京了才聽說的,而且我還聽說,之前陛下一衛對周王三衛,英勇無比,大獲全勝呢。”
“哈哈哈。”
朱允炆聽了更是爽朗的開口大笑起來。
說實話,寧王和谷王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心可是極強,周王他們也是知道的,從來看不起他們這些年輕的王爺,所以交往也並不多。
而朱允炆一衛對周王三衛,最後還能不費一兵一卒,大獲全勝,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個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