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白蓮教現身
應天府尹和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得了朱允炆的命令,各自離去。
朱允炆和馬恩慧也離開紫金山,路上,朱允炆一直在思索著。
在他提出了用勞動力換糧食,和改革了五城兵馬司制度後,京城流民紛亂的局勢,應該會得到控制了。
現在需要朱允炆關心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和燕王朱棣即將全面開戰的事情。
不過,戰事的部署,朱允炆已經全部部署完了。
而且一切,都在朱允炆的掌握之中,他只要在幕後靜靜的看戲就可以。
第二件事,就是青州鬧洪災的事情了。
朱允炆一直覺得,鬧洪災這件事情非常的蹊蹺。
山東一帶,是齊王的封地。
齊王朱傅,此人很有意思,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廢了兩次的親王。
有傳說,此人不是朱元璋的兒子,是陳友諒的遺腹子。
因為齊王的媽媽,是從陳友諒那裏搶過來的。
齊王倒是一員猛將,手下有兵力六萬,在朱允炆削藩時,齊王被廢了,囚禁在京師。
朱棣在靖難之役獲勝,打入了京城後,立刻釋放了齊王。
但是後來,齊王在朱棣時代也不老實,他又把青州城封閉起來,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
朱棣立刻派使臣過去,嚴肅警告齊王。
齊王也很識相,拍了兒子上京謝罪。
本來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出了一件大事。
當時的朝臣們紛紛上書要嚴懲齊王,朱棣倒是沒有表態,但是齊王卻怒了,說:“這些人都是建文帝時代的奸臣,我有機會要殺光他們。”
你說這些人都是奸臣,豈不是詛咒朱棣和建文帝一樣是亡國之君,於是齊王又被廢了。
按道理來說,齊王的封地出了洪災,他應該第一時間稟告朱允炆纔是。
畢竟洪災是天災,又不是齊王的問題。
他稟告朱允炆後,不但不會有懲罰,還會得到朱允炆的資助。
如果國庫不給齊王賑災,反而是朱允炆那邊說不過去了。
這麼大的洪災,齊王焉有不知道的道理,就算是齊王天天躲在王府裡,也會聽說的。
朱允炆是在削藩,但削藩只能削走藩王的兵力,又不能削走他們的封地,這樣是有違洪武皇帝的遺訓的。
就算朱允炆想要削藩王的封地,也只能一步步的來,不能操之過急。
所以,齊王壓根就沒有不給朱允炆彙報的理由。
如果是齊王手下的官吏擅自瞞報,那更加不可能了。
沒錯,官吏是怕朱允炆懲罰他們,會瞞報。
但是你不向朱允炆彙報,被齊王知道了,難道齊王不會懲罰你們?
或者說,是青州官吏向朱允炆瞞報了,然後齊王知道了,主動替青州官吏背上鍋?
這更加不可能,齊王哪有這麼仁慈善良。
在本來的歷史上,齊王也不是這麼仁慈善良的人啊。
朱允炆覺得這裏麵,肯定有很大的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在齊王身上。
在他印象裡,本來的歷史裡,齊王可不是什麼精通謀略之輩,倒是幹過不少傻事。
這人是一員軍中猛將,打仗還不錯,但是謀略什麼就是不是齊王的強項了。
他乾的傻事有,說有蒙古餘孽來攻打青州,拒絕進京面聖。
此外還有,咒罵朝廷都是奸臣,把朱棣比作建文帝。
這樣的一個人,你說他有腦袋搞什麼陰謀詭計,真的是高看齊王了。
朱允炆隱隱覺得,可能有什麼勢力在背後利用齊王。
不過,這件事要押後再處理,如今的朱允炆,他的第一任務是回宮。
畢竟,先要安撫一下馬恩慧的情緒才行。
而此刻,在京城的一間宅院之內,一道靈巧的身影,直接翻牆而入。
她頭戴斗笠,一襲青衣,正是在山上幫助了馬恩慧的那名青衣少女。
院中立刻有七八個人圍攏上來,看到是自己人,才放鬆了警惕。
當先的男子道:“是聖女回來了。”
這名男子,正是在大街上,阻擋青衣少女對朱允炆出手的那名男子。
青衣女子道:“城內為何突然多了許多兵丁。”
男子道:“內線傳來訊息,據說大明皇后上山祭拜,被流民騷擾,如今城內兵丁正在清理流民。”
青衣女子眉頭一皺道:“那女子竟然是大明皇后,難怪氣質非凡。”
男子道:“影兒,可是出了什麼事麼?”
青衣女子道:“韓先生,我在山上,看到有幾名賊寇騷擾女子,順手殺了她們,沒想到此女子居然是大明皇后。”
這名女子名為唐清兒,也是山東青州人氏。
被稱為韓先生的男子道:“原來如此。”
唐清兒道:“我可是破壞了教中的計劃?”
韓先生搖頭道:“聖女不需多慮,這些敗類,正需要聖女出手剷除。”
然後他分析道:“朱元璋大興刀兵,百姓本來就非常不滿,如今又是洪災,百姓怨聲載道,正是我等白蓮教起兵的大好時機,聖女剷除敗類非常對,切莫被這些敗類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敗壞了我們白蓮教的名聲。”
原來這些人,居然是白蓮教中人。
白蓮教教主韓山童,當年曾經起兵反抗元朝的暴政,不幸兵敗身死。
朱元璋後來擁護他的兒子,小明王韓林兒,與元朝鬥爭。
但是到了即將勝利的時候,朱元璋奪取勝利果實,韓林兒失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這位韓先生也姓韓,一聽便知,在白蓮教中地位很高。
韓先生道:“聖女可打聽到了什麼情報。”
唐清兒連忙將打聽到的,朱允炆讓流民用勞動力換錢,以及改革五城兵馬司制度的事情,都對韓先生說了。
韓先生聽完大吃一驚道:“這幾個舉措不簡單,皇帝老兒背後,有高人指點。”
另外幾人聽了,都是麵現憂色道:“韓先生的意思是?”
韓先生道:“我已經觀察多日,流民到處聚集,久必生亂,可是朱允炆這個舉措,立刻能將流民分散到各處,如此一來,流民聚集生亂的現象,也就不存在了,這不可能是朱允炆的主意,他背後必然有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