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天道先生
田廣為什麼這麼信任於遠英呢?
這還得從他二人的第一次相遇說起。
於遠英和秦陽來到楚漢世界後,便受秦陽之命單騎出彭城。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爲了攪亂齊國形式。
在到齊國之前,於遠英也是做足了功課的。
齊國之事,還得從田榮叛楚開始說起。
漢王劉邦吞併三秦,掀翻了項羽分封天下所定下的格局。
趙、齊、梁皆叛項羽,不承認項羽所定下的分封格局。
齊國田榮自立為王,並與項羽劃清了界限。
因齊國距離西楚最近,對西楚威脅最大。
故而項羽起兵進攻齊國。
田榮不敵項羽,幾番大戰連連大敗。
最後逃到平原城。
田榮因失信在前,有挑起戰爭之責,故平原城中百姓並不想跟隨田榮。
平原民殺田榮投降項羽。
項羽立與田榮有世仇的宗室田假為王。
但卻沒有對田榮的殘餘勢力進行安撫,這直接激化了二者之間的矛盾。
項羽帶兵離去後,田榮的弟弟田橫,帶著殘餘的勢力,又把田假給趕走了。
項羽怒極,殺了田假,並指責齊國作亂,都是齊民之錯。
遷怒範圍之廣,直接導致了原本的親楚勢力也願奉田橫為王。
田橫也聰明,立了他哥哥田榮的兒子,田廣為王,自己則領齊國丞相。
後來韓信平韓、滅趙後,劉邦借勢命酈食其遊說齊國。
田橫、田廣兩叔侄本來願意投靠漢的,因韓信怕平齊的功勞被搶,直接不講武德進攻齊國。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韓信滅齊,請封齊王。
田橫一直往東逃,逃到了海上,在一次島嶼而得生。
這個島,也就是現在的田橫島。
而田廣則是逃往了高密。
按史書記載,田廣本來在逃往的途中,就會被一騎遊騎所殺。
但恰巧,他遇到了於遠英。
也不能說是恰巧,於遠英本就是直奔他而來。
於遠英遇到田廣後,立即讓其變幻逃亡路線。
田廣這才撿了一條命。
對有救命之恩的於遠英,田廣很是崇敬。
在接觸下來後,才發現於遠英是個隱士高人。
其對天道的理解讓田廣敬佩不已,並拜於遠英為上卿,讓其為自己出謀劃策。
於遠英這個模仿大家,模仿的是藍星一部商戰電視劇《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主角。
於遠英不但把這個人物模仿得入木三分,而且對這個人物特有的對天道的思想理解得非常的透徹。
出口就是金句,讓田廣一度認為於遠英就是隱士高人。
所以於遠英的這次點頭,纔會讓田廣如此的信心倍增。
田廣於高密起兵五千,進攻琅琊。
琅琊守軍是韓信親信,但卻是個籍籍無名之輩。
韓信手下,有兵無將。
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韓信統兵太過天才,其他將領很難在韓信手下出頭。
韓信手下有兩個非常出名的謀士,一個是能把死人說活的蒯通。
一個是戰國名將李牧的孫子李左車。
蒯通在守臨淄,而李左車跟著韓信去了江淮。
所以於遠英首戰纔會選到琅琊。
是夜,於遠英命人偷襲。
偷襲三次不成後,就地紮營。
次日清晨,琅琊守將見來犯之敵不過爾爾,便命人開城出擊。
出擊後,才發現,這是對方的陷阱。
營中四處起火,田廣軍於外圍,撿殺被困營中的琅琊守軍。
琅琊軍中伏,軍心大亂。
田廣趁機入城,輕取琅琊。
田廣在齊國號召力遠非韓信可比,僅僅三日,琅琊城中便聚人無數。
田廣軍從五千變成了五萬。
加上半威逼半徵集的琅琊百姓,軍隊一下子暴漲到十萬。
有了十萬大軍的田廣,此時是非常的膨脹。
田廣問於遠英道:“先生,我齊國子民對復國期盼已久。”
“此乃民心所歸。”
“先生我等何不借此兵強馬壯之際,一舉攻下臨淄呢?”
於遠英聞言,只想翻白眼。
這東拼西湊的十萬人,就真以為是十萬大軍了?
這一群烏合之衆,韓信可能只要用一萬人就能將這十萬人打敗吧!
還兵強馬壯之際呢!
雖心中鄙夷,但明面上,於遠英還是非常認真的說道:“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田廣一愣,隨即心領神會的點頭。
田廣聽懂了?
他當然聽不懂。
普通人也很難聽懂這牛頭不對馬嘴的交談。
聽不懂沒關係,只要點頭就對了。
反正他田廣早已經習慣了。
田廣點頭,而於遠英也沒有繼續多說。
這就說明,於遠英說已經默許了他的做法。
田廣道:“那三日後出兵?”
於遠英點頭。
三日後,田廣十萬烏合之衆兵臨城下。
城上的蒯通看到這浩浩蕩蕩的十萬人,是嚇了一跳。
田廣一失國之王,竟還能糾集起十萬之眾,這著實讓蒯通沒想到。
蒯通先派人從北門出城,去烏江大營求救,隨後閉門不出,準備嚴守臨淄。
田廣想攻城,但卻被於遠英給制止了。
於遠英道:“上/將伐城,圍而不攻。”
“圍城方為上策!”
攻城?
當然不能攻了,這十萬烏合之衆,一攻城,保管露餡。
若讓對方知道了己方的實力,估計城都沒得圍的。
田廣卻還有不解道:“先生,如此良機不容錯過啊!”
“若等韓信回救,我們可就沒機會了啊!”
於遠英只用了一句解釋。
“強者恆強,弱者愈弱。”
這句話田廣倒是聽懂了。
於遠英言下之意,是強者如何保持強態,就會一直強大。
而弱者被強者所壓,會變得越來越弱。
所以於遠英的意思是,繼續圍城,給城中守軍制造無形的心理壓力,並困其糧草,囚其人心,使之變得越來越弱。
而韓信會不會來救,多久會來,那都是事後考慮的事情。
田廣點頭道:“若先圍城,或也尚可!”
“那就先聽先生的吧!”
田廣的確是一個好齊王,至少在田橫的眼裏他是個好齊國。
他足夠沒有主見,正巧可容田橫或於遠英這樣的掌權之臣。
城上的蒯通看到這一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圍而不攻?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