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得勝回朝
柳城已破攻破,劉賢張榜安民。
遼西郡守廉翻自陽樂奔柳城而來,入府請安。
“廉太守久居遼西,辛苦了!”
劉賢好生撫慰。
畢竟,治下有強大的烏桓部落,這個太守當的如履薄冰,能保證不被推下太守位置便是不易了……
“太尉親提朝廷天兵駕臨塞外,一戰功成,實乃我等邊塞官員、邊境黎民之福,某替治下之民多謝太尉!”
廉翻深深一躬,莊重行禮。
“廉太守多禮了!”
劉賢趕緊上前扶起太守,道:
“保境安民本來便是朝廷之事,烏桓人久懷異心,叛降不定,不是我大漢之福。
如今託漢家天子之福,託黎民百姓之幸,某得以一戰功成,總算為大漢邊疆安定出了一份力氣。”
“漢家天子麼……呵呵,”
廉翻“呵呵”一笑,道:
“太尉建此不世之功,未知要將這些烏桓人如何處置?”
劉賢從廉翻那“呵呵”冷笑中體會到莫名的意味,卻也沒有多說。
漢家天子的威信如今哪裏還有半點……
“烏桓內遷乃是大漢國策,願只為抵擋北方匈奴入侵。所謂‘為大漢示警’,只是如今時移世易,這些烏桓欺我大漢不靖,便生了反心了,再任由其囤聚塞外,不是長久之計。”
劉賢轉身踱了兩步,沉聲道: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今既然決定辦了,便要辦個徹底!
某意,遷烏桓於關內,屯漢人於塞外,築城修邊,以漢家子弟戍邊禦敵,廉太守以為如何?”
廉翻拱手道:
“幽州一向苦寒,讓大漢子民背井離鄉來到幽州,只怕不易……”
劉賢點了點頭。
漢家子民為何不願遷徙?
除了家族宗廟的傳統觀念以外,與漢民族一向“土裏刨食”的思想也大有關係。
漢人,是世界上最善於種地的民族了。
君不見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來後說“不適宜種菜”時,網際網路上“哀嚎一片”麼?!
宗族家廟不可輕動,動了就與不孝聯絡起來了,必然民怨沸騰。
但土地這東西麼……黑土地是不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減免稅負是不是巨大的誘惑?!
劉賢一時發散了思維,嫡系、庶出在一個家族裏地位肯定不一樣,有沒有辦法從這個上面搞搞名堂?!
拆分家族分出族人去,還能享受減稅政策,宗族裏會不會主動向外輸出家族裏的庶出子弟?!
如果這個誘惑不算大,那就再加一把火,子女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這把火燒下去,會不會刺激人口流向關外?!
“耍關東”這個詞,會不會提前實現出來?!
劉賢嘖了嘖嘴,收回了散漫開來的思緒。
這些問題茲事體大,一定要好好商議商議。
但最近幾年間,可以預見的,北邊必須留下足夠的人手出來了!
烏桓人麼,遷到內地去,修渠種地,開荒治河,總有用處。
當然,全部用作奴/隸一樣,也太暴殄天物,還要留出一部分精銳出來,組建騎軍隊伍。
“廉太守,這個問題先不著忙,等鮮卑、匈奴發現這片空白區域還有些時間,況且烏桓人還有遼東峭王一部可用,朝廷也會調派大軍守衛邊疆,等某回去定下策略來,再談其他。但有一點廉太守大可放心,漢人北遷是一定可行的!
將來駐守邊疆的一定會有更多的漢家子弟!”
廉翻欣喜的告辭而去。
不說還要遷民來此,只說從此之後治理地方便沒有烏桓搗亂了,便足夠廉翻欣喜的了。
安頓了柳城,派人給徐晃傳了令信,劉賢便對田豫說道:
“遼西廣袤卻多山地,又是塞外地區,漢人多半居住與關內。這也造成了關外胡人居多不好管理的事實。
我今欲遷內地戶口來遼西,國讓可為我牧民於此否!”
田豫慨然應諾:
“自古來關外便一直是異族之地,漢民稀少,如今雖是漢家之地,然漢家子弟亦是不多。
若主公有遷民於此的大計,豫謹為主公治理,絕不使主公苦心白費!”
劉賢大喜,隨即驅趕降卒,連帶著遼西烏桓的全部邑落,全部往關內遷去。
回城便不宜走盧龍舊道了,劉賢改走遼西走廊一路。
這個時代遼西走廊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劉賢帶軍沿著大淩河又來到白狼山。
此次向南便是一片無水地帶了。
但從這裏一直往南,臨近渤海的地方是後世的綏中地區。
這樣說起來沿途有個六股河纔對!
只是六股河是有若干支流匯聚而成,不知如今水文怎麼樣。
大淩河畔駐軍旬日,斥候來報,沿途有數支小河流,還有不少暗河河段,可供兵馬前行。
劉賢這才決定走這條線路。
車馬千輛,迤邐而行。
轉到渤海北岸,折向西行,到達山海關,進入關內!
胡頒、遼東峭王早迎在關前。
從烏桓中分出千帳烏桓人來送於及後,令他好生治理、管束手下烏桓兵馬,不可再生亂象!
及後自然是感激涕零,賭咒發誓必不叛大漢,劉賢這才滿意。
同時劉賢也接見了丘力居之子樓班。
此次烏桓分列,就與及後欲立樓班有直接的關係。
許了樓班“行單于”的名頭,劉賢辭別幽州眾將,將田豫交於胡頒,秘密吩咐一番之後,劉賢搬師回朝!
等到大軍以及烏桓降卒回到內地之時,冬日也就要來了!
各個郡縣都在建造軍屯、農屯,意圖消化劉賢“拐”來的眾多烏桓人口。
而成排的公寓式建築建造起來又簡單又快捷,關鍵熟練工太多了,想當初安平郡的那些匠人如今都是大師傅了,帶著徒弟各個郡縣的指導工作,讓劉賢想到了後世工地上帶白帽子的監理……
烏桓人內遷,這是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之後的治理先不說,只說這個冬天,便要消耗大量的糧草,用以資助烏桓人安定下來。
索性安平的青儲飼料有許多,糧食儲備更是多到可以肆意釀酒的地步了……
暫停了釀酒,節約糧食的同時還可以炒一波高度酒的價格……
分出了大約六十萬石糧食作為烏桓一族過冬只用,基本上三十多萬的烏桓人口就不至於餓死了。
想要吃飽麼,就得拿東西來換。
牛、馬、羊,肉、皮、毛,再不行就賣力氣,只要烏桓有的,都可以拿來換糧食、布匹。
當烏桓人認可了這套體系之後,與漢民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