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公孫瓚死
卻說公孫瓚派公孫範聯絡張燕,約期舉火為號,內外夾攻破聯軍兵馬!
到了約定日期,劉賢使人於聯軍陣營之後舉火鼓譟,公孫瓚以為援兵到來,親提五千兵馬殺出城來!
臨到近前,見聯軍陣營之中果然慌亂,公孫瓚遂以為計成,當下縱馬殺入營中!
卻不想連挑數座營帳,內中空無一物!
公孫瓚大驚,心知不妙,便要撤軍而去!
恰在此時,左右一聲炮響,殺出兩支軍馬,正是閻柔於烏桓峭王!
閻柔、烏桓峭王所部騎兵居多,與公孫瓚乃是舊仇,今日相見分外眼紅,當下廝殺起來!
公孫瓚拼力廝殺,親兵捨命相護,這才脫出戰場!
集攏手下三千餘兵馬,公孫瓚埋頭衝向城中,卻聽一陣鼓聲響,鮮于銀、鮮于輔帶胡漢混雜的兵馬一陣弓弩攢射,公孫瓚軍一下死傷數百!
公孫瓚大急,待要領軍衝殺,被親兵死死勸住,只說“今夜敵軍有備,宜回城而去”!
公孫瓚這才怒火稍歇,領兵前衝!
眼見城池在望,卻瞬間一道火牆升起!
“公孫伯圭!吾等候多時矣!”
劉賢計程車兵們舉著火把,映出了黑壓壓一片玄甲士兵,正是冀州兵馬的盔甲樣式!
“劉賢!是你!”
公孫瓚大恨!
正是此人屢次三番壞了自己大計,從橫跨幽、冀、青的偌大地盤變成了如今的孤家寡人,更有自己兒子、手下親信大將連番折於他手,此恨傾海水難洗!
當下怒上心頭,血灌瞳仁,不顧阻攔殺了上去!
“劉賢!還我孩兒命來!”
劉賢冷冷一笑,道:
“公驥,攔住他!”
顏良得令,上前尋到公孫瓚廝殺!
“子雄,領兵上前,阻騎兵陣勢,迎敵!”
韓猛得令,率長槍兵上前,長槍斜舉,架在大盾兵盾牌之間!
“遠通,率騎軍出陣,弓弩一匣,飽和攻擊!”
楊路沉聲應命,帶領騎軍出陣而去,手中擎出連弩,瞬間便是兩萬箭矢射出!
至此時,公孫瓚手下只有二百餘親兵了……
這二百餘親兵始終不離不棄跟隨公孫瓚,眼見此時不得掙脫,身後烏桓人等圍了上來,便高呼一聲:
“主公!我等為你衝陣!速退!”
當下二百餘親兵分出十人攔住顏良,使公孫瓚脫身出來,其餘人馬迎著劉賢如林的長槍,衝上前去!
公孫瓚與顏良戰了十餘合,已然骨軟筋麻,此時見親衛以死衝陣,妄圖開闢一條血路出來,不由又悲又驚!
“主公,莫徒費我等心意!”
親衛高聲喊道!
公孫瓚咬牙埋頭苦衝而上!
眼見身前親衛越來越少,公孫瓚以為絕無幸理,卻不料身前霍然一空,已然穿透劉賢軍陣!
公孫瓚又驚又喜,便策馬狂奔,邊回首叫道:
“劉賢小賊,吾脫身矣!汝能奈我何!”
劉賢搖頭失笑,輕聲道:
“一代豪傑,就此煙消雲散!”
公孫瓚當然聽不到他輕聲的呢喃,此時逃出包圍的他心中驚喜,覺得只要回到城中,還有軍馬可用,還有糧草無數,馬上臨近冬日,誰能奈自己何!
正興奮中,忽然間一聲脆響,馬失前蹄,公孫瓚被重重的摔了下來!
便有數十人圍攏而來,上前按住公孫瓚,將甲械俱都剿除了!
“公孫老賊,識得我否?!”
一員小將陰著臉蹲在公孫瓚身前,平靜地道。
公孫瓚左右掙扎,見動彈不得,冷聲道:
“汝是何人?!”
那員小將悽悽冷笑起來,咬牙道:
“汝殺我父時,可想到有今日?!”
公孫瓚這才明白過來,此人便是劉虞自幼送往朝廷為侍中的劉和!
實際相當於劉虞質子!
“哈哈……”
公孫瓚厲聲高笑,道:
“劉虞老賊妄圖仁義之名,完全不顧某多年爭殺之功,吾殺他乃是民族大義!”
“戧喨喨!”
劉和拔出寶劍,
“今日,以汝血祭我父親在天之靈!”
一劍砍下,割下公孫瓚頭顱!
“公子,使君之仇親手得報,足以慰他神靈了……”
劉和身後一人躬身道。
“自此後,某也不再愧為人子了!”
劉和輕聲一嘆,眼中止不住淚如泉涌!
“哎……延平今日報了父仇,卻讓某難做了啊!”
劉賢已經來到這裏,輕聲喟嘆。
公孫瓚是朝廷命官,雖然該死,但按正理當由朝廷定罪,私下裏擅殺大臣,論罪當誅!
劉和久在朝廷,自然知道此點,也知道今日之所以能報此仇,與劉賢有絕大關係。
當下轉身跪地,叩首道:
“全憑叔父做主!”
劉和論輩分與劉虞一般,因此是劉和之叔。
“罷了,就跟在我身邊吧,萬事由我擋之!”
劉和叩頭道:
“叔父高義,和沒齒難忘!”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起來起來!”
劉賢拉起劉和,回到軍陣之中!
眾將集齊,來到薊縣之下下寨,分兵顏良去往易縣公孫瓚築城之處招降,其餘人等在薊縣之下大營中議事!
劉和侍立與劉賢身側,說什麼不肯入座,只把自己當成晚輩。
原幽州諸人各生心思。
“無論如何,公孫瓚以死,薊縣必然投降,諸君有何看法?!”
劉賢問道。
鮮于輔閻柔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一時無語。
劉賢皺了皺眉,緩聲道:
“幽州貧瘠,全賴我兄長寬仁治世,才使得幽州豐茂起來,若是朝廷再派不通邊事之人接任,只怕難得的安寧又要大破。君等有何建議當可速說。”
烏桓峭王一聽,挑了挑眉。
劉虞寬仁治世,不但幽州漢人得以生息,連同胡人生活也改善不少。劉賢一言提醒了他,若是再來一個嚴厲之人主事,烏桓人的好日子只怕又到頭了!
而劉賢此人亦大有仁義之名,每年有許多的商隊來往於塞外、冀州,各部落的羊皮羊毛都售賣不少,顯然對烏桓異族並不排斥。
當下心中有了計較,霍然站起道:
“以往劉諱虞使君在時,每多誇讚冀州牧劉使君,言必稱仁義,如今公孫老賊不識大體,已然敗亡,吾等烏桓各族急盼仁義之主治理幽州,因此某願舉劉使君督幽州事!”
烏桓峭王一言石破天驚,眾人齊齊起身,道:
“唯使君堪居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