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界橋相峙
公孫瓚的騎兵,包括他最精銳的三千白馬義從,都屬於輕騎兵。
而麴義,最懂得輕騎兵的戰法。
左右兩翼與麴義本部加起來兩千多張弩機,只三輪弩箭之下,公孫瓚的五千精騎便幾乎全軍覆沒!
麴義趁機揮軍掩殺,自己一騎當先,先入公孫瓚軍之中,拍馬直取嚴綱!
嚴綱原本心中小視冀州兵馬,心想五千精騎之下,區區千把兵丁還不立成齏粉?!
卻不料強弓勁弩瞬息而發,自己部下兵馬全都化作烏有,不由大駭,連忙回馬便走!
麴義早盯住了他,拍馬舞刀直衝而來,再要招架,卻哪裏來得及!
刀光閃動,麴義一刀將嚴綱斬下馬來!
“眾軍!隨我直取後陣公孫瓚!那廝膽敢犯我冀州,便叫他有來無回!”
麴義厲聲大呼,匹馬單刀直撲公孫瓚軍。
公孫瓚步兵方陣緊跟騎兵方陣之後,因此前方騎兵瞬息落敗早看在眼裏,心中亦是驚懼,手下士兵也多有動搖!
公孫瓚又見一將匹馬單刀直來闖陣,後方數千士兵煞氣騰騰,連忙指揮手下堵住橋頭!
不料麴義甚是武勇,左右兩翼將官高覽、郭援更是勇猛非常,三人領頭直衝橋頭眾軍,數息間便大破而出!
“公孫賊不要走!吃某一刀!”
麴義揮刀遙指公孫瓚,口中大喝道。
公孫瓚一時驚懼,宛如當初對陣呂布一般,一種死亡的恐怖涌上心頭,不自主便撥馬回頭而走!
麴義望定公孫瓚,追趕而來。
撞入後陣,眼看堪堪要追上公孫瓚,卻不想一員小將斜刺裡衝了過來,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將麴義刺於馬下!
“某乃常山趙子龍,誰敢與我一戰?!”
那小將白盔白甲,胯下白龍馬,手中亮銀槍,端的是威風凜凜,風姿無雙!
眼見麴義死於馬下,後方的高覽郭援齊殺而上!
高覽乃是後世所評河北四庭柱之一,郭援年幼之時便習刀弄槍,相貌醜惡身形魁梧,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二人雙戰趙雲,三十合不分勝負。
眼見公孫瓚與後方整頓軍馬,高、郭二人心怯,相約退卻!
趙雲匹馬緊追而去,直殺到界橋西面!
公孫瓚在後引軍而來,正欲過橋,見遠處沙塵大起,乃是袁紹引後軍到了!
高、郭二人敗退回陣,袁紹急忙接住敗兵,正逢趙雲躍馬而來,袁紹忙令手下亂箭射住陣腳,逼退趙雲!
公孫瓚見橋面狹窄,袁紹軍陣齊整,料過橋無益,便引軍屯駐界橋東方。
兩軍圍著界橋,一時都難行動。
袁紹折了麴義,心中悲痛,暗思自己纔剛接任冀州牧,便折了手下大將,恐怕下屬非議,便急於破敵,因此扎住營盤便召集眾將商議。
“公孫瓚欺我太甚,諸位有何破敵良方?”
袁紹人到中年,久居上位,因此看起來多有威嚴。
“主公何必憂慮?!某舉薦一人,管叫他斬了公孫瓚人頭來便是!”
袁紹聞言急忙看去,乃是部下騎督韓莒子!
“何人可解吾憂?!”
袁紹連忙問道。
“乃是末將本家,人稱‘河北刀王’,姓韓名榮字季子,武略非凡已入化境!若主公收得此人,萬馬軍中取公孫瓚如同兒戲!”
韓莒子昂然道。
袁紹大喜,連忙備下厚禮,遣其子袁譚代表自己,隨韓莒子去延請韓榮。
袁紹、公孫瓚兩軍駐軍界橋兩邊,每日禁守營盤,都進不得兵馬。
卻說公孫瓚屯駐界橋之後,親自迎了趙雲前來,感謝救援之恩,一見趙雲俊朗英姿,便新生歡喜,連忙問詢。
“將軍,某乃常山人士,姓趙名雲字子龍,適逢亂世,郡中父老相推,讓雲做個代表,期望投入大軍,為常山郡獻上一份微薄之力。
某本有意投冀州韓使君,奈何韓使君性弱不堪輔佐,袁本初四世三公卻使奸計謀奪冀州,吾深為不恥。
因此特來相助將軍。”
趙雲慨然道。
公孫瓚原本欣喜能得一員勇將,聞聽說是常山郡人推舉出山,心中便是一沉。
“子龍家住常山,可知黑山軍張燕?”
公孫瓚問道。
“黑山賊常年使人掠奪郡縣,某豈能不知?!早晚要平滅他們,以敬各郡縣受苦之人!”
趙雲朗聲道。
“哦!如此,先請子龍屈尊做個司馬如何?!”
公孫瓚心中沉沉一嘆。
趙雲心知自己年幼,所立只此一功,升不得高位,但知道以自己能力,日後必有軍功,現在倒不忙爭,便痛快抱拳應下。
使人帶趙雲下去領自己一部人馬,公孫瓚臉色一暗。
黑山軍張燕部縱橫太行山脈多年,麾下百萬眾。雖然精兵不多,但佔有地利,朝廷輕易剿滅不得。
靈帝時張燕遣使入京,靈帝親封平難中郎將,給與舉孝廉之權,相當於預設其是朝廷組織的一部分了——雖然都知道這是一夥兒土匪賊寇!
早年張燕便與公孫瓚有交情,幽州多馬,張燕等眾曾從公孫瓚處買馬。
後烏桓作亂,劉虞到任,這條線便斷了聯絡,此番攻打冀州,也早與黑山軍相約,實屬盟友。
若是趙雲取得兵權,必要去平黑山軍,只怕倒時自己更要為難——若是平定了還好,若不能平定,自己奪下冀州來,黑山軍豈不是會處處與自己為敵?!
“便暫任個司馬吧,介時奪下冀州,便將他發到幽州去,不讓他回郡便罷!”
公孫瓚心中暗暗決定。
卻說兩軍相爭約有月餘,劉賢的使者走的早,又連日奔行不做停頓,因此早到了長安。
以劉賢名義拜見天子,天子招上殿來詢問。
“陛下,小臣乃是冀州安平郡守劉賢劉伯文帳下從事李文,特受劉太守命,進京朝獻陛下,願陛下多福多壽,願漢嗣永濟萬世不移!”
李文伏地泣聲而道。
一席話說的皇位之上的獻帝劉協眼中幾乎落下淚來!
自己受人挾制,做著還不只能做多久的皇帝,滿朝文武百官有多少忠奸自己也分辨不得。
眼下卻有一個地方郡守不遠千里來朝獻自己,千匹布絹價值金錢多麼?
幾十萬錢罷了。
但這確實臣子的忠心,大漢不死的脊樑。
“朕聞,劉府君乃是漢室宗親?”
“回陛下,劉太守乃是燕王之後。”
劉協大喜道:
“果是漢室忠臣!汝先退下,待朕明日議事之後再行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