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荊襄三老求學
不回答也沒有問題,衙役就用一個囚籠車將他綁縛起來,在鬧市之中,擊鼓問行人,識得此人者,有多少多少的賞賜。
後徐庶被同伴所救,化名徐福。經此一事,徐庶性格大變,遂立志求學,想要以強有力的學問拯救蒼生。
徐庶立志求學以後,遂遊歷天下,拜訪名師,曾向司馬徽等荊襄三老求學,更是與荊州的名士想交為友。”
蔡瑁聽完以後,就問蒯越道:“此人才學如何?”
蒯越道:“我雖有薄學,但是跟他相比的話,恐怕還有些差距。但是如果將軍你要徐庶投奔你的話,倒是也並不困難。”
蔡瑁聞言,遂問蒯越道:“異度可有辦法讓他投奔我?”
蒯越道:“徐庶乃是南郡人,幼年喪父,只有老母在堂。徐庶此人,事母甚孝,如果將軍你令人去綁架徐母前來,則徐庶必至矣”
蔡瑁此人已經喪盡天良了,連自己的妹夫,自己的主公,都能夠掐死,更何況只是綁架一個老女人?
遂遣人前去綁架徐庶之母,只因爲襄陽離南郡甚近,不消一日,蔡瑁派去的人,已經將徐母綁來。
將徐母綁來以後,蔡瑁對她說道:“我聽聞你的兒子乃是世之奇才,你的兒子現在卻去幫助反賊,前來攻打我荊州首府,我也不怪罪,如果你能寫信讓徐庶前來的話,我必有重賞。即便讓我給徐庶封侯亦無不可。”
徐母知道徐庶並非是幫助劉磐,而是幫助大漢的二皇子劉協。
徐母雖大字不識,可她卻對大漢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如今聽聞徐庶在幫助劉協,心中自是歡喜,又豈會讓徐庶來襄陽,來幫助反賊蔡瑁呢?
徐母片刻之間,已經是思緒萬千,可蔡瑁卻不知道。就讓人拿來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等,當即讓徐母給徐庶寫信。
徐母卻對蔡瑁說道:“劉磐何許人也?”蔡瑁只是說道:“劉磐乃是劉表的侄子,只因爲如今劉琮繼位荊州牧,劉磐心中不滿,所以纔有了此等災禍也。”
沒等蔡瑁把話說完,就只聽徐母厲聲:“劉磐,只是一介武夫而已,我兒豈會助他。如今我兒助的是大漢正統,即便如今荊州牧是劉琮那個小孩兒,他在我兒輔助那人的面前,也只是臣子而已。
你想讓我的兒子,拋棄正統的君主,前來幫助一個臣子,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徐母話說完,就舉起來書案上面的硯臺,想要去砸蔡瑁。
蔡瑁見之,心中大怒,就招呼門外的衛士,讓他們進來拖走徐母,就要殺之。
蒯越這個時候,正趕來蔡瑁府中,向他稟報一些事情,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後,慌忙到蔡瑁囚禁徐母的地方,向蔡瑁勸諫道:
“徐母之所以如此的忤逆將軍你,只是想要尋死而已。徐母死後,徐庶定當為其報仇,這樣反而是成全了徐母的名分。將軍且自稍等,我還有計謀可以讓徐庶前來。“
蔡瑁聽完蒯越說的話以後,也覺得這樣有道理,遂不殺徐母,將她養在自家後宅之內。而蒯越呢,他往後每日都到蔡瑁的府中,以子侄之禮,侍奉徐母。
徐母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提防,恐防有詐。待到後來,蒯越來往更加的頻繁,對徐母也就更加的恭敬和謙順。如此半月以後,蒯越得到了徐母的手跡。
蒯越既賺得徐母筆跡之後,就命人模仿徐母的筆跡,以徐母的口吻,寫作一封家書的樣子,派遣麾下的心腹前往宜城,將此信送于徐庶。
只因爲宜城距離襄陽,只有數十里的路程,那蒯越的心腹,只半天就到了宜城之內。
到了宜城之後,他就詢問徐庶的住所,待其探訪明白以後,徑直前去求見徐庶。
徐庶此時,正在府中處理公務,在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後,心裏面就頗為奇怪,因為他在襄陽中,並沒有認識的人啊。不過他還是派遣下人,將此人請了過來。
那人進來以後,見到徐庶坐於上首,知道他就是自己要拜訪的人,就對他說道:
“我受人所命,前來給將軍你送家書一封,別無他意,今有書信在此,還請將軍檢視。“
說完這些以後,此人就把懷中的書信拿了出來,遞給了徐庶。
徐庶拆開一看,裡面只是說他的母親現在正居住在襄陽,得其弟護持,身體抱恙,恐不久於人世,還請他前去,想在臨終之前見到自己的兒子最後一面。
徐庶事母甚孝,看到裡面的內容以後,也不疑有他,就拿著書信徑直的去求見劉協。將自己的身份和經歷悉數告知。
劉協聽罷,拉著徐庶的手臂,口氣裡面還含著悲音說道:
“烏鴉尚自反哺,羊羔尚有跪淇之恩,母子之情,乃是人倫之大義,我豈肯爲了自己的私情,而令元直你陷入不孝不義的之中呢?
還請先生你稍待片刻,我為你置辦酒席,待用過之後,你再走也不遲啊。”
徐庶卻說道:“如今家母病重,我心中急切萬分,任何的酒食也用不下啊。”
最終徐庶實在架不住劉協的殷殷懇求,只好答應了劉協的款待。
當徐庶出去以後,張讓在旁邊對劉協說道:“少公子,徐元直乃是當世大才,豈可輕易的放他離去。
如果以後他跟我們敵對的話要怎麼辦?
就算公子你不忍心殺了他,只要公子你留他幾天,等到過了幾天以後。其母必定病死,待其母死後,徐庶也就沒有離開的條件了。”
卻不料劉協對他說道:“母子親情,乃是人倫之大義,我豈可爲了自己的霸業,而令元直陷入不仁不義之中呢?再說了,阿父,你剛纔的話,有點逾越規矩了吧?”
張讓聞言,心中大驚,知道此時已經不能跟從前相比,自己的榮華富貴、身家性命,全賴於劉協,若劉協對他不滿的話,恐怕就是他大難臨頭的時候到了。
到了第二天亮的時候,劉協在宜城北郊設宴,為徐庶送行。
二人對視而坐,各自傷感不已。待宴席用罷,徐庶心情焦急,不敢怠慢,當即拍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