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鉅子之爭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能夠做出這樣詩詞來的人,成為我的師弟,我怎麼着也覺得實在是屈才了。”
尹輕柔搖了搖小腦袋,悠悠地吟誦出來了一首詩。
這首詩正是王詡在考覈上面所作,沒想到這麼快就流傳出來了。
王詡聽到這話,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這首詩說是他創作的又不能算,應該說算得上是另外一個世界某一個詩人創作。
剛好為自己拿來用的,只是不知道當朝代發展到唐朝之時,會不會真的出現一個名為柳宗元的詩人。
而這個詩人看到了這首詩之後,會不會覺得是自己把他的詩詞給搶走了。
“好了,師姐就不要調侃我了。”王詡苦笑了一聲。
“這一次我過來是想要告訴你,再過一個星期左右,我儒家鉅子的考覈就要開始了,要是能夠透過這些考驗,那麼就能夠成為我儒家的鉅子,到那時在整個儒家而言他就是等同於國家的丞相,可是未來掌門的接班人,所有參加考覈的弟子都有這個資格參與,哪怕你剛剛加入進來也沒關係。”
尹輕柔不再繼續調侃王詡,而是把自己這一次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聽到這話,王詡眼皮一跳,自己來到儒家少說也有一個星期左右了。
一個星期的時間成爲了儒家的弟子,再等一個星期他能成為儒家的鉅子嗎?
總共差不多將近二十天的時間,自己出來已經足足有將近十日了。
不知道項羽和老方兩個人在自己的那宅子裡面現在發展的如何。
希望項羽不要把自己呆的那個地方給拆了。
“那師姐打算參與嗎?”王詡看著尹輕柔問道。
“我就算了吧,我在宗門裏麵排名也不過只是在十以內,這前面比我厲害的佼佼者多的是,他們都在互相爭鋒,最有可能獲得這儒家鉅子稱號的,便是我們中的第一大師兄孔長生,近日他還在閉關,估計得到考覈的前一天才會出關,至於我?我會參加,只是不求奪得有多高的名次罷了。”
尹輕柔搖頭笑了笑,對於自己的實力似乎很清楚。
“師姐此言差矣,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我們都不能妄自菲薄,但事先保持一顆平常心是好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的心態才能夠接受最好的,承受最壞的。”王詡笑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嗎?又是一句值得好好深思的話,師弟你的這些文學造詣真讓我覺得你不應該是我的師弟,應該是我的師兄,憑藉着你的這幾首詩,恐怕你都能夠排到我們這些弟子前十來了。”
尹輕柔誇讚了一句。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王詡這一次吟誦的詩詞幾乎都是唐宋大家所創。
其中還有一首詩詞是詩仙李白所創,這其中所蘊含的意境,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創造出一首有深度有意境的詩,並非是把那些華麗的詞藻拼在一起,而是要讓人心有所感,有所共鳴才行。
只是越聽到別人這樣誇自己,王詡越發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趕忙扯開了話題。
“對了,我一直聽到有人在說孔長生孔師兄的名頭,不知道孔師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居然能夠在這麼多人的面前都獲得敬仰,這樣的實力可是極為強大吧!”
“孔師兄確實強大,他在五六歲之時便已經熟記了各種經典,會背的詩詞不下於三千首,而且當時秦皇曾經派人來過我們儒家,希望我們儒家助他一臂之力,還是當時孔師兄出面將這一個使臣給遊說了回去,還讓秦皇找不到對我儒家發難的理由,而那個時候孔師兄纔不過短短的十歲啊。”
尹輕柔給王詡說了一下孔長生之前的過往。
聽到這一點,王詡也是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五六歲就能夠背詩不下千首,而且熟讀各家的經典。
最重要的是十歲就能夠把秦始皇派過來的使臣都給遊說回去,這一點就已經超越了很多小孩的範疇。
如果不說,王詡還會以為孔長生就是妥妥的小說主角人設。
“在十三歲的時候,孔師兄以一幅畫驚動了五尊儒家祖師像,五尊儒家祖師像,這在我儒家之前來說,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故此,孔師兄可算得上是我儒家這麼多年以來出現過最天才的一位角色。”
再說到儒家祖師相的時候,尹輕柔微不可查的將目光放在了王詡的身上。
王詡那一天以自己簡單又平常的一幅字帖,就將幾尊儒家祖師相全部都驚動了,而且比孔長生還要多兩尊。
這是不是說明王詡的潛力比孔長生更加可怕?
其他弟子都認為那一次的天地異象是孔雲創造出來的,可尹輕柔的心中一直覺得這意境應該是王詡的功勞。
“這麼一說,這孔長生師兄倒還真的是受人敬仰矚目。”
王詡也不吝嗇自己的誇讚,只是在心中卻是搖了搖頭。
這麼看來,自己在成為儒家鉅子的路上,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巨大的阻礙。
這孔長生如此優秀,他和自己一起競爭,自己能夠勝出嗎?
之前的王詡沒一點把握,畢竟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學老師。
也許可以藉着那一個世界自己所學到的些許知識來佔一點便宜。
但在其他的硬核實力上,他是遠遠不及孔長生的。
但現在王詡卻並不算那麼灰心,只因自己有系統的存在,更何況他如今可是掌握了好幾項完美的藝術。
憑藉着這幾樣東西,他倒是未必就會輸給孔長生。
“那幾日之後我也會參加儒家鉅子的考覈。”
王詡下了決定,回到了自己的木屋。
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不過在這幾天之內發生了幾件大事。
燕國跟齊國兩者強強聯手了!
他們似乎也明白現在秦國的勢頭已經勇猛到如同狂風暴雨。
他們不聯手,很有可能覆巢之下無完卵,到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抵得住秦國的威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