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顧辰的安慰
劉雅此時腦子裏混亂極了。
她現在一點兒也不想知道自己像個什麼樣子。
她只知道,因為她沒有及時提醒,好幾個家庭失去了頂樑柱。
這個愧疚之心,她這輩子都甩不掉了。
如果可以重來,就算是自己要被人送去公社,她也應該及時提醒他們。
“你知不知道,因為我,害死了好幾個人。
你說說看,我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
劉雅難過得直掉眼淚。
關於礦難,顧辰也聽說了。
但他並不認為,這是劉雅的錯。
“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顧辰忽然問道。
他突然這麼一問,倒是讓劉雅微微一愣。
小姑娘哭得梨花帶雨的,看得顧辰一陣心疼。
他拿出自己的男式手絹兒,讓她擦了擦眼淚道:
“你就別哭了,我問你,你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劉雅沒敢吭聲。
顧辰便開始勸說她道:
“就算你有,那又怎麼樣呢?
他們會相信,會聽嗎?”
劉雅搖了搖頭。
“既然有可能結局是一樣的,那你又為什麼要自責呢?
他們是爲了什麼去礦上工作呢?
不就是希望能多掙點兒錢,改善家裏的生活嘛。
既然是這樣,他們又怎麼可能聽人勸說,不去礦上上班呢?
與其去在意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倒不如去多掙點兒錢。
很多人不就是這麼想的嗎?
所以,你的告知與不告知,都沒什麼區別。”
經過顧辰這麼一說,劉雅忽然就明白了。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她的錯。
正如顧辰所說,即使她當初真的告訴那些人,不要去礦上上班,有可能會有危險。
他們也不一定會聽。
也就是說,與其去擔心有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倒不如去多掙點兒錢。
礦上上班會有危險,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但依然有人會選擇去那裏打工掙錢,這是為什麼?
不就是因為,要養家餬口,要討生活嘛。
況且,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不幸,每天都有人因意外死亡。
誰也不能幫誰完全度過這些災難,然後平平安安過一生。
因此,劉雅的自責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經過顧辰這麼一開導,她就豁然開朗了。
顧辰說的沒錯,不是她的錯,她完全沒有必要帶著愧疚之心。
這麼一想,她就破啼為笑了。
“怎麼?不難過了?”
小姑娘搖了搖頭。
見她重新綻放美麗笑容,顧辰也放心了許多。
忍不住伸出手來,寵溺地揉了揉她的發頂。
結果劉雅又虎著臉道:
“唉呀,頭髮弄亂了。”
“喲,你還在意你的形象啊?
不知道剛剛哭起來有多醜?”
“誰說的?我纔不會醜呢。”
她對自己的容貌是很有自信的。
所以她纔不會認為自己丑呢。
而顧辰也只是微笑著看著她,沒有說話。
“對了,你到縣城來做什麼?”
“有一些事情要辦,你呢?”
“我也是,我得去王叔那兒,就不跟你在這兒瞎聊了,再見。”
劉雅說完,就要離開。
剛好有腳踏車從身邊騎過,差點兒把劉雅給掛倒,還是顧辰把她拉了一把。
這一拉,小姑娘就順勢撲到了他的懷裏。
兩顆年輕的心碰在了一起,發出了強有力的火花。
很快,兩個人就分開了,兩張小臉兒都是紅紅的。
這一次,劉雅很快就跑開了。
在那個年代,誰敢當街摟抱,怕是被口水給淹死了。
劉雅在離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臉燒得很厲害。
一直到她來到了王建國的家裏。
“王叔,我來了。”
王建國本來在廚房裏忙碌著,給他老孃做好吃的。
這會兒聽到劉雅的招呼聲,連忙從廚房裏出來跟她打招呼:
“小雅,你來了,快進屋。”
家裏兩個小孩兒也跟劉雅打招呼:
“姐姐好。”
“姐姐好。”
“你們倆好。”
劉雅把袋子裡準備的紅薯拿給了李淑珍,也就是王建國的老婆。
“嬸兒,我們家也沒啥好的,就是紅薯產量還不錯。”
這是她娘種的,所以她拿了些來給王建國他們家。
這紅薯在吃不飽飯的年代,也算是好東西了。
李淑珍給劉雅道了謝,微笑著把東西給收了起來。
老太太則招手讓劉雅過去,仔細看著她道:
“小雅,多虧有你啊,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多了。”
“您能好起來就好,王奶奶,不用跟我客氣。”
“好,我不跟你客氣,真是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就這麼能幹。”
說罷,老太太還招呼自己的兩個孫子孫女兒道:
“你們可得向姐姐學習,要學文化,學知識,做一個有用的人,知道嗎?”
兩個孩子異口同聲道:
“奶奶,我們知道啦。”
李淑珍去把糖果盒拿出來,讓劉雅吃糖,又給她泡了一杯麥乳精,算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了。
劉雅不好推辭,拿著那杯水喝了起來。
這水確實清甜可口。
像麥乳精這種東西,也是這個時代最具特色的產物。
晚飯是紅燒肘子。
似乎連王建國也知道,劉雅很喜歡這道菜。
這肘子紅燒出來,肥而不膩,做得好的,吃進嘴裏,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劉雅喜歡這道菜,也是從在淩水鎮劉老師家裏開始的。
因為這個時代並不方便聯絡,她也只能偶爾去劉老師家裏坐坐。
每次去,王阿姨也會十分熱情地跟她話家常,還跟她講兒子劉燦的事情。
劉燦回到單位以後,表現出色,倒是經常到處跑。
甚至連翠紅山都去過。
不過劉雅當時是在縣裏讀高中,沒機會跟劉燦見面。
和王建國一家愉快地吃完晚飯,當天晚上就有病人來找劉雅看病。
她也就擺好架勢,坐在客廳裡給人看起病來。
開藥方,從桌子下面的籃子裡拿藥,一氣呵成。
不知不覺,時間就有些晚了,劉雅也開始覺得困頓。
按照老規矩,她只看了十五個病人,就宣佈收工。
不是她不願意多看,實在是因為,時間有限,看得太多,並不是好事情。
王建國也對那些病人道:
“你們明天再來吧。”
這其中就有一個病人,非常的不服氣,他覺得,自己又不是不給錢,憑啥不給他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