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兵敗
起伏的原野上。
衝鋒在前的明軍夷丁們,眼瞅著就要與清軍短兵相接了。
一時間,戰場之上,能夠清晰窺見,所有明軍騎兵的臉上,凝重異常。
雖然他們的人數,是清軍的五倍。
可是,即便如此,明軍對於當下面前的清軍,還是有諸多的畏懼。
不過,再畏懼,他們仍發起了衝鋒。
“殺啊!”
震天的喊殺聲響起。
衝鋒在前的夷丁與遠處清軍的騎兵,都不約而同的拿出了弓箭準備射箭,而明軍的騎兵,除去了一些家丁精銳拿出弓箭外,大多數計程車兵卻是抄起了三眼銃,一手火摺子,一手銃杆,準備點銃發射!
咻咻的羽箭破空聲不斷傳出。
不過,倒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因為無論是明軍騎兵,亦或者清軍騎兵,身上皆披著布面甲或是鐵甲,除非箭矢正中面門,否則根本不會對其造成傷害,而當下距離太遠,只能夠拋射,就是神射手,也難以在顛簸的馬背上,射中敵人的面門。
與此同時,雙方的距離在不停的拉近,短短數秒過去,手持三眼銃的明軍騎兵,已經開始點火。
而距離接近到如此地步,韃|子騎兵也發揮出來了他們的騎射本領,清軍|裝備的弓箭在後世有著小型標槍投擲器的稱呼。
威力在近距離顯得尤為大。
而且,距離拉近,清軍騎兵也開始直接朝明軍的面門射箭。
中箭者無不翻滾著墜馬而死。
不過,後面卻仍有新的騎兵填補上空缺。
明軍手上,讓點燃的三眼銃的火銃在劇烈的燃燒。
啪啪啪,一連串的銃聲響起,三眼銃噴出三顆鐵彈後,明軍騎兵與清軍騎兵,或是抄起馬槍,或是抄起三眼銃,便朝對面撲了過去。
一過,不容他們射上幾箭,戰場上的局勢就已然到了短兵相接的階段。
剎那間,便是死傷無數,長槍戳死了無數,而臨陣的三眼銃也擊中了不少的清軍戰馬,由於三眼銃那垃圾的破甲能力,所以,他們往往都是挑清軍的戰馬打的。
這不是,不少的韃|子戰馬讓打翻在地。
一個跟著栽倒了下來。
有的直接倒地死去。
而有的,則是仗著弓馬嫻熟,竟然一個打滾,又重新站起來了,展開肉搏。
“哼,這些尼堪還以為有多少長進呢,還是之前的老樣子嘛。”
鰲拜砍翻一個明軍,不屑冷笑,而身旁的一眾白甲們,更是殺傷無數。
當然了,作為明軍將領的精銳家丁,這些家丁們也不是吃乾飯的。
尤其是在這種騎兵對衝的階段,雙方的武藝身手都無法發揮出來,這就彌補了明軍單兵素質過差的缺陷,這不是,一時間打的是有來有回。
可是,一旦陷入到混戰當中。
明軍的表現,就顯得有些拉垮了。
一些士兵見勢頭不對,竟然直接的打馬要跑路。
可惜,洪承疇也不是吃乾飯的!
“敢後退者,一律斬首!”
隨著洪承疇威嚴的下達命令,正在徐徐推近的,由兩萬明軍組成的步陣裡,瞬間有刀牌手手起刀落,將撤回來的幾個明軍騎兵,給砍了腦袋,人頭還用長槍挑著,由夜不收來回在步陣來回奔走,告訴他們,這是逃跑的下場!
“不是,明軍怎麼不跑啊?”
雖然明軍的戰鬥力如以往別無二樣,可是,鰲拜仍有些懵逼,因為他發現,這些明軍的戰鬥意志挺高的嘛,別的不說,這麼久的竟然沒有後撤。
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
在以往的鰲拜看來。
明軍家丁雖然精銳,戰鬥力也可以,不過,士氣戰鬥意志,就有些薄弱了,而且邊軍總兵們,也不捨得拿家丁精銳來打仗,畢竟損失了,補充難啊。
所以,在戰場上的明軍,往往會存在儲存實力的現象。
往往在稍有損失,便主動的退撤。
可是眼下的情況,卻顯得有些異常。
這波明軍竟然一直不退,反而有些越戰越勇的趨勢。
有些個,甚至面帶淚痕,像是跟他們大清國有血海深仇,要拼命似的。
這可把鰲拜給嚇壞了,他們終究人少啊,真要是拼起命來,明軍早晚能把他們耗盡了,畢竟,這光是明軍騎兵就有一萬餘人,更甭提是後面的步兵了!
而與此同時,洪承疇卻是捋著鬍鬚,騎在馬上,隨步軍結成的雁形陣徐徐|向|前,而前面明軍之所以如此悍不畏死的原因,之所以哭著打仗,可不是有什麼血海深仇。
純屬是因為他們的背後,就是兩萬步軍結成的槍陣,無數根長槍就指著他們的後背!
如果他們敢退!
洪承疇就敢用長槍戳死他們!
而且稜堡上的大炮,也對準了他們呢!
敢撤退!
哼哼,等死吧!
有洪承疇這麼個黑心上司逼著賣命,他們敢不拼命?就是哭著,也特孃的得拼命!
鰲拜已經感覺到問題的不對了。
他身邊死的人,有些多了,雖然只死了五六百人而已,可大清國真滿洲纔多少人啊?
大清國的真滿洲韃|子,那是比現在的東北虎都人稀缺的存在啊!
再這麼打下去,他身邊帶著的兩千多真韃|子,怕是要全部死光嘍!
想到這,鰲拜便準備下令後撤!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
鰲拜只聽見空氣裡響起了鳴金收兵的金屬敲擊聲。
是明軍那邊傳來的!
“明軍要退?”
鰲拜大喜,一眾苦戰了許久,馬力都耗盡了的真滿洲韃|子們,亦是如此。
明軍一退,他們就可以從背後偷襲,然後收割明軍的人頭了。
而遠處,明軍也是一聽到要退了,個個擁擠著,便朝後麵跑去了,雖然他們打死了六百多的真韃|子,可是這些明軍,也損失了至少兩倍於清軍的人啊,眼下若不是後面既有大炮長槍緊逼,又有洪承疇這個心狠的督師殺氣騰騰的拿著尚方寶劍準備砍人,怕是早就撒丫子跑路了。
眼下,得了軍令了,自然是匆匆的後退。
就是殺韃|子比較賣力的吳三桂,也匆匆的跑路了。
而且由於明軍的騎兵是八個總兵的,這八個總兵,誰都不願意自已手下兵馬損失太多,所以,也就沒人充當個殿軍什麼的,負責掩護。
這不是,一後撤,原本還像模像樣的明軍,瞬間就如歷史上鬆錦大戰時的明軍那般,前期打的還成,後期一撤,立馬崩潰了。
一時間,在鰲拜眼裏,明軍那邊可謂就是兵敗如山倒!
這麼好的機會,他滿洲第一勇士,當然要抓住了,必須得多斬些明軍的人頭,否則的話,他手下折損了這麼多兵馬,再沒點斬獲,到時候還不得讓皇太極給按嚴苛的大清軍法責罰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