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征服世界
“陛下,這是臣為陛下籌措一億兩軍費的計劃!”
當朱慈烜一進來,殿內的戶部尚書內閣首輔高宏圖,趕緊將手上的奏疏,給呈到了朱慈烜面前。
“嗯。”
朱慈烜輕輕點頭。
然後接過這奏疏,仔細的看了起來。
朱慈烜的五十萬遠征軍,已經開始籌建了。
但是,軍費卻是一個大的問題,現在花錢還不大,拆東牆補西牆,還勉強可以應付過去。
但是,再過些日子,那可就不一定了,所以,一億兩銀子,是必須在籌到的。
這件事,就成了高宏圖的任務。
而爲了籌措到這一億兩,高宏圖也是發了狠了,他正侃侃而談,向朱慈烜介紹著情況。
“陛下,這一億兩的數目雖然大,但是,臣絞盡腦汁,還是想到了籌措的辦法。”
“那就是,以未來八年的鹽稅,從商人手中,兌取現銀。”
大明朝一年的鹽稅,有一千多萬兩銀子,八年的鹽稅,換一億兩,那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相比於其他的稅收而言,鹽稅是出了名的穩定。
因為農稅,可能會受天災影響,而且不太好收。
而商稅的話,也差不多。
商稅這玩意,受經濟影響,至於關稅,那就更沒譜了。
唯有這個鹽稅,比較穩定。
將起來的鹽稅,包出去,換取現銀一億,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朱慈烜點了點頭。
“這倒是可以。”
“不過,未來幾年,財政上要少一千多萬嘍。”
“皇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今,也只有靠這個辦法,籌措到一億兩了。”
旁邊的高宏圖,無奈的說道。
然後又話鋒一轉。
“實際上,若是沒有羅剎國的土地券這一檔子事,再發行些歐洲的土地券,也足夠籌到銀子了。”
“但這不是,有了羅剎國的前車之鑑,咱們的土地券,不好發,所以就只能夠把未來的稅收,給抵出去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今年的打完仗,這日子就寬裕的多了,便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嘍。”
朱慈烜擺擺手,似乎是格外的淡定。
高宏圖見狀,是長出口氣,又彙報了一個好訊息道。
“對了陛下,臣忘記稟報了,李繼業差人,送過來了一份國禮,足有一千八百萬兩。”
“哦?他倒是闊氣啊。”
朱慈烜一聽,頓時是有些驚訝。
“他當然闊氣了,流寇那邊的財政,可比咱們要而寬鬆的多了。”
高宏圖有些羨慕的說。
呃,李繼業的財政,確實是挺寬裕的。
畢竟,印度那麼富的流油的一個國。
隨便刮刮地皮,一年就能夠刮上來許多的財貨,再加上,大順這些年,是隻進不出,去年還靠著出讓大明朝不肯出讓的技術,工業裝置,從法蘭西國狠狠的賺上了一大筆。
在這樣的情況下。
李繼業手上,自然是有的是錢啊。
而爲了討好朱慈烜。
拿出去一千八百萬兩,對於他而言,就是毛毛雨而已。
“有了銀子,那這五十萬大軍的裝備,也必須得搞好。”
朱慈烜放下奏疏,目光定格在了陳新甲身上。
“遠征軍的裝備,都定下來了吧?”
“陛下,遠征軍的裝備,已經定下來了。”
“擊針步槍是最基本的,大概三十萬人,會用擊針步槍。”
“另外,還會裝備二十萬枝的新式的五發彈艙火銃。”
“還有至少兩千挺的水冷機關銃。”
“以及相當多的大炮,這大炮更是重中之重,除了後膛炮外,還有新式的臼炮,更輕,射程也更遠。”
“戰車也是如此。”
“戰車也會裝備上水冷的機關銃,而且,其裝甲也會加厚一些。”
“嗯。”
朱慈烜點了點頭,覺得還算滿意,他張口說道。
“既然這樣,朕便放心了。”
“皇上,中亞那邊,也有好訊息了。”
這時張國維湊上前,稟報起了喜訊。
“至多一個月,鐵路便會修通。”
“到時候,孔有德那邊,便徹底的安全了。”
“哈哈,看來這好訊息是一個接著一個嘛。”
朱慈烜大笑幾聲,顯得是格外的滿意。
不過馬上,陳新甲又彙報起來了壞訊息。
“陛下,好訊息是有,但壞訊息也不是沒有,孔有德現在,已經損失了十萬人,還被羅剎人,繳獲了十萬人的武器,這此消彼漲。”
“尤里手上的實力,要更加之雄厚了。”
“哦?”
朱慈烜眉梢一揚。
“這麼說來,孔有德那邊,似乎是有些艱難嘍。”
“皇上所言甚是。”
陳新甲頷首,朱慈烜嘆息一聲。
“離的這麼遠,朕也幫不上什麼忙了,只好激勵士卒們死戰,哦對了,儘可能的,用飛艇運輸過去一些武器彈藥吧。”
“尤其是,咱們的水冷機關銃。”
“這玩意,可是好東西啊。”
“倘若出現在戰場上,應該能夠發揮出來奇效。”
所謂的水冷機關銃,並不是什麼特殊的高科技武器。
實際上,這無非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克沁。
也是朱慈烜從系統裡面,抽到的圖紙,然後命人試製的。
由於大明朝的技術水平,這玩意要比歷史上的原型,要笨重一些。
同時呢,口徑也稍微大了一些。
不過,其大概的原理,結構,卻也差不多的。
透過水冷降溫的方式,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彈藥,那麼,他能夠連續不停的,一直進行射擊。
不過,由於大明朝現在,實在是不需要這種先進的武器,所以,這種技術,便作為儲備,被封存了起來。
呃,這也主要是因為,這個馬克沁不同於轉輪機關銃,可以使用紙殼的定裝子彈。
他必須要使用,黃銅金屬外殼的定裝子彈。
這使得,其子彈的成本也過高。
因此,朱慈烜是把這玩意,作為技術儲備,給封存了起來。
不過,當下爲了籌建遠征軍,爲了能夠,儘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朱慈烜是打算,提前的把這儲備起來的技術,給拿出來。
投入到戰爭之中。
眼下,他看向了張國維。
“這個水冷機關銃,咱們的儲備有多少挺?”
“不過百挺而已。”
張國維趕緊回答。
朱慈烜點了點頭,當即下令道。
“悉數的給孔有德送去。”
“彈藥亦是如此。”
“哦對了,我們生產這個子彈的流水線,產量如何?”
“還是不高啊,陛下。”
張國維皺眉說道。
金屬外殼的子彈,是相當考驗技術的。
以大明朝當下的技術手段,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定裝金屬外殼的子彈,還是相當之艱難的。
這也是為什麼,馬克沁的一直作為技術儲備。
被封存掉的原因。
只是因為,這玩意的子彈生產殊實不易。
此刻,既然朱慈烜,要提前的將這種先進的武器,給應用到戰爭中,那麼,就必須的要解決掉,他的彈藥問題。
但只見。
朱慈烜皺眉,略微的沉吟了片刻後,掃視著周遭說道。
“這個子彈,想要辦法增加產量。”
“皇上,機械生產還是太難,不過,大規模的手工,還是可以的。”
張國維回答道。
機械生產子彈,這在後世,那是非常正常的技術,可大明朝明顯不具備這個技術能力。
所以,在張國維看來,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子彈,便只好採用一種,落後的技術了。
就是透過。
人工組裝。
子彈的彈頭,還有彈壺,以及底火。
和火藥的裝填。
以機械生產的話,大明朝的技術能力,或許是一個問題。
但是呢,倘若朱慈烜,能夠組織起來大規模的手工業人員。
讓他們,用類似於後世復裝子彈時使用的簡單機械裝置,手工組裝金屬外殼的定裝子彈。
對於大明朝而言,卻是可以輕易的做到的。
畢竟,朱慈烜手上,可是掌握了一個人口兩億的大帝國。
這麼一個大帝國,想要湊齊足夠多的產業工人,還是相當之容易的。
當下,只聽朱慈烜詢問道。
“一個熟練之工人,一天能夠組裝多少枚子彈?”
“陛下,一個熟悉之工人,一天組裝個幾百枚子彈,還是不成問題。”
“這就差不多了,一個一萬工人的子彈廠,每日便可以產數百萬枚子彈,綽綽有餘了。”
朱慈烜笑呵呵的說道。
這就是人口多的好處了。
哪怕是技術落後,但靠著大規模的人力,還是能夠達到一定的產量。
聽到朱慈烜的回答,張國維卻搖頭。
“陛下,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一萬人也不能夠全部用在組裝子彈。”
“彈殼的衝壓。”
“彈頭的鑄造。”
“還有底火的生產,都要浪費人力。”
“所以,一個一萬人的子彈廠,日產百萬枚,才已經算不錯的了。”
“百萬枚子彈,也不少了啊。”
朱慈烜笑呵呵地說道。
是啊,日產百萬枚子彈,還不算多嗎?
日產百萬,年產就是三億多枚了。
這擱到抗戰那會,也完爆國府了。
對於朱慈烜而言,大明朝的子彈產量,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已經是相當之不錯的了。
此刻,只見到朱慈烜笑呵呵地說道。
“以當下的戰爭烈度與消耗,日產百萬,完全就是綽綽有餘了。”
“不過饒是如此,成本也太高了啊。”
旁邊的張國維說道。
呃,技術落後,靠著堆人力,確實是可以達到較高的產量,但是呢,這一切卻也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的成本極為的高昂。
眼下,朱慈烜也不由的皺眉。
“成本太高。”
“這個嘛,無需擔心,反正仗也打的差不多了,快打完了不是。”
“皇上所言甚是。”
眾臣趕緊說道。
仗快打完了,不介意再多花這點銀子。
一想到這裏,在場的群臣,只感覺臉上有光。
如今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大家已經弄清楚了。
知道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球。
已知世界的一切區域,幾乎也已經被發現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如果能夠解決歐洲。
那麼,大明朝將,徹底的征服已知的一切世界。
除了一個,還在頑抗著大明朝的大順政權。
想到這裏,殿內的高宏圖,不由的眼睛一亮,朝著朱慈烜獻計道。
“陛下,這一役打完之後。”
“是不是朝廷,可以將剩餘的兵將,還有武器,彈藥,用於印度,一統世界之用?”
“這……”
朱慈烜略一猶豫,對於這個建議,有些頭疼。
仔細想想,倘若歐洲那邊,徹底的解決掉。
那麼,大明朝距離統一世界,還真的是,只剩下一步之遙的距離了。
到時,或許真的,要對印度下手了。
對大順政權下手。
徹底的征服整個世界。
所以,想到這裏。
朱慈烜一拍大腿,當即說道。
“如果到時候,真主世界還剩下大批的精兵強將,而且,朝廷的軍用物資,還沒有消耗一空。”
“那就可以用於對流寇吧!”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朝便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統世界了。”
一想到這一幕,朱慈烜這個穿越者,都不由的有些激動。
一統世界啊。
地球盡歸華夏。
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啊?
反正,在穿越過來之前,多少的華夏人,就是做夢,也不敢夢到這些啊。
而現在,這樣的偉大事業,就要在自己的手上達成了。
可想而知,朱慈烜當下的心情,是有多麼的激動。
不過,激動歸激動。
朱慈烜還是不願意,與大順刀兵相向。
畢竟,與其他勢力打仗,那是與異族交戰。
但是,同室操戈。
朱慈烜就有些不太願意了。
“朕還是希望,到時候,李繼業能夠識相一些,能夠老實一些,朕也不是說,真的要對他們,趕盡殺絕。”
“倘若他們,能夠以禮來降,歸順我大明朝,朕裂土封王,在印度,封他為王,也不是不行。”
“皇上如此天恩浩蕩,他李繼業,想必也會識時務。”
高宏圖恭維說。
朱慈烜卻是嘆息。
“倘若李過,是流寇之主,那識時務的機率,可能是要大一些,但如今,流寇之主,是這個年輕氣盛的李繼業,朕就難免有些擔憂了。”
呃,朱慈烜的擔憂,是很正常的,李繼業這種少年心性,往往都是比較叛逆的。
是不太容易,讓其屈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