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254章 拜訪方丈

    這麼說好像挺有道理,陳朝含蓄一笑:“有功不敢當,主要是能幫上忙就好。”

    其實陳朝對此期望不大,以如今明德帝的態度,上次惡靈獄的功勞就不了了之,這次就算立功,估計也不會有賞賜下來。

    但是袁世清開口,他也不好拒絕。

    目前來說,陳朝想在中元立足,這個掌司是個足夠大的靠山。

    而且,對方今天表明心跡,恐怕也是這個意思在裡面。

    不過,爲了以防萬一,只依靠別人註定走不長遠,除了袁世清,陳朝覺得自己還需要準備一個萬全之策,以備不時之需。

    想到這裏,陳朝答應下一千壇三杯倒的事後,沒有久留,起身告辭。

    “看來這中元也並非想象中那麼安全,掌司明知道南營是皇帝的近衛,還要調查,最後傳到明德帝耳中,不知這位皇帝有什麼反應。”

    陳朝感嘆一聲。

    不過,他現在總算知道皇帝為什麼要殺他,因為自己壞了他的好事。

    明德帝會和邪道勾結,這是陳朝萬萬沒想到的。

    不過現在回頭再看整個事件過程,不難發現,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邪道憑什麼能在京城佈下如此驚天大局,必然有人配合,而且此人對京城必須瞭解,或者說,能夠將那些邪修妥當安排,而不被發現。

    這些事,有些官員也能做到,但換做明德帝來做,無疑更輕鬆。

    另外,陳朝還發現一件值得令人深思的事,幾十年前,當時的賢王,也就是現在的明德帝,可能就已經在策劃這一切。

    比如祁不思祁不奇這對孿生兄弟,就是明德帝故意安排到星天監,目的是成為法師,可能早就想在京城佈置惡靈獄,來獲取自己的“長生”資源。

    甚至陳朝懷疑,當時這對孿生兄弟與賢王的關係暴露,也是故意為之。

    雖然祁家兄弟跟明德帝的關係,屬於陳朝推測,但反向思考祁家兄弟出現的時間,結合之後發生的事,這種可能性絕對存在。

    簡單點來說,明德帝在惠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和邪道有所勾結。

    所以明德帝知道陰身的秘密,知道惡靈獄,還知道惡靈獄佈置的需求就是龍脈。

    而那個時候,惠宗皇帝痴迷煉丹,不可自拔,壓根就沒察覺到這位兄弟已經在密謀準備篡位奪權。

    已知的,陰身可以另類長生,那麼明德帝坐上皇帝的寶座,就可以一直統治下去,這種誘惑光想想,陳朝覺得很少有人不心動。

    想著這些問題,陳朝屁股下的大黑也沒停下,一路出城,來到大佛寺的山腳下。

    抬頭看去,山上青煙嫋嫋,一道階梯連線山上山下,周圍香客雲集,各色馬車停靠,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這是陳朝第一次來這裏,在中元佛廟畢竟少,如此規模也說不上是大是小。

    不過相比所看過的幾處佛廟遺址,大佛寺氣勢恢宏,絕對屬於頂尖的。

    拴好愛馬,陳朝一路拾級而上。

    越過莊嚴肅穆的佛廟前門,找了院子裡的僧人詢問慧明大師下落。

    僧人本來是拒絕的,慧明大師是大佛寺方丈,平常都是潛心閉關參悟佛理,很少接見外人。

    大佛寺作為京畿地區唯一一座佛廟,香火鼎盛,如果人人都想找慧明大師,那豈不是要忙死,哪裏還有時間提升自我。

    “您就是陳朝陳施主?”

    沒想到對方聽到陳朝自報姓名之後,本來還有些敷衍的僧人頓時來了精神,就好像期盼已久。

    陳朝也沒多想,笑著點頭:“沒錯,我就是。”

    “陳施主你可算來了,方丈日日都要念叨一遍陳施主的大名,若是陳施主到來,一定要帶你去見他。”

    聽到僧人這話,陳朝不僅啞然失笑,心想你們的方丈怕是念叨的不是我,而是那串佛珠吧。

    自從銅鈴上交玄清司,本來用於壓制銅鈴的佛珠,留在身上也沒了作用。

    當然用來當護身法器還是不錯的,但相比之下,陳朝覺得還是物歸原主比較好。

    絕對不是因為有事相求慧明大師,才跑來歸還佛珠。

    隨著僧人走過前院,又穿過一段荒野山地,最後在大佛寺後山一處洞府中,見到了多日不見的慧明大師。

    “陳施主能夠抽出時間光臨佛寺,老衲深感榮幸之至。”光線昏暗的洞府中,慧明大師一臉容光煥發的走出,一見陳朝,臉上笑容更甚。

    陳朝抱拳道:“多日不見方丈,在下甚是想念,這不今日就來拜訪方丈,順便將東西物歸原主,耽誤許久,還請方丈見諒。”

    接過陳朝遞過來的佛珠,慧明大師摩擦了一會兒,滿是失而復得的欣喜:“陳施主不必客氣,你與佛有緣,能幫上你,老衲也深感快慰。”

    隨後邀請陳朝在洞府前的天然石桌邊坐下。

    僧人很識趣的打了聲招呼,就轉身離開。

    看到慧明大師還在撫摸佛珠,陳朝覺得這件東西可能對他真的很重要,想到之前佔據的念頭,多少友誼了一絲歉疚。

    “方丈好像對佛珠有特別的感情?”陳朝隨口問道。

    慧明大師點了點頭,眼神滿是懷念:“這串佛珠,是我在離開西土宗門外出傳教時,一位長者送與老衲的珍貴之物。”

    “應該很特別吧。”陳朝說道。

    “我三歲受戒,便一直跟隨這位長者,他於菩提樹下教我五戒十善,這佛珠便是菩提樹所煉,此樹乃長者心境所化,他一年四季都守在樹下,我想,長者贈我此物,也是期盼我能早日覺悟佛理,大徹大悟。”

    聞言,陳朝似懂非懂點了點頭,笑道:“方丈如今修為高深莫測,不知已有幾境,想必已經完成這位長者的心願了。”

    慧明大師聞言笑了笑:“佛宗體系,不在七境之內,一次頓悟便是一次昇華,或許可以稱之為悟境,但這個境界有高有低,像老衲這種,也依舊是在悟境之中,所謂頓悟,談何容易。”

    他頓了頓:“不過若能從悟境脫穎,便能得阿羅漢果位,可惜老衲愚鈍,一直未曾勘破這層阻礙。”

    阿羅漢....陳朝眯起眼,總算知道了些有關佛宗的境界。

    “不知西土那位佛祖,是什麼境界?”逮到機會,陳朝忍不住想要多問些資訊,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

    “佛陀。”

    慧明大師也沒有隱瞞,或者說佛宗的體系一直很明朗,只是在中元經歷滅佛之後,很少有人再去提及。

    慧明大師繼續道:“阿羅漢也有悟境,之後是菩薩,佛陀是最後的境界,也是佛祖如今的狀態。”

    “方丈見過佛祖?”陳朝好奇道。

    慧明大師失笑搖頭:“佛祖一直閉關,如飄渺雲煙,哪裏是想見就能見到的。”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慧明大師說道:“這些都是佛經的記載,不過老衲認識的那位長者,似乎對此頗有微詞,只是陳施主這般好奇,老衲如此說也不知對與不對。”

    看來佛宗也並非沒有分歧。

    慧明大師轉移話題,審視陳朝:“老衲觀陳施主眉宇之間,隱有烏光,愁緒積聚,可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一聽這話,陳朝心裏有點驚訝,顯然是被說中心事。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