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49章 山東洪澇

    夏原吉預付了劉乾隆五兩白銀,答應另外五兩白銀,等劉乾隆歸來的時候再支付。

    除了五兩白銀之外,夏原吉還給劉乾隆準備了路引和文書。

    路引是明朝特有的通行證。

    明朝在沿襲元朝行政區劃的同時,修建了自己的督糧道,並建立了不少驛站。

    這些驛站的作用不僅僅是供路人休息,更是控制路人數量。

    朱元璋在創立明朝的時候就頒佈過驛站通行條例,所有人在沒有經過官府允許的情況下,不得擅自離開所處的地方百里之外,一旦抓住,嚴重的話,是要砍頭的。

    而官府的允許,則就是夏原吉遞給劉乾隆的路引。

    一切準備就當之後,這趟山東濟南之旅,便正式開始了。

    考慮到這一趟路途遙遠,耗時不斷,劉乾隆便把江大郎、徐允鵬和徐允傑也一起叫來了,美曰其名是一起旅遊觀光,但實際上劉乾隆是爲了更好的監管他們,同時也能讓他們保護自己。

    畢竟這一趟跨省之旅,誰都說不清楚路上會遇到什麼危險,比方說山賊土寇之類的威脅。

    俞士吉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雖然他對劉乾隆有所不滿,但還是安排了十幾個官兵跟著劉乾隆,以保安全,帶領這些官兵的,正是北京城的捕頭,邢達。

    於是,劉乾隆、徐允鵬、徐允傑、江大郎、邢達以及十幾個官兵,載著四輛馬車,20石糧食,從北京城浩浩蕩蕩出發,前往山東濟南。

    這一趟註定並不安全,因為在出行第二天,就遭到了山賊的攻擊。

    好在邢達率領官兵奮起反抗,這纔打退了山賊,甚至還生擒了山賊首領。

    邢達在與山賊的打鬥中受了傷,胸口被砍了一刀,雖然並不大礙,但邢達異常憤怒,抓著山賊首領就要砍頭。

    劉乾隆阻止了邢達。

    “放了他吧,誰落草為寇不是無奈之舉,再說殺了他也無濟於事,要是放了他,自己也積累了功德,他日後也能從善。”劉乾隆如此勸說道。

    邢達鄙夷地看了一眼劉乾隆,“莫想到你這小子這麼寬容?他都來搶你的糧食了,你居然還想放了他?善人可別這麼好當的!”

    雖是這麼說著,但邢達還是採取了劉乾隆的勸誡,放了山賊首領。

    劉乾隆也是善心大發,好事做到底,拿出幾個菠蘿包扔給了山賊首領。

    “以後別當山賊了,這年頭做點生意,比搶來搶去的賺得多了。”

    劉乾隆對著山賊首領如此說道。

    山賊首領拿過菠蘿包,屁顛顛地離開了。

    “你看那傢伙,你給他糧食,他一句道謝也不說,這種人,你還期望他從善?腦子抽了吧你!”邢達罵罵咧咧道。

    劉乾隆並不在意。

    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做山賊呢?

    事實上,劉乾隆施捨山賊,也並非是爲了行善,更是爲了改善明朝當前糟糕的經濟狀況。

    如果山賊們日後不再無所事事,而是兢兢業業幹活的話,大明的經濟勢必是會好起來的。

    但光復大明經濟這條路要走多遠,劉乾隆並不知道,現在的他只能儘自己的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只是,當糧食送到山東濟南的時候,劉乾隆看著洪澇給人民造成的經濟損失,內心卻不由增添了幾絲憂慮。

    劉乾隆向來是個歷史發燒友,也曾知道古代人民多災多難,但他未曾想到,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存在竟然如此蒼白無力。

    還未達到濟南府,劉乾隆便早已在路上見過太多的難民了。

    難民們,有的餓倒街頭,有的淹死水中,有的抱著親人的屍體痛哭,有的跪倒地上痛罵上天的不公,這類悲慘的景象,一幕幕地從劉乾隆的眼中劃過。

    而造成這一切自然災害的原因,正是黃河的決堤以及洪澇的泛濫。

    洪澇災害,無論是在哪個朝代,都是頭號大敵。

    劉乾隆就是這麼覺得的,但在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想到,在洪澇氾濫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20石糧食終於運到了山東濟南府衙,知府周裕德接待了劉乾隆等人,並簽署路引和文書,交還劉乾隆。

    周裕德本以為劉乾隆是官員,便問起劉乾隆是什麼官,有一種想要套近乎的感覺。

    劉乾隆搖搖頭,“我不是官員,我只是商人。”

    “商人代替官府來賑濟?”

    “不錯,是北京中央官署的夏大人和俞大人讓我來的。”

    得知劉乾隆不是官員,周裕德便沒有過問太多,留劉乾隆等人一晚,翌日一大早便打發他們回去覆命。

    劉乾隆沒有久留,第二天便動員江大郎和邢達他們準備回京城覆命,但當出了濟南城之後,劉乾隆察覺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他下了馬車,遙望著濟南城外的場景。

    滔滔黃河大水自西方而來,奔向東方,在經過濟南城外的時候,衝破了堤壩,給當地造成極大的災害。

    漫漫大水幾乎掩埋了濟南城外的土地,許多田地都毀於一旦,爲了疏通黃河,不少工人在河畔興修水利,建起一座座堤壩。

    可以說,水利計劃還是有實施性的,劉乾隆向旁人打聽之後,才得知這是夏原吉之前考察地形之後,做出的對黃河洪澇的應對。

    夏原吉不愧是明朝時候的水利專家,但劉乾隆卻看出了不對勁。

    雖然水利計劃是可以實施的,但劉乾隆卻看到,那些修建堤壩、疏通黃河的工人,卻一個個有氣無力,滿臉虛弱之狀。

    劉乾隆感到十分困惑,糧食都已經送到了雖然20石糧食不多,但也夠這群工人吃個十天二十來天了,可為什麼,這群工人卻一個個麵露飢色,難道糧食沒有發到他們手上?

    抱著困惑,劉乾隆返回濟南城,來到府衙,打算找周裕德諮詢一下。

    剛來到府衙,劉乾隆便聽到裡面傳來一陣爭吵聲。

    “現在我們缺的是糧食,而不是人!”

    劉乾隆聽出來了,這是周裕德的聲音。

    “人死了可以再找,但是糧食了可就沒有了!”

    一道不滿的聲音隨即響起:“周大人,你這可是草菅人命啊!工人是人,難民也是人,北京派來了糧食,你卻不將糧食分發出去,如此下去,他們可是會累死餓死的,你對得起你戴著的烏紗帽嗎?”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