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軍萬歲

    稅天龍和老羅帶領的運鹽車隊在貴州遵義已經駐留了好幾天,焦急等待著蘇區派來的接應小組;與此同時,歐亮和魏敏慧帶領的另一支車隊也從水路出發,途經武漢、宜昌,直奔江西而去,打算在贛浙交界處和接應小組會合,繞過敵人封鎖線,直達瑞金。

    陸路一線原本計劃在遵義集結,再取道湖南,前往江西,卻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部署,迫使稅天龍等人倉促應戰。事情原委是這樣的:貴州省主席王家烈手下黔軍,也即是民間俗稱的“貴州王”的部隊,在例行檢查中發現這支運輸隊十分可疑,立即向上峰報告,引起王家烈高度重視。

    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雲貴川有三個“王”,分別管轄雲南、貴州和四川,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龍雲、王家烈和劉湘。以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而言,劉湘最強,龍雲次之,王家烈最弱。

    所轄地盤也是如此,四川(含重慶,不含西康之雅安、樂山、眉山、攀西、甘孜州等地)人口眾多,稅費充盈,位居西南各省之首;雲南處於邊陲地帶,民族龐雜,資源有限;貴州除了些許礦產,別無所長,人口也較少,是西南三省的小兄弟。

    經濟實力決定軍事力量,與此相對應的軍隊戰鬥力依次為四川、雲南和貴州。川軍儘管裝備遠不及中央軍,但士氣旺盛,這點在抗戰期間可見一斑;滇軍數量不多卻精悍好鬥,位於昆明的“雲南講武堂”(解放後變更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陸軍學院)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流芳千古;黔軍號稱“雙槍將”,一手拿長槍,一手拿煙槍,最不經打。

    貴州偏僻且貧困,軍閥王家烈靠武力搶奪天下,用苛捐雜稅養活軍隊,其中包括“鹽稅”。所謂“鹽稅”就是以鹽命名的稅收,賣鹽要繳稅,買鹽要繳稅,吃鹽還要繳稅,凡粘上“鹽”字的行為都逃不掉稅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稅天龍等人哪知道黔軍視鹽如命,運輸隊纔到遵義三天便被當地便衣警察發現並上報黔軍,經過層層報告,最終落到王家烈手中。王家烈正愁沒有軍餉圍剿川黔邊境的游擊隊,聽到這個訊息喜出望外,立刻召集部下開會商議,如何把巨量食鹽收入囊中。

    王家烈此人打仗不行,對手下倒很仗義,慷慨大方,深得軍心。每年所得稅費拋去必要開支,全部用於軍餉,還時常加撥伙食費,改善部隊生活,所以儘管黔軍武器落後,但軍心穩定,一致擁護他的領導。

    得知有運鹽車隊途經貴州,將領們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拿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加貴州財政收入,還能夠多發軍餉,皆大歡喜。大家興高采烈,唯獨王家烈沒有吭聲,老大不開腔,其他人哪敢聲張?一時間變得鴉雀無聲。

    “這批鹽巴來的蹊蹺,我擔心處理不當會引火燒身啊!”王家烈緩緩說道,“大哥的意思:擔心是劉湘或者龍雲的私貨?如果真是那樣,幹嘛要運到貴州來?這些可是白花花的大洋呀!”一名副師長問道,“那還不簡單,想嫁禍給大哥嘛!”另一名團長插嘴道。

    王家烈正是有這種擔憂,劉湘和龍雲都不是吃素的,“鹽稅”每個省都有,其中一部分要上繳中央財政。如果偷偷運到貴州,被當地軍警截獲,兩人就可以栽贓嫁禍,讓他遭受南京方面懲處,從而削弱黔軍力量,打破西南三省軍事平衡。

    王家烈怎麼能夠眼看著一大塊肥肉從嘴邊溜走?商討結果,司令部密令遵義當地軍警聯手,假扮湘西土匪,對運鹽車隊發動偷襲,事後把責任推給山匪。稅天龍和老羅還在眼巴巴望著蘇區來人,沒想到一場噩運悄然降臨。

    遊清明和隊友趕到遵義接頭地點時,戰鬥已經接近尾聲。由於運輸隊駕乘人員都是手無寸鐵的川商夥計,軍警假扮的土匪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他們悉數殲滅,只剩下稅天龍和老羅還在苦苦支撐,而且都受了重傷。

    見到遊清明那一刻,老羅喜極而泣,拉著遊清明的手臂,不停重複:“保護好鹽袋,一定要保護好鹽袋!”遊清明頻頻點頭,含著淚承諾:“羅大叔,您放心,我們就算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要把食鹽運回去!”老羅欣慰笑了,慢慢停止呼吸。

    接應車隊也受到重創,絕大部分犧牲,只有兩個人和稅天龍、遊清明還在戰鬥。眼看快要彈盡糧絕,突然土匪一陣騷動,有人喊道:“兄弟們,游擊隊來了,快撤啊!”喊殺聲震耳欲聾,遊清明驚喜看到,一大群黑壓壓的游擊隊員發動衝鋒,把假土匪打得鬼哭狼嚎抱頭鼠竄。

    兩支運鹽車隊先後抵達瑞金,徹底解決了蘇區缺鹽的問題,紅軍戰鬥力大增,稅天龍和遊清明等人功不可沒。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不久,爲了掩護紅軍主力撤離,遊清明所在連隊阻擊敵軍四天四夜,全部壯烈犧牲,被黨中央追授為“紅色英雄連”,彪炳史冊,日月同輝。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