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六百零一章 特殊爵位

    大唐開國之初,其實是封出去一大堆爵位的。就拿今天來參加李信婚禮的這幫長輩來說,有一個算一個,個個都有爵位,動不動開國什麼什麼公的。

    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畢竟是打天下嘛,這可是玩不好就會掉腦袋的勾當,倘若不事先給出足夠的籌碼,誰會願意跟隨你打天下呢?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或許在打天下的時候,大方地許出這麼多爵位,是有利於大唐建立的事情,可一旦到了治天下的時候,爵位太多卻是十分不利的。

    首當其衝的是賦稅問題。要知道,這些封出去的地盤本來是可以收上來不少稅的,可一旦封給某位貴族之後,這些稅就跟國家沒關係了,全都是地主的私有。這對於國庫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而且,封地嘛,你總不能封個荒山野嶺給人家吧?也不怕讓人寒了心。所以說,封地一般都是緊著好地分,功勞越大,分的地盤越大,越好。這樣一來,國庫的損失也就越大。

    除了封地的賦稅以外,養著這些貴族的俸祿也不便宜。堂堂國公,俸祿能低到哪裏去?你總不能太窮酸吧?

    最後就是法治問題。雖然說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麼一說,但實際上,這話出自法家,並不是華夏一直以來所推崇的儒家。儒家最常見的說法是:法不加於尊,演變到宋朝甚至成了“刑不上大夫”這種極端的現狀。

    這些被封賞的貴族以及貴族的後代們,毫無疑問就是超脫於律法之外的一群人——李信當年還是個紈絝的時候,動不動鬧市縱馬等等,要是真的嚴格依法查辦,那不死也得脫層皮。

    所以說,貴族就是特權階級。不僅在國家財政上有著相當大的負作用,哪怕是在國家的治理上,也很難產生什麼正向的作用。因此,每一代王朝都遵循著相同的軌跡行進:開國之初大肆封賞,隨著國家治理的穩定,逐漸將那些封出去的爵位和地收回來。

    如今的大唐正是出於這樣收縮的階段當中。李世民已經很久沒有封過什麼爵位了。事實上,假如他真的想要封個什麼爵位的話,房玄齡、陳尹、杜如晦、魏徵這些思慮周詳的重臣也會拼了命地阻止他做這樣的事情。

    但是,此刻房玄齡、蕭瑀這些大佬就坐在李信的婚宴上,卻絲毫沒有反對李世民這看似大方的封賞,原因何在?就在於這“不封地、不食邑”的限制上。

    爵位最大的問題在於封地與食邑對國家財政造成損害。拋開這一點來說,其他的倒是有點無傷大雅了。

    如果今天李世民不加“不封地、不食邑”這個限制,單單說李信每多生一個兒子,就多給他一個爵位的話,不等別人反對,李信第一個就要跪在地上懇求皇帝收回成命。

    原因也很簡單,八個字而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