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故事的重要性
身旁的內侍早已紛紛跪了一地,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今日得此重寶,說不定是上天送來慶賀大唐戰勝突厥的賀禮啊!可見上天還是庇佑我大唐的,陛下更是受命於天,乃是真龍天子!”
李世民淡淡地笑了笑,道:“雖有上天庇佑,大唐的未來,還是要靠朕和臣民們去一手開創。”說著,他將玉璽放回盒子裏,蓋上了蓋子。
數日之後,一個奇怪的傳說就不知道從哪裏流傳了出來。說李世民夢見一位仙翁將玉璽丟入他懷中,醒來看時,被窩裏果然出現了這塊失蹤十數年的傳國玉璽。
一時間,李世民受命於天的說法傳遍了關中。
雖然李世民本人並不相信玉璽是氣運的象徵,也不相信得到玉璽說明是上天承認的有德之人這種說法,但是,畢竟玉璽在天下人的眼中,就是這樣的一件寶物。
那麼,李世民沒有道理不好好利用這一點,來塑造自己的政治形象,增加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力,從而增強自己對朝堂的控制力,也進一步壓制世家門閥的勢力。
人類對故事有一種本能的渴望。不管是在封建時代還是在後世,人類都傾向於相信具體的故事,而非縝密的邏輯推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看到,在越是混亂和無序的環境中,越是能孕育出離奇的故事,並且被人深信不疑,廣為流傳。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李世民才編出了這樣的故事。
蕭皇后與楊政道坐著馬車離開長安時,聽到護送他們的禁衛有聲有色地說著仙翁送璽的故事,嘴角不由得揚起一個弧度。別人不知道,她還不知道嗎?所謂的仙翁,正是她。不過,她當然不會蠢到去拆穿這樣的小伎倆。
她只想要李世民承諾的平和未來罷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給楊政道找個良家女子成婚,有個孩子,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最後還有一位需要交代的人物,那就是頡利這位突厥可汗,或者說,前突厥可汗,阿史那咄苾。他以階下囚的身份被李靖帶回了長安。
在徹底落敗之前,頡利從來沒有真的想過這樣的場景:他跪在李世民面前,抬頭看著面前這個高大的男人。對方甚至沒有站起來,只是靜靜地坐在玉階之上,臉藏在陰影裡,叫人看不真切,無聲地散發出駭人的威勢。
阿史那咄苾跪在地上,默默地在內心掙扎了一會兒,終於還是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他發自內心地笑了,抬頭對面前那個可以主宰他命運的男人道:“突厥罪人阿史那咄苾拜見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早在幾年前就幻想過這個畫面。就在屈辱地定下渭水之盟以後,他時常這樣想象,想象頡利以階下囚的身份與自己再見面。他以為自己會憤怒地歷數頡利的罪行,然後將頡利殺掉,以雪當日之恥。
沒有人知道阿史那咄苾說這句話時是什麼心情,但是李世民從他的話裡聽出了輕微的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