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爭結束
所有人舉起杯,一杯茶飲盡,錢業公會就此解散。
石長德從錢業公會的大門走出來,抬頭看了看天,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來,蔚藍的天空無風無雲,格外晴朗。
他們這些人再堅持一下,也許戰爭就要結束了。
錢業公會解散了,石長德堅持將吉環銀行開業,吉環銀行再次開業沒有大張旗鼓,但還住在四九城內的百姓知道了吉環銀行開業的事情,紛紛前去捧場。
石長德感激前來捧場的百姓,將吉環銀行內的利率放得更寬,身處亂世能多給百姓們行些方便也是一樁好事。
戰爭連綿不斷,城內還有松下次郎等日商連連針對,石長德只能更加謹小慎微地行事。
明面上維持著吉環銀行的經營,私下裏石長德與自己的大兒子石正瑲開始密切聯絡起來,石正瑲所在的軍隊現在正處在艱難抗爭的階段。
石長德私下裏多次將石家的家資捐助出去。
連續的戰爭爆發,整個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失了家園,丟了親人,流浪在城中各處。
石長德雖然住在租界之中,但也知曉外面的不平靜,難民越來越多,流離失所的人都將被驅趕出城。
同更多的有志之士商量,石長德連同女兒石小椀決定暫時搭建一個難民暫住地,地點就設在城北,那裏地處偏僻,巡邏計程車兵也不多。
做下這個決定,石長德便暗中拉攏城內相熟的老闆,多方請求捐助物資,石小椀則透過自己的報社同樣為這次搭建暫住地所出一份力。
讓石長德倍加感動的是,曾經錢業公會的那些老闆竟然不謀而合地向他捐贈資金,有了這麼多人的幫助,原本計劃半月完成的工作在短短七天之後便初見雛形。
之前有過布粥的經驗,這次石長德做起來也算是得心應手,分批次在夜間將米糧帶到了難民暫住地,並在這裏簡易搭建起了一個粥棚。
將流離失所的百姓帶到這裏的工作,則由石小椀所在的報社所有青年完成。
石長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很高,灰頭土臉的百姓捧著手上的一口熱粥,看著石長德忍不住落下淚來。
戰爭會過去的,他們每個人都這樣堅定地想。
這些逃難的人中不乏一些純真的孩童,石小椀、王世文以及報社的青年人經常會在傍晚時候來教這些孩子識字唱歌。
炮火紛飛,孩童們真摯嘹亮的歌聲卻顯得格外乾淨。
石長德經常來這處難民居住地,一年兩年看著孩子們逐漸長大,自己卻越來越老了,頭髮已然生出了幾跟發白的髮絲。腰板也不再那麼挺直,微微有些佝僂起來。
他有時候看著孩子們也會微微地恍神,不知道小楠現在長得多高多大了,懿玲呢,也會和自己一樣頭上伸出幾根白髮嗎?
石長德除了坐鎮在吉環銀行外,日日最為關心的就是遠在外國親人的安危。
1941年12月下旬全國各地的電報都在宣佈一個震驚世界的訊息,Z港被偷襲舉世震驚。
石長德驚得從椅子上跳起,懿玲和石瓞還在國外不知道會有什麼事情,他匆匆地跑到石小椀的報社,再三求證之後知道幾人無事之後,才稍稍放下了心。
有了這次的事情,日軍的氣焰更加囂張,石長德打定主意,將這十年吉環銀行所賺取的資金全部捐贈出去,以期中國的徹底勝利。
1945年9月宣佈無條件投降。
刺啦刺啦的電報聲中再一次播報,石長德聽著整個人止不住地顫抖起來,戰爭勝利了,他們成功的驅逐了外來者。
電報聲中,中華民國下令舉國慶祝,所有人放假一日,全國懸旗三天。
石長德聽到這個訊息高興地語無倫次,將吉環銀行與吉祥木業關上,所有工人這日放假都會發放薪水。
日軍被成功地趕出了中國人的地界,石長德第一個便想將三個孩子喊到一處相聚一番,隨後鄭懿玲與石小楠重新接回國。
戰爭這麼些年,石正瑲與石正瑜遠走各地,石長德並未見過兩個孩子一面。
這時候也該是他們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了,石長德歡喜地叫人早早備下宴席,只等幾個孩子回來。
第三日一大早石長德便候在石家的門前,只待石正瑲與石正瑜回來,可左等右等卻等不到兩個孩子回來。
軍隊的確經過了這裏,可轉而又向別處進發。
石正瑲託人向石長德帶了信,雖然R國已經投降,但國內的戰爭並未結束,他們還需要時間才能回來。
石長德有些失落地看著書信,明白兩個孩子肩上揹負的使命,這條路是他們所選擇的,他只能選擇支援兩個孩子。
著手處理懿玲與小楠回國的事情,石長德卻發現懿玲與小楠回國的事情也被擱置了下來,他奔走打聽才知道了箇中緣由,明白了兩個孩子暫且沒有回來的本意。
又是漫長而孤獨的等待,石長德將吉環銀行與吉祥木業打理地井井有條,他想做到更好,才能夠給自己的家人更多的東西。
次年的5月,石正瑲寫信與石長德,現在他們正在中原地區停歇,六月份石長德便透過報社知曉了在各地的交界處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
從那之後石長德便再收不到石正瑲的來信,偶爾能夠得知的訊息都是從報紙上刊登得知,一場接著一場戰役的爆發只叫人心驚膽戰。
他只希望這樣的戰爭能夠快速地結束,讓整個他們徹底地得到解放,全國各地暫無戰爭。
隨著時局穩定,石長德看著這些訊息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