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矽藻破密
心理學上常用的閾限值是用來說明人的感覺能力。因為人體接受的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那種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它的下限被叫做感覺的“絕對閾限”,或“下閾”。
而那種繼續增強也不會使感覺進一步變化的刺激強度就被稱作“上限”或者叫做感覺的“最大刺激閾限”,或“上閾”。
例如,剛剛引起聽覺的聲音強度是0分貝,那麼,120分貝以上的聲音就不再會引起人更強的聽覺經驗,而且會引起疼痛感,這就是“上閾”。
而通常所說的“挫折閾值”就是用來分析人們對挫折的感受力。在心理學中把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點叫做“絕對挫折閾限”或“下限”;就是把人們能夠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做挫折適應極限,即挫折感範圍的上限,或“上閾”。而絕對挫折閾限與挫折承受力卻變成了反比關係,絕對挫折閾限越低越容易受到挫折,絕對閾限越高對挫折越不敏感。
綜合起來,兇手應該是一個對外界環境極其敏感,絕對挫折閾值很低的人。
曾經,爲了把地跨德瑞兩國邊界的城市勞芬堡的德國部分和瑞士部分連線起來,德國與瑞士在作為兩國邊界的萊茵河上新建了一座大橋,它的名字叫高萊茵橋。但遺憾的是,由於瑞士工程師把橋的一端建得比德國一端低了整整54釐米,所以這座大橋一直無法通行。後來,德瑞兩國決定,高萊茵橋在德國的部分必須改建,要將橋面放低,這樣才能與瑞士部分連線上,整座大橋也才能使用。
但是在徐良看來,這個案件比那座大橋還要棘手,畢竟這個傢伙幾乎沒有在李老頭身上留下任何可以證明他身份的線索。
即便有著現代監控技術手段的支援,但是也只能確認那個和李老頭一同出去的男人究竟是誰,能證明他沒有李老頭被害的不在場證明,但是卻無法確認他就是殺害李老頭的兇手,因為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找到任何一個命案發生時的有效目擊證人,或者是直接的物證。
你總不能說人家在李老頭死之前和李老頭在一塊帶著,就證明人家是殺害李老頭的兇手吧!
這在別的地方徐良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大中華,這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所以,整個刑警隊全體都參與進這個案子之中。同時梁海找來了幾個心理學家,徐良和他們一同根據挫折承受力的定義,和梁海的隊員一起分析了罪犯的挫折承受力,這種指個體適應挫折、抵抗和應付挫折的能力,就是說,當個體在遇到挫折情境時,經受打擊和壓力,擺脫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是維護個體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線。因此挫折承受力較低的人,幾經挫折的打擊之後,容易失去人格的統整性,甚至會出現人格扭曲,從而形成行為失常和心理疾病。可見,挫折承受力是指個體適應環境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一般說,一個人的挫折承受力主要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因而,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甚至於整個社會,都應該教育人們學會承受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挫折,並且還要鼓勵他們從挫折失敗中獲得經驗教訓,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而且要透過提供適度的挫折情境,採取恰當的方法來鍛鍊人們的挫折承受力。
徐良之所以和這幾位心理學家一同作這樣的探討,除了想要趁這個機會補充一下自己對於心理學這塊的知識儲備,再就是就是想對同一種挫折情境裡的人作出比較和判斷,有的人受挫折的消極影響較小,表現出勇往直前的健康狀態,而且會變得越來越堅強和成熟。
但是,有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響較大,甚至會因挫折而導致心理和行為的異常。這就是說,個體的挫折承受力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它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等,但較多地是受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透過教育和訓練,提高人們挫折承受力,使他們獲得應付挫折情境的正確理念,以及掌握心理調適的有關知識與技能,是提高人們應對挫折承受力的關鍵。
就在李老頭遇害三個月後,外出巡查的刑警隊隊員們向徐良提供了一條線索。
當初和李老頭一同出去的那個男子已經被找到了,而且找到他的同時,發現他居然在吸食毒品,就順手將其帶回了審訊室。
被逮捕的這名男子名叫王志,35歲,是一個離了婚的精神病院護士,有一個五歲大的女兒。引起徐良高度注意的是,他就住在李老頭所在小區的不遠處,幾乎是兩個相鄰的小區。
而透過觀察李老頭小區附近的攝像頭影像資料可以看出來,在李老頭死亡的當天,一大早這位王志就來到了李老頭的住所,再不到二十分鐘之後,他就和李老頭兩人說說笑笑勾肩搭背地從地下室走了出來,一起開著他的那輛SUV出了小區。
再對比了一下沿途的交通監控,最終可以得出王志帶著李老頭去了那第一起碎屍案的案發現場,之後又過了將近一個小時,他才又開著那輛SUV回到了李老頭所住的小區,之後就離開了。
而他們去的那處公園角落,正好處於監控的死角,沒有直接的影像資料作為證據
徐良在聽說這件事情後,立即請求搜查王志的汽車。
王志的汽車依然在他小區的停車場內,徐良想試試看能否將汽車的踏板和後車廂裡的地毯取過來,並將所有東西的樣本,送到老高的法醫室那裏進行檢驗。
這是因為有一個事實顯而易見,如果兇手將李老頭強行按入水中,那麼在他自己的鞋子、衣服上或者汽車裏也一定沾有矽藻。
徐良本著不可錯過一絲一毫證據的態度,在汽車的各個角落裏採集了多種微小的樣本,其中包括汽車油門和剎車踏板上的物質,以及車廂和後備廂地毯上的纖維樣本。
當老高和徐良兩人在法醫室用顯微鏡分析這些樣本的時候,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發現——一直期待著的矽藻。
在汽車油門和剎車踏板上,踏板下面的地毯上,還有後車廂的地毯上,都出現了。
透過對王志SUV汽車裏發現的矽藻進行仔細的鑑別和分析,徐良他們斷定,這些矽藻正是脆杆藻,它與在李老頭肺部和運動鞋上,以及小河裏發現的矽藻屬於同一個種類。
由於在本市有著3000種不同的矽藻,因此,矽藻之間的相似之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從生態特點上分析,一般分藻類植物為浮游藻類、漂浮藻類和底棲藻類。有的藻類,如矽藻門、甲藻門和綠藻門的單細胞種類以及藍藻門的一些絲狀的種類,浮游生長在海洋、江河、湖泊,而被稱為浮游藻類。
但也有的藻類,如馬尾藻類漂浮生長在馬尾藻海上,被稱為漂浮藻類。還有的藻類則固著生長在一定基質上稱為底棲藻類,如藍藻門、紅藻門、褐藻門、綠藻門的多數種類生長在海岸帶上。而這些底棲藻類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帶狀分佈,一般說,在潮間帶的上部為藍藻及綠藻,中部為褐藻而下部則為紅藻。
徐良他們現在可以完全認定,在汽車裏採集到的那些矽藻,與李老頭肺部和小河裏發現的矽藻的種類一定相同或者相似。我們有了這個有力證據,完全可以和王志面對面較量了。
王志否認自己與李老頭的遇害有關,並聲稱他是從報紙上才知道這個案件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一次次問自己,殺害李老頭的兇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於是,我們在審問王志期間,採用了多角度選取話題,也以聊天形式,由此來觀察王志的反應,哪怕是他一絲一毫的破綻,我們也及時地抓住並用類似的話題去“攻擊”他。
我覺得這主要與罪犯的心理活動有關,因此,看出罪犯的內心活動是十分重要的。終於,王志不小心說出了李老頭受傷的一些細節,而這些細節我們從來就沒有在報紙上披露過。看來,他知道得非常多。
………………………………………………………………………………………………………………………………………………………………………………………………………………………………………………………………………………………………………………………………………………………………………………
那麼,在李老頭失蹤的當天,小河邊究竟發生了什麼?兇手是怎樣留下一條不易察覺的證據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應該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