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龍虎山
而此時,在離這個小山村不知多遠的地方,龍虎山天師府道教當世的最大的傳承地之一。
道教初始有兩個派別,即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創立者為張陵,又稱張道陵、祖天師或正一真人。
張陵在蜀鶴鳴山立教,之後其子張衡、孫張魯繼續傳道,後人稱為“三師”。張衡並非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其事蹟未見記載;張魯曾在漢中為漢寧太守,並作《老子想爾注》,對推動五斗米教發揮了重要作用。後張魯降曹,與其五子均遷至鄴城。張魯死後,其五子均未再傳道統,而其他士族中出現了大量信徒,如錢塘杜子恭等頗為有名。杜子恭傳弟子孫泰,孫泰與侄孫恩、孫恩妹夫盧循曾有相當大的勢力。
南北朝時曾有南北天師道並立的情況,但其天師並非張氏。北天師道天師為寇謙之,南天師道為陸修靜。其實陸修靜雖然上承天師道衣缽,本人實開宗立派,似不宜歸於天師道。
到唐以後,龍虎山漸漸成為張天師傳教之地,因而被人稱之為“龍虎宗”。據說張魯曾有一子名張盛,在張魯降魏時南奔龍虎山嗣教。但此說不見於史冊。
自唐宋以降,天師道逐漸顯露聲勢,各代掌教均稱天師,至元時更得政府承認“天師”稱號。後又被封為“正一教主”,主領江南道教,位居諸符籙派之首,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龍虎山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中位列第三十二位,主宮稱上清宮,全稱為上清正一萬壽宮,是天師道祖庭所在。
龍虎山的後山,一座涼亭中,一個穿著道服,頭戴蓮花冠的青年男子站在那裏,靜靜的看著前方剛剛升起的太陽,一縷東來的紫氣飄動在他的周身,彷彿孩子一般的纏綿著。
“小師叔又是何苦呢?不惜奪了天地的造化也要圓了那樁因果,反而讓自己大道受損,何苦來哉”
在那青年男子的身後,一個鬚髮盡白的老道士不知何時突然來到這裏,若兩袖清風,又若道法自然。
“我欠他們夫婦兩個一個人情,但現在已經還不上了,只好在他們的唯一的兒子身上了卻了這因果纔是,至於大道什麼的,我反而不在乎,師兄就莫要勸我了。”青年道士頭都不回,只是靜靜看著身上纏繞著的紫氣,彷彿是有些憐愛。
不知道為何,後面的老道士竟然管這年輕的道士叫做小師叔,而那年輕的道士又管那老道士叫做師兄,這其中的輩分關係實在是讓人看不透。
聽到青年道士的話,老道士搖了搖頭,然後大袖一揮,瞬間風起雲涌,遮天蔽日一道隱形的氣機沖天而起,直指東方而去。
看到這一幕,青年道士輕輕抖了抖身子,一身紫氣如同流水一樣,漸漸消失。
而此時青年道士似沉思,似哭泣,似惶恐,似冷酷,似驚喜,五態齊出,然後就見他指天向地,慢慢的向前走了五步,沒走一步便是一處人間滄桑。
等到他五步走完便已經是人生百態,突然他似乎頓悟了,展顏一笑,大曰:“善”
然後就見風停雲散,撥開雲霧見青天。
而那道向東而去的氣機彷彿失去了後勁,化作一團清風拂過直向正東。
“哈哈哈哈”
那老道人摸著鬍鬚,大笑而去,只留下一個青年男子站在此處,眉目含笑。
如果水灩靈和方爽他們此刻在這裏的話,必然就能認出,這個年輕道士就是那個陸沉道人。
而剛剛離去的老道人則是如今天師府大天君,統領萬千道士,坐鎮天師府,兩袖清風之下,天下竟無一合之敵。被整個三派中人譽為“差一步的真仙”,風華絕代。
老天君走後,陸沉獨自一人站在此處,目視東方,忽而涼亭之上天雷滾滾,雷光閃動,竟有行若走龍,儀態萬千之象。
“時不可待,可我心尚不明。”
陸沉突然朝著天雷一跪,沉聲喝道:“但求天地開一線,吾願為天地正道在修十年滄桑!”
“砰”
巨大的閃電從天空上批下來,直直的劈在了涼亭上,似乎是有些憤怒,但是陸沉絲毫不為所動,仍然重重的扣著頭,繼續重複著那句話。
過了好久,天空中的雷雲一直不散,一直在這片天空上悶沉的轟鳴著。
遠處,真君大殿上,那個老道士,也就是天師府大天君,看著那個男子跪在地上扣頭的身影,慢慢的搖著頭,最後竟然背過身去,不去看那道在天雷轟鳴下的身影。
過了許久,似乎那道天雷也沒了脾氣,涼亭外,陸沉依舊在那兒扣頭。
“砰”
連著三道天雷從天而降,直直的劈在了陸沉的身上,饒是陸沉道法通天,此刻也在這天雷被劈的渾身漆黑,一身道袍也被這天雷劈的破破爛爛,整個人猛的一看竟然和一個乞丐一樣。
“咳”
陸沉咳出一口鮮血,但是臉上卻露出了難以言喻的喜色,再次向着天空叩首。
只見原本烏雲密佈,天雷滾滾的天空,竟然在慢慢的散開,很快就已經露出了天上的太陽,以及萬里晴空。
真君大殿上,老天君重重的嘆息了一聲,然後身影從大殿上消失不見。
涼亭下陸沉倒在地上,嘴裏的鮮血還在往外流淌著,不過卻不見他有任何沮喪之意,反而開心的像個剛剛得到了獎賞的孩子一樣,面朝著天空躺了下來。
“三年嗎?”
“應該夠了”
陸沉也不知道在和誰說話,然後就那麼躺在那裏睡著了。
然而在整個龍虎山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剛剛雷霆落下之時,煌煌天威下下,大批的龍虎山弟子道士全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在這天威之下齊刷刷的跪拜著。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此刻竟然已經在陽光下發出了淡淡的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