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冷麪閻王
老範點點頭,原來這冷麪閻王,名叫冷勝,在北方混得很開,無論是誰見到他都得喊那麼一聲冷爺。
這次咱們把他的活給搞砸了,咱們不會有好果子吃的。要知道他那冷麪閻王的名號,可不是無言無故喊出來的,而是殺人殺出來的。
聽完老範他們把冷麪閻王這個人介紹完,我才明白原來冷爺這個人還真是個殺人如麻,無惡不做的冷血狠厲角色,看來接下來還真的很麻煩了。
當我們到北京時,已是兩天之後了。
老範他們的店鋪就在潘家園古玩市場,說起古玩,胖子和老範就停不下嘴,一路上不斷的跟我講述著古玩行的各種所見所聞,當然還有行規及各種騙術,讓倒讓我越來越對古玩這行感到好奇與神秘。
說起潘家園,近年來,中外流傳一句這樣的俏皮語:“北京有兩大必看的人群景觀,廣場抬頭看升國旗;潘家園地攤低頭尋國寶”此話很幽默,也很寫實。
有人專門作過統計,潘家園每天的客流量一般大約在8萬人左右,到了節假日,更是遊人如潮、摩肩接踵。
提起北京潘家園,如今全世界只要對中國古代藝術品稍有興趣的人,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國內古玩界就更是如此,圈內人若是誰沒到過潘家園,恐怕跟人談業界之事都會遭人白眼小看,就如同早年那些古董客沒到過琉璃廠一般。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東三環潘家園橋西側,1995年之前,這裏已經形成了人稱“鬼市”。
當然,這並不是指真正的鬼,這名字而是源於“不做人專做鬼”的雞鳴狗盜之徒,把竊來之物趁天黑拿出來賣,謂之“見不得光”。
舊時的“鬼市”就在一片空地兒上,沒有燈光照明,逛“鬼市”的人或提著燈籠,或打著火石,光亮幽幽,照著來往人影飄忽不定;更有奸商乘著黑暗賣一些見不得人的贗品,買與賣全在黑暗中進行,雙方交易全憑一廂情願,因此“鬼市”的名號就逐漸傳開了。
那時候,每天天沒亮,一些來路不明的“鬼”們紛紛從衚衕裡鑽出來,佔據街道兩旁的空地,放下麻布袋或蛇皮包,從裡頭掏出些舊貨就地擺上攤兒。
別看“鬼市”人頭攢動,但是偌大的市場卻並不會出現人聲鼎沸的吵鬧。用“一個馬紮一口箱,一塊破布走四方”來形容潘家園“鬼市”上的賣家很是恰當。
賣家租好地盤,將一塊布鋪於地上,從箱子裡倒騰出一個個用報紙包裹的物件兒,一字兒排開生意便算開張。買家光顧,挑三撿四,悉聽尊便,絕不高聲叫賣。
因此,上千個攤位的潘家園“鬼市”竟然聽不到任何叫賣的聲音。而買家自備小手電筒,還有的一個“裝備”就是俗稱褡褳的布口袋。
這些人首先仔細研究相中的物品,一旦成交,馬上把自己心儀的寶貝放到布袋子裡。舊時的褡褳有兩個兜,可以前後搭背在肩上,現在只是一個粗布口袋,樣式變了,功能卻是一樣的,這些舊時傳下的規矩,現在也不能破壞。
據說北京潘家園“鬼市”很有些來頭,清末民初,社會動盪不安,大量的皇宮珍藏流入市井。
尤其是清亡後,皇宮貴族的紈絝子弟,朝廷官宦的妻兒老小生活陷入困境,不得已紛紛開始變賣家中寶貝,這些人專揀偏僻黑暗的“鬼市”站街,有收藏古玩癖好的人往往能淘到難得一見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