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風已去浪為靜
“臣,叩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愛卿平身,看坐。“
“謝陛下。“
身著前胸後背繡著錦雞鳴日圖案,大紅色的正二品文官官服,頭戴鑲玉帽珠的烏紗帽的楊嗣昌,身材微胖,一張圓臉上鬍鬚稀疏,兩隻圓滾滾的牛眼,分外有神。
此刻的他,因是頂著烈日疾步前來,故一身大汗淋漓,浸透官服,直至斜簽着身子坐在椅子上時,猶在微微喘息。
崇禎用一種關愛的眼光,看著這位今年新任的兵部尚書。然後,簡略敘述了一遍有關朱盡忠的流言,再讓太監將駱養性的密奏,遞給他看。
崇禎對這位楊嗣昌楊大人的青睞和看重,那是由來已久。
在崇禎還尚未登基之時,就曾看過楊嗣昌所撰寫的《地官集》等書,當時就十分讚歎楊嗣昌的才能。在皇帝的關注與愛護下,楊嗣昌升職十分迅速。
崇禎元年,楊嗣昌分巡河南汝州道,加右參政,不久後,便移霸州道,崇禎四年九月,遷山海關內監軍兵備道。此時,他的父親楊鶴,因為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任上招撫流寇神一魁失敗,被下獄論死,楊嗣昌聞訊後三次上疏請求辭職,以代父罪。結果崇禎帝愛材之心頓起,便免了楊鶴的死罪,而改戍江西袁州,也沒有讓楊嗣昌辭職,還多次溫言撫慰,激勵他盡職任事。
翌年五月,楊嗣昌被任命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海關)、永(平府)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他在任內整飭防務,修築山海關兩翼城。
崇禎七年九月,他又被提拔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鎮總督,赴任後六次上疏陳述邊事,並主張開礦招工以瓦解賊寇,多有規劃與計謀,給崇禎的印象便是此人有大才可重用。只不過,就在他仕途一帆風順之時,其父楊鶴於當年去世於袁州,楊嗣昌不得不辭官回家丁憂。
到了今年,皇帝嫌原兵部尚書張鳳翼畏韃如虎,且剿寇形勢毫無改變,了無功績,便命楊嗣昌接任兵部尚書。楊嗣昌三疏請辭,崇禎帝不許,他便於崇禎九年初底抵京赴任,開始活躍於政治舞臺的中心。
楊嗣昌聽完崇禎的簡述,又看完駱養性的密信,臉色卻十分難看。
“楊愛卿,以卿觀之,當如何處置朱盡忠方是合適?”龍椅上的崇禎,凝視著他問道。
“陛下,恕臣直言,似這等流言,萬萬不可輕信!”楊嗣昌起身,向崇禎拱手言道。
“哦?”
“陛下,這等流言蜚語,無根無據,若憑此流言,便要審辦接連立有大功的朱盡忠,則微臣深恐此舉將使將士離心,人人自危。值此國家危難之際,若還要這般猜忌大將,只會徒令親者痛,仇者快啊。”楊嗣昌臉色沉重的說道。
崇禎再次沉默起來。
楊嗣昌輕嘆一聲,又道;“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朱盡忠真有什麼怨恨之心,但其一直為國效忠,驅馳南北,且尚無任何反跡,陛下不念其功,反因流言而疑忌國之良將,恕臣直言,實非明智之舉。臣在想,若陛下果這般處置朱盡忠,無異於自斷臂膀,那韃酋皇太極,若知聞訊息,怕是要拍手稱快了。”
崇禎沉默靜坐,臉上卻愈發難看。
楊嗣昌抬起頭,聲音低沉卻清晰地說道:“陛下,現在我大明國力衰微,建奴韃子和流寇內外應對已是十分勉強了。若陛下真把朱盡忠逼急了,難得不怕他,再成為第二個孔有德麼?那中都鳳陽可不比山東,若朱盡忠屬下的強兵悍卒起而作亂,對大明的危害,怕是孔有德的十倍亦不止啊!”
聽了楊嗣昌憂心忡忡的話,一絲憂懼之色,從崇禎的臉上明顯表露,他喃喃道;“那依愛卿之見,朕當如何處之,方為合適?”
楊嗣昌目光凝然,朗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當就此揭過,不必再提。若陛下要刻意籠絡朱盡忠的的話,完全可以給朱盡忠封侯,再說憑藉他先擒高迎祥,後取得冷口大捷,無論哪一樣,也都足以給其封侯了,不若趁此機會下旨冊封,如此一來,朱盡忠必深感陛下器重之恩,更思為國報效了。”
崇禎沉吟了一番,終於長嘆了一聲道:“楊愛卿,審訊朱盡忠一事,便依卿之見,暫且就此揭過,不究細底。至於升朱盡忠封侯一事,朕剛給朱盡忠加了武勳,卻不好立時又升其官職。此事且容日後朱盡忠再立戰功時,再為升賞,亦不為遲。”
見崇禎皇帝這般吝於升賞,楊嗣昌心下暗歎不已,卻還只得拱手說了一句表揚的話:“吾皇聖明,臣代天下將士,為陛下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