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匠
“嗯,太子殿下所有不錯。既然如此,那便快快上承皇帝陛下批覆,最後爭取以最短的時間裏。”
魏敏聞言,眼睛一亮,一臉歡欣地回答道。
如果說以前,魏敏心裏對太子趙承業有什麼想法。那今天看來,太子趙承業不僅懂得了謙讓,而且也學會了知人善用。
許是考慮到滎陽府賑災錢糧已近枯竭,內閣在意見達成一致的後,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承興帝的手中。
“楊慶,這個小沈逸,很有辦法嗎?竟然可以想出這種法子,端的是前無古人,令人欽佩之積極。”
審閱完沈逸的摺子,承興帝一臉欽佩的嘆息道。
作為大楚官員,自然時時刻刻謹記大楚朝廷的規矩。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大楚官員的腦海已然固化,早就沒有了創新功能了。
“陛下說的是,聽說這位沈知府,行事情不拘一格,因此才能夠想出這種法子來。”
楊慶聞言,一臉諂媚的笑道。
作為對大楚官員最為熟悉的人,楊慶自然可以瞭解到沈逸的一舉一動。
“你啊,嘴裏從來就沒有什麼實話。”
瞧著楊慶那一臉諂媚的樣子,承興帝不由地搖了搖頭,一臉無奈的嘆息道。
與楊慶相處多年,承興帝心裏自然清楚什麼人。
翌日下午,朝廷內閣轉發的皇帝陛下的公文便抵達了滎陽府。
“怎麼樣,我的崔尚書,這下你心裏可滿意。”
沈逸翻開摺子,指著承興帝的硃批,一臉淡然的回答道。
“如此變好,心中總算是落下來了。”
崔毅聞言,嘴角抽了抽,故作淡然的回答道。
有了內閣的正式迴文,滎陽府作出的相關憑證,也得到了廣大平民百姓的信任。不到兩日間,滎陽府內便又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借貸風潮。
當然,作為借貸的借款方,面對滎陽府各大世家大族的慷慨解囊,沈逸自然也不會就此懈怠。
翌日,滎陽府衙正式貼出告示,將重新疏浚河道,確保黃河滎陽段,不會因為河床太高,引發再次水患。由於此次黃河水災受災平民百姓眾多,是以,告示甫一貼出,整個滎陽府府衙內,便擠滿了前來應徵參與疏浚河道的年輕後生。
有了錢糧人馬,沈逸便立馬開啟了黃河疏浚作業。由於該工程量巨大,而且預計,河道疏浚之後,黃河兩邊也出現了不少的淤泥地,稍微平整一番,亦是一處不錯的良田。
不過,除了工程第一次開工時,沈逸這個滎陽府知府親臨過現場。之後,沈逸這個上官自然不能時時在現場盯著,於是崔毅這個滎陽府第一輔助官員,便成爲了沈逸在現場的督工人員。
至於沈逸這個滎陽府知府,則是不得不升堂問案,處理積壓了許久的案件糾紛等。
由於民間自古便有鄉老共議,解決鄰里糾紛的傳統。是以,滎陽府府衙負責的案件,除了人命官司之外,便是那些連鄉老都無法判決的懸案。
是以,初次瞧著各個案子卷宗的沈逸,是兩眼一抹黑,一頭霧水。
最近接到的一件案子,則是一個老鐵匠家人的案子。老鐵匠告的則是一位滎陽府赫赫有名的大商人王泉。而且,這位大商人王泉,還在剛剛啟動的疏浚河道工程上出了一大份力,是以沈逸心中印象深的很。
案子的起因很簡單,自家兒子小鐵匠因為打鐵手藝嫻熟,被大商人王泉高新聘請做活。雙方約好,工期五個月,然而直到如今,距離小兒子歸家的日子過了幾近有月餘,老鐵匠仍舊未見到兒子的身影。
思念兒子心切的老鐵匠,生怕兒子出了什麼意外,跑去王府要人,不僅沒有見到兒子,反而被人打了出來。老鐵匠無奈只好去縣衙告狀,奈何縣令眼看被告是王家,惹不起,便以證據不足為由,暫不立案。
王靜一夥垮臺之後,老鐵匠喜出望外的攜帶狀紙,向滎陽縣令遞狀紙,仍舊被縣令大人,以證據不足為由打回。實在是氣餒不過的老鐵匠,這次索性便將狀紙,遞到了滎陽府府衙。
人員失蹤,在滎陽府每天都會發生。失蹤一位鐵匠並不算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接二連三的有鐵匠失蹤,卻是引起了沈逸心裏的興趣。
據沈逸所知,像王泉這種世家大族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請什麼鐵匠。而且即便是需要鐵匠,也不會需要這麼的鐵匠。畢竟,王家所經營產業,並不是兵器、農具等金屬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