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募兵標準
經過了之前的多場戰鬥,除了在後方留守的樓躍、王嗣元、梅山三虎的隊伍之外,每一支人馬都有比較大的死傷。
尤其是參加了多場戰鬥的徐闖麾下,更是死傷過兩成,算是傷筋動骨了。
各隊伍的人數都需要進行補充,之後重新按照戚家軍的編制進行休整,還要加強陣型的訓練,才能夠成為強軍。
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各個倭國番隊。
倭國番隊選擇士卒時,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基於各個自己的俸祿,還有士卒的戰鬥力,來取一個平衡點。
但這個平衡點不像什麼需求供給曲線,能夠透過公式計量。
倭國武士徵召士卒時,是完全沒有量化指標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告訴倭國武士,你們應該如何徵召士卒。
像之前他們隨著大名家作戰,或者如相良義陽自己就是大名的,他們還大致有一個標準,打比方說百石土地,出兵五人,或者是八人。
戚家軍沒有給標準,於是各人就放飛自我了。
戚英記得江戶時代,對於士卒的出兵標準,似乎是一萬石三百整。
這樣的標準只是一個大概,各地根據生產能力,還有百姓的生活水平,會有不同的調整。
這個地方指計程車卒,就已經是在大河劇裡,我們看到的那種非常精銳的足輕。
每一個人都有著全身的防具裝備和武器,揹着鮮明的靠旗,戰鬥力能夠保證。
其實倭國戰國的中前期,像這樣全身配備齊全的足輕,非常非常的稀少,可以被當作是各個大名家的核心戰鬥力來使用。
各家有的旗本武士都不一定有,那樣齊整的武器裝備的配置。
各個倭國番隊,隨著戚家軍一起戰鬥,也知道在戰鬥力上,比明國的人馬弱了好幾個檔次。
而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武器裝備上,他們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明國人有著完備的武器、裝備的配置,如果說想要麾下也配備同樣配置,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
每個倭國武士的俸祿有限,這就是剛纔提到的他們尋找的那種平衡。
戚英是隱約記得一萬石三百人的標準,於是他也推行了這個標準。
不只是人數的要求,同時還有各種武器裝備的要求,全部都要達到標準。
他可不希望之後,那些倭國番隊隨著他上戰場時,還能夠在隊伍裡面看到拿鐮刀的人。
他需要的是能夠上戰場的戰鬥力,是真正的軍人,而不是拿來湊數的農民和百姓。
但有一點要知道的,就是江戶時期的這個標準,這一萬石可不是純收入,要扣除掉給普通百姓留存的四成自有糧食,還要減去各種花銷。
他麾下的武士,拿到手裏的俸祿,可都是實打實的錢財和糧食,沒有任何扣減的。
所以戚英這個標準還是比較鬆的,就算定成六百,估計武士們也負擔得起。
在戚英頒佈了新的徵兵標準後,幾乎大部分的番隊,都老實的按照標準,重新進行了隊伍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