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瓢島登陸
好了,現在宇久家沒有,那原本排第二的浦田定盛的浦田家,自然也就成爲了整個五島群島之中最為強大的勢力。
如果可以在自己的主導之下,將那侵略者給擊退,那之後自己在五島群島,是否就將擁有著更高的位置,原來宇久家的位置,還有更富庶的福江島。
畢竟五島的大小勢力,群龍不可以無首,而他就是五島現在最強的那個,所以人裡應該選誰,他相信這些人心中會有個英明的決斷。
五島群島的其他人反應速度也是夠快,畢竟當有上千的人前來進攻五島群島,這就代表著整個群島都已經處在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
宇久家的滅亡,是否代表著對方並不想要留下他們這些原來的領主,而只是想單純的去搶奪他們的土地。
到時把他們這些豪族武士全部斬殺,普通百姓在誰的手下生活,誰能夠決定?還不是由對方決定。
到了最後死的只會是他們這些,五島群島原有的,作為舊統治者的武士老爺。
整個五島群島都快速動員起來,僅僅只是半日的功夫,戚英的人馬纔剛剛來到瓢島外海域,在瓢島上就已經聚集起了一支,將超過了兩千五百人的隊伍。
之前我們說過,整個五島群島如果以現在的情況而論,能夠養活八千百姓已經是非常極限的情況,這還是大肆搶劫的結果。
而這八千人之中,倒是有超過三千屬於是能夠出外作戰的倭寇,這本來也和五島之前的海盜性質有關。
宇久家勢力整體的滅亡,這就是六百餘人被斬殺(包括投降和抓住的倭寇),再加上週圍的幾個小島被攻陷,也死了兩、三百倭寇。
現在整個五島群島的勢力,能夠聚集起兩千餘人,這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當戚英帶著人來到瓢島附近,很快他就知道,在海對岸的瓢島上已經聚集起了兩千人馬,這讓他有些皺眉。
他所擔心的並非是自己這邊無法戰勝對手,對於戰勝對方的兩千人,他沒有任何擔憂,戚家軍面對這些倭國,幾乎都是處於碾壓的局面,就算是面對兩千人,有他的四百人也足夠。
他所擔心的是在這樣四、五千人規模的戰鬥之中,他的麾下會有折損,不過現在事情已經發展成這樣,是無法逆轉的,擔心也是無用。
再說只要是戰鬥,就一定會死人,兩邊一個人都不死的戰鬥並非沒有,但那更像是天方夜譚。
如果想要不死人,或者說是少死,就只能夠做好所有的準備。
瓢島非常平坦,除了沿海相對比較低的灘塗之外,其他的地方几乎沒有太大的地勢起伏,這裏很適合戰鬥。
所有五島群島人馬,已經集中在沿海小平原上,
浦田定盛年輕,但是他手裏就有八百多人的隊伍,其他人無法忽視他的力量。
如果僅僅只是人多,其他三個老狐狸或許還不會買他的帳,問題就在於浦田定盛還算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人。
浦田定安死後,周圍的其他家族本來都在等著看好戲,等著這瓢島上會不會發生大的變故,他們好有機會瓜分浦田家的一切。
這個年輕人不顯山,不露水,卻以自己的雷霆手段,當即殺了一批有二心的人,快速的穩定了整個島嶼上的局面。
包括之前宇久家的家主宇久純定在內,所有的五島群島的島主們才發現,原來這個年輕人是一個非常有手腕兒的年輕。
不過他們還是想要看看,這個年輕人是否能夠統治得了瓢島。
最後事實證明,一直到目前為止,整個瓢島都在走非常正確的路線,甚至比他父親在位的時候更加的強大。
現在宇久純定已死,有著自己強大能力,同時又有著最多人馬的浦田定盛,自然也就有了所有人之中最大的話語權。
等戚英帶著人馬來到島上的時候,在浦田定盛的安排一下,倭寇這邊所有的兩千人已經全部都完成了列隊工作。
浦田定盛將自己的人馬排在了所有人的最後,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見,也沒有辦法說什麼,但是排在最前面的,卻並不是四座大島之中的任何一方的人馬。
排在最前方的,是五百多個穿的破破爛爛,但是身體又遠比其他人要高大得多的人,這些人就是被抓來的明國俘虜。
這是五島群島的人,在跟別人交戰的時候,所特有的一種方式,將那些明國的俘虜排在前方,跟對方進行交戰。
首先,這些人死了浦田定盛也不會心疼;其次,這些明國人擁有著更高的身高,把他們放在戰場上,有的倭國的小豪族、國人家隊伍,看到這麼清一色高人一頭的對手,很多時候都會直接崩潰。
這些明國人穿得很破爛,不過在他們身後跟著那些個倭國人之中的普通士卒,衣著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從穿著上並不好將他們完全的給區分開。
反正看到對面的倭國人,已經全部排好了陣勢,並且等著戚英他們上岸。
戚英非常疑惑的一點,就是對方並沒有在他們登岸之前對他們進行進攻。
否則在他們從船上下來的過程之中,對他們展開攻擊,也算得上是半渡而擊。這樣的攻擊非常的打擊士氣,這也是對方唯一戰勝他們的可能性。
對面的那些倭寇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裏,依然是一個方陣,一個方陣的散亂的站著,並沒有理會他們的船隻已經來到了島的前方,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從船上下來,並列好了陣型。
倭國的戰鬥有著如同中世紀決鬥一般的規矩,必須要等到對方列陣完成,纔會進攻對手。
倭寇之前面對明國軍隊之前,也有著這樣的規矩,只是戚英自己沒有注意,纔會覺得奇怪。
戚英手下的三十五個戚家軍小隊,組成了一個相對比較分散的魚鱗陣,這個魚鱗陣排在了整個隊伍正中間的位置,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他們上前,戚家軍自然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