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海底的探測(三)
不過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發現的卻是他們越顯失望的心情,因為,探測器在海底所發現那些東西,無一例外全都是低階文明的造物,從上面的痕跡來看,所有的那些東西顯然經歷過了很長一段時日,不可能是最近才製造出來的,顯然不是他們被叛軍掠奪來的科技成果。
而且特別是新近發現的一座建築廢墟,從殘存的建築底部可以大致推斷出,原本的那座建築極有可能是被巨大的橫向外力直接推倒的,至於這個外力的來源,斯特雷夫他們根本不用想就已經知道了,而在發現那座建築殘骸的第三天,他們探測器更是無意間在幾千米的某處海底發現了一個小鎮廢墟,是海底生物的,如今瑟維斯正在向斯特雷夫報告著這個發現。
“報告艦長閣下,經過我們的調查,這個小鎮裡的建築跟前幾天發現的那座建築一樣,無一例外全都是被外力直接摧毀的,而且是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
“經過簡單的分析後,我們發現,那些被摧毀的大量殘骸混雜著一些或許是這個文明的生活用品的物品,以小鎮為開始,向淺海方向一直蔓延到鎮外將近幾十公里遠的地方,更遠的地方找到的殘骸數量就明顯減少了,毫無疑問,只有高速上漲的海水才能夠把一座完整的小鎮變成現在的這種樣子”說到這裏,就連這位副官講話的口氣都變得嚴肅了起來,“除此之外,人家還在小鎮範圍內的廢墟中發現了大量不完整的某種生物的屍骸,想來就是這顆星球上原本的智慧生命無疑了,這說明了至少在這個小鎮附近的海域,災難是突然襲來的,否則小鎮上的生物也不會沒有逃跑的時間。”
距離探測編隊下降到海下將近上萬米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第一座小鎮廢墟被發現之後,他們很快就陸續在星球各地的海底發現了更多智慧文明的聚居地。經過簡單的總結之後,斯特雷夫他們發現,這些聚居地的佔地面積通常都不大,規模較小,但相對於如此之小的城市規模,瑟維斯在對第一個發現的小鎮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之後卻發現,這顆星球上曾經存在過的那個文明,科技實力卻著實不容小覷,算是九級的科技文明能達到的程度。
這天,瑟維斯將一張復原後的小鎮影象調到了艦長室的螢幕上,正如他剛剛所說,整個小鎮看上去相當不起眼,甚至可能還比不上他們登陸艦上的一個村落,但根據瑟維斯的調查結果,這座小鎮的規模在星球上已經算是一座中等的城鎮了,而且這顆星球上的小鎮還是有著其獨特之處的。
這種智慧生物的建築設計看上去像是蜂巢,只是並不規則,而是呈現出了近似於半圓的形狀,甚至於不只是整個小鎮,就連小鎮中的大部分建築也建造成了同樣的風格,而所有的環形麵都幾乎指著同一個中心點,這樣的朝向又整體構成了小鎮的形狀,這很明顯是一個階梯狀的城市。
不僅如此,所有的建築還不是筆直地豎立在地面上的,而是明顯向着中心點的方向傾斜,此外,斯特雷夫還注意到,與那個假想的中心點距離越近的建築物,它的高度就越高。這讓整座小鎮的形狀跟構成小鎮的那些建築的形狀相類似,從長邊到短邊呈現出了階梯狀上升的趨勢。不知道為什麼,這顆星球上的文明居然要把他們的城鎮建造成這樣一個形狀,瑟維斯猜測是因為整個星球的環境,總之很古怪就是了。
看著畫面中的小鎮復原圖,斯特雷夫隨口說道,“這樣的形狀最初有沒有可能就是爲了用來防止海水的突然上漲的?從建築本身的材料上,這個文明就特意增強了其抵抗橫向力量的能力。再從建築本身的形狀來考慮,難道你們不覺得這個形狀挺適合用來削弱海水的衝擊嗎?我這樣解釋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隨後,斯特雷夫又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道:“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那小鎮上的建築高度普遍不高的原因也就清楚了。即使是特殊的材料和結構,恐怕建的太高的話還是會被洶涌的海水沖垮吧,可能這座小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防範海水突然上漲的情況,也有可能是爲了防止海底生物的進攻,這都是沒準的事情。”
“最重要的還是叛軍在這裏藏匿的我們帝國的科技,到現在還沒找到,著實是有點奇怪,一般來說如果叛軍真的來過這裏的話,那他們肯定會在星球上留下些痕跡的。”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而隨著調查的繼續,瑟維斯做了大量的工作,專注於復原星球上被發現的那些城鎮的原貌,因為探測器迄今為止所找到的所有城鎮,無論規模大小,其整體結構都與最初復原出的那個小鎮極其相似,都是蜂巢結構的,而與此同時,城鎮內的建築本身的建造風格也大致相同,呈現出傾斜的靠攏狀態,而且他們所有的建築甚至就連佈局也如出一轍,它們均由深海向淺海的方向,呈現出明顯的階梯狀排列的趨勢,沒有任何爭議。
最終,瑟維斯給出了定論,“這個星球上曾經存在著極其劇烈的潮汐現象,其劇烈程度很有可能達到了足以淹沒沿海城鎮的水平,所以星球上的文明甚至將他們的建築風格都改成了能夠抵禦潮汐的樣式,這樣可以確保他們種族的最大存活率與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