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二人論答(1)
林青輕撫鼻尖,微微有點尷尬。
這大清早的哪裏有準備食材,這野菜還是剛纔在菜地裏現摘的呢。
他們這些老人,說話就喜歡說一半藏一半,有小時候味道,那小時候是什麼味道您倒是說啊!
朱元璋輕輕一嗅,還有一股淡淡的土腥味。但此時的他卻淚眼朦朧,抿了一口菜湯後就不再說話。
“老丈?是不合口味嗎?”
林青看著沉默不語的朱元璋,也不僅在心裏打鼓,實在是這野菜豆腐湯太有損自己形象了。
然而過了片刻,朱元璋卻拿出一張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淚痕,說道:“不,這道湯很合我胃口···我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罷了。”
這碗湯寡而無味,不僅味道乾澀,模樣上也簡陋無比,但就是這麼一碗湯,卻讓老朱想起了當年大災荒的時候!
那年頭哪有什麼吃的啊,別說糧食了,一到冬天就連野草樹皮也會被人搜刮的乾乾淨淨。
但那年冬天,年幼的朱元璋卻是靠著那麼一碗葉菜湯,艱難的活了下去。
“只是···小子。下回做菜能不能把這土腥味給去掉啊?”
朱元璋笑著說道。
林青嘿嘿一笑,正了正神,說道:“老丈,這湯也喝了,也該說正事了吧?”
朱元璋看著林青直勾勾的盯著自己,那雙眼睛幽黯深邃,卻毫無邪念。
老朱在心裏一沉,難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哈哈,老丈,我給你說,你這年紀了就不要再去那什麼煙花之地了。對身體多不好啊。”
林青拍著朱元璋的肩膀說道。
老朱聞聲哭笑不得,還以為這小子認出了自己,沒想到居然把自己當成了逛窯子的老嫖。
“咳咳···早就聽聞你林青膽識過人,見識廣,那不知可否認識老夫?”
林青愣了愣,驚呼道:“老丈你居然不是老嫖?”
他哪能想到面前之人會是朱元璋啊,他只當是在煙花之地尋歡後找一個熱湯的老嫖。
朱元璋臉色一黑,這小子動不動就提老嫖,是吃熊心豹子膽長大的嗎?
“咳咳。老夫好歹是國之重臣,小兄弟給個面子啊···”
正神片刻,朱元璋說道:“前些日子,我在陛下哪裏看到了你說的治國十策,不知你有什麼看法?”
林青一愣,笑道:“嗨,那有啥看法,小子也是隨口說說,還望老丈在陛下面前說說好話,別砍了小子的頭。”
朱元璋一笑,道:“別的人都恨不得多在陛下面前多多表現,你倒好還藏拙。那我問你,有人說你是民間異人,那不知可有什麼新奇之物?”
林青畢竟也是年輕人,比不得朱元璋這老狐狸,他哪裏知曉老朱是在套他話呢。
“啪!”
林青一拍大腿,伸了個拇指,笑道:“還是老丈你有眼光,來看看,這是我剛想好的東西。”
說著林青就返身取出了一張圖紙,只見上面畫着一個雙輪怪物,看起來滑稽不以。
朱元璋自認為見多識廣,但也從未聽聞過這東西,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問道:“這···這是何物?”
林青頗為遺憾道:“這個名字叫腳踏車,騎著這東西不用人畜,也可日行百里。”
這話林青可沒有誇張,就算是後世,一個普通人騎腳踏車也可日行百里,就更別說明朝了,這年頭吃得好穿的暖,那一個個力士更是堪比猩猩,如果他們騎著的話,兩百里都不成問題。
朱元璋一愣,這麼一個小東西竟然能日行百里?
“那小兄弟你又為何不甚歡喜?”
林青指著兩個木輪子說道:“這應天府太大了,每次出門買個菜都要跑半天,索性無事就打算造個腳踏車試試,有了這車的話,平日裏買個菜也能快點了。但找了許久,也沒有尋找到橡膠,只能用兩個木輪代替了。”
林青想法是好的,只是他忘了,天然橡膠在十九世紀後才正式露面,明朝是不可能有橡膠的。而沒有橡膠減震,木輪腳踏車騎起來簡直就是折磨。
朱元璋一愣,橡膠,又是一個從未聽過的名詞。他指著腳踏車道:“那這東西可否用來打仗?”
林青啞然一笑:“打仗?你要用腳踏車來打仗?那可不行,腳踏車和騎兵相撞必輸無疑。但如果偵查敵情的話缺又方便的多。而且物美價廉還不吃糧草。”
林青自顧自說著,朱元璋在腦海中卻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在腦海中演練了無數遍,最後得出的結果是,腳踏車若真的有林青說的那麼神奇,就算腳踏車無法媲美騎兵,但若是換三分之一的軍馬為腳踏車,他的軍隊勝率也會提高五成。
為何古代騎兵和斥候最為稀少,最大的原因就是軍費不足。只有擁有好馬的騎兵才稱得上騎兵,但騎兵一多,糧草軍費便會咔嚓咔嚓的往上長,斥候同理。
而且騎兵只適合平地,換到了山區複雜的地形便不行了。
但是腳踏車不一樣啊。據林青的介紹,這腳踏車又不需要糧草,重量又輕,無論是山地,還是平原都能使用,比之馬匹來說靈活的不知多少倍。
唯一的問題就是騎車的可能累了點。
“那小兄弟,不知你說的橡膠是何物?”
朱元璋都快忘了此行的目的,腦海裏全是腳踏車的身影。
林青搖搖頭:“別指望了,大明是沒有橡膠的。”
他指著遠方說道:“此物遠在海外。”
朱元璋一愣:“海外教化之地還有這樣的東西?”
林青神秘一笑:“海外神奇的東西多了去了。老丈你可知有一種樹叫猴麪包樹?”
朱元璋搖頭。
“這是一種神奇的樹,這種樹上長滿了一個個的果實,每當發生饑荒的時候,村民便會用這些果實來充飢。一個果實兩三個人都吃不完。而且這種樹耐旱耐寒,成活極其容易。但可惜我也只是聽說過,從未見過。”
聞聲朱元璋也有點暗暗搖頭,心道如果這東西所屬大明可多好,有了這種樹,還怕什麼災荒之年。又將救活多少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