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養小鬼(2)
大多時候,小鬼都是在休息,如果需要他的幫忙,只需要唸咒語即可。
如果主人承諾的事情沒有辦到,那這些小鬼就會惡作劇,教的天翻地覆。
所以只要善待小鬼,那絕對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個捷徑。
第二個法術叫做降頭術。
這種養鬼的法門只在泰國才流行,跟中國有很多不同。
泰國的道士又叫做降頭師,這些降頭師跟中國的法師一樣會用木頭,提前用木頭雕刻成一個小棺材,最後纔會找合適的墳墓。
殘忍的是,泰國的降頭師會把墳墓開啟,取出童男童女的屍體,讓這些屍體坐起來。
然後再用屍油做成的蠟燭烤童男童女的下巴,直到他們的下巴被火灼得皮開肉綻,露出油脂,油脂受熱又會變成屍油滴下,但是這剛做出來的屍油一定要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小棺材裏。
隨即馬不停蹄的年泰語符咒,整整七七四十九天,這個鬼魂才能為你所用。
要不怎麼說中國人聰明,同樣是養小鬼,中國的道士僅僅需要幾天便可以完成,但是泰國的降頭師卻需要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第三個法術叫做偷龍轉鳳。
這種法術同樣來自於茅山術,但是因為做法極其的狠辣,而被列入禁術,一般茅山術的正統傳人是不會用這個法術的。
據傳說,使用了這個道法的人無不斷子絕孫,倘若有幸得到了一子,也不活活過兩歲。
因為古代的人會生很多的孩子,這使得窮人變的更窮,所以一些心存邪念的人便把這個禁術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從而換得無上的榮耀與財富。
跟之前的步驟一樣,這類人先是看的孩子,只不過這個孩子還在母體裡,隨之種上元菜,這元菜也不是一般的東西,它需要用符水去灌溉。
等孩子出生的時候,不管男女,道士都會割掉元菜,再作法,這樣便達到了偷龍轉風的效果。但是被用此術的孩子往往都會死亡,所以這偷龍轉鳳的法門也被列入了禁術。
第四個法術叫做追魂骨。
這種法術跟其他三種不同,這個法術極其殘忍,他是將夭折的男童女童,從棺材裏拿出來,把肋骨取出。
如果是女孩,就取右邊第四根肋骨,如果是男孩,就取左邊第三根肋骨。
拿到骨頭之後,道士再念咒作法,就可以供自己差遣。
但是這樣在古代是對屍體機器的不尊重,所以也被列入禁術。
在馬來西亞,其實養小鬼是非常常見的。通
其中包括:
賭徒;這幫賭徒藉助小鬼的能力,在開注之前既可以提前知道賭局的結果,然後根據小鬼所說下注,但是,莊家尤其是一般人,所以這些賭徒雖然能夠掙很多錢,但是結局往往不會很好。
然後就是黑幫老大,他們養小鬼的目的非常簡單,在幫派的鬥爭中,最怕出其不意,所以想要做常勝將軍,阻燃就要提前知道對方的行動,再次就是爲了躲避警察的追捕。
第三個就是風塵女郎,這些站街女,洗腳妹,洗頭妹,在老的時候就沒有人點了,所以她們希望藉助小鬼的能力,施展“鬼掩眼”讓嫖客意亂情迷,然後就等著數錢吧。
第四個是媽媽生,媽媽生用國內的話說就是老鴇,他們爲了手下的風塵女郎而養鬼。
甚至一些小鬼養得久了,就會變成了跟主人一樣的模樣,他們會弄自己的能力去捉弄這些風塵女郎。
最後一個就是藝人,要知道在馬來西亞,藝人非常的多,想要走紅,不想上位就必須採取一些特殊的手段,這種手段自然是養小鬼,當然如果沒有過硬的能力,就便是養了小鬼恐怕也沒什麼用,一些剛出道的信任急於求成纔會用這些法門。
養鬼的時候必須記住,小鬼單純,嫉妒,童心未泯,玩世不恭,所以每一個養小鬼的人,都有一定要謹記這些禁忌而且必須遵守。
如果你想知道你們喜歡的明星是否養小鬼就一定要多觀察這個人的的言行舉止和日常的生活習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餐桌上一定要多擺一副餐具,這些小鬼嫉妒心特別搶,尤其重視主人對自己的愛。
在開飯之時,一定不能忘記在桌上多擺一副碗筷,讓它坐著一起吃,即便是這些小鬼不吃飯否則小鬼發起怒來,隨時會讓主人飛來橫禍。
將茶水倒到腳下:如果有人在吃飯的時候,將茶水先倒進杯子裡,再倒在腳下,又或者是把菜扔到腳下,那麼恭喜你,你發現了養鬼人。
他們這麼做是因為小鬼餓了,想吃某一種菜或者是想喝茶水了。
如果你遇到堅持在座位旁留一個空位,或者是在有賓客出席時堅持要在自己的位子旁邊留一個空位,那麼又要恭喜你了,你又遇到了一個養鬼人。
養小鬼的主人在出席宴會的時候,如果不事先在座位上做好安排或者跟小鬼打好招呼,那麼這個人身邊怪事一定不會少,嚴重的甚至會招來橫禍。
自言自語的人一定要注意了,若果你又不幸的看到了坐在一旁自言自語,時不時的嘻笑,時不時的嚴厲,這或許就是主人在和小鬼溝通之間或者發號命令的時候所會產生的局面。
如果將玩具放在屋子裏的陰暗處,如果有人買了玩具又不允許家中小孩玩,反而把玩具放在屋裏陰暗的地方,那都是因為養了小鬼,爲了討它的歡心而做的事情。
養小鬼起源於商朝時期,道家的一分支,後來因為這種行為偏離道法而行,被貶入邪魔。
童男童女死後的魂魄本來要飄往陰間,可道士強行用不正當的手段來改變陰陽之間的潛在規則,讓這些童男童女的魂魄強行逗留在人世間,這就是觸犯了規定,在以後會使人生到路不平坦,陽壽減短。
這基本就是養小鬼的全部法門,但也不是說不允許,但一定要有度,否則就會像林良一樣。
書歸正傳,只聽那林良說道。